康寧(遼河油田建設工程公司,遼寧 盤錦 124000)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一系列社會變革,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等綠色環保的發展模式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模式。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根據中國天然氣管道中長期規劃,我國將經過4 個“五年計劃”,以形成天然氣資源多元化,供應網絡化和市場規模化的格局。然而天然氣管道的敷設地理跨度大,施工過程中將不可避免的對沿線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分析輸氣管道敷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對于保障沿線生態環境安全以及輸氣管道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管線敷設過程中,要進行植被剔除、地表開挖、施工便道的挖高墊低、穿跨越河道、隧道鉆掘、管道埋設、生態恢復,還要大面積占用土地,對沿線土壤環境、土地利用方式、動植物以及景觀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1)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管線敷設主要是通過改變土壤結構、土壤養分狀況、土壤緊實度等對土壤環境造成影響。天然氣管線的敷設,需要對管溝進行開挖,這將對土壤的團粒結構造成直接的破壞,此外,敷設過程中施工機械的強力碾壓將嚴重破壞土壤的結構。土壤結構的改變,導致土壤緊實度過緊或過松,影響周圍土壤的通氣性和透水性,給工程周邊的農業生態系統帶來較大影響。
(2)對土地利用方式的影響 輸氣管線敷設占地主要分為臨時性占地和永久性占地。臨時性占地暫時改變了土地的利用方式,減少了當地的耕地以及林地面積,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影響。但施工結束后,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對土地進行保護,相關的生態環境會逐步恢復。而永久性占地徹底改變土地利用方式,長期或是永久的改變土地利用方式,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3)對農業生態系統的影響 輸氣管線敷設主要通過改變土地的利用方式來影響農業生態系統。臨時性占用耕地會影響耕地一季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生產活動,在施工結束后,還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對農業生態系統進行恢復。永久性占用耕地將破壞當季的農作物,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而且,這種建設用地將永久改變土地的利用方式,改變基本農田、耕地的利用結構,給農業生態建設帶來永久性損失。
(4)對林業生態系統的影響 管道敷設過程中對管道的開挖將不可避免的對經過的林地區域造成破壞。盡管施工結束后,可以對林地段進行恢復調整,只是能恢復到相近似的狀態。不能恢復的林地零星地分布在工程區域之內,將變為荒草地和農業用地等,局部改變土地利用方式。此外,不能恢復的林地必然造成生物量及植被生產力的損失,改變原有的林業生態系統結構。
(5)對野生動植物的影響 管道敷設過程將不可避免的對野生植物進行踐踏和碾壓,造成野生植物數量的減少。對土地的挖掘更是造成野生植物的嚴重破壞,以管溝的開挖為例,其兩側2.5m 范圍內的野生植物根系將遭到嚴重破壞,植被基本消失;2.5~5m 范圍內,施工人員、機械的碾壓以及開挖料的堆放,將對野生植物造成嚴重破壞。管線的敷設也會對陸生動物帶來一定程度的驚嚇和干擾。有些管線敷設要穿越河流,必然影響水生動物的生長。施工使水中泥沙明顯增加,覆蓋魚卵,大大降低了魚類的孵化率。比較欣慰的是,管道敷設一般分段進行,對野生生物的影響將是短暫的和可逆的。
為了減少輸氣管線敷設對沿線生態環境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要采取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以達到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以及管線運行安全的目的。
(1)預防措施 ①施工前期,要編寫可行性施工方案,合理布局管線設置,優化施工路線,盡量避開生態脆弱區、敏感區進行施工,縮短作業帶寬度,少占用耕地、林地,避免對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減少生物量的損失。此外,施工期應避開農作物的生長期,以免影響農作物產量。②管線開挖時,地表30cm 左右的土層要與底層土壤分開堆放,管線敷設完畢后,土層要分層回填,以減少對土壤肥力的影響,恢復土地原有的耕種條件。③加強對施工隊伍的管理,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車輛等要嚴格限制的作業帶范圍內,不準隨意踐踏附近植被、砍伐樹木。
(2)工程措施 ①對受到影響的道路的路堤、路塹,有防護結構的管線埋設后要按原結構進行恢復;沒有防護結構的,可根據具體情況加設重力式或仰斜式砌石當土墻路堤、路塹,以確保穿越道路及管溝的安全。②管線在穿越河流段時,要考慮河床基巖的性質,管線要敷設在河床穩定層以下。對于河床表面沙礫層較淺、其下是巖基的河床要采取相應的穩管措施。③對于施工影響區域,在對管溝進行回填后,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好地表植被的恢復工作,以減少水土流失。對于破壞的耕地、林地等要采取措施盡量按原貌恢復,以減少生態環境的破壞。
輸氣管線的敷設對沿線生態環境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結構、破壞農業用地、林地、野生動植物等。但是這種局面是可以緩和的,在實際工作中,采取相應的生態保護措施,輸氣管道敷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以得到有效的預防和控制。
[1]白蘭君.天然氣經濟學[M].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98-100.
[2]陸仁艷,孫厚超.油氣長輸管道工程對沿線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措施[J].能源與環境,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