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王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 咸陽 712100)
領導力訓練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分類指導與實踐育人創新體系研究
劉毅王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咸陽712100)
大學生領導力教育既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學生個體發展的現實需要。在全面實行分類指導和素質教育的當下,領導力素質應當成為當代大學生諸多綜合素質中的一種重要素質已獲得社會的高度認同。
領導力;指導與實踐;高校管理
“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以遵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為前提,以大學生領導力的培養和提升為出發點,以戶外拓展訓練營為主要方式,以領導力“五力”(感召力、前瞻力、影響力、決斷力、控制力)模型內容為訓練重點,以培育團隊精神、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為歸宿,通過借助長期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線輔導員的工作經驗,結合大學生的成長階段特點和需求,引入當前社會主流的戶外素質拓展項目,促進提升自我、培育團隊意識和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借助定期開展訓練營對學生反映的突出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項目設計,并進行專項訓練,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需求。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輔導員面臨多項職責、多重角色和多種任務的情況;專業課老師面臨科研和教學兩大任務,對社會需求對接不準確;校外的素質拓展教育機構主要針對企事業單位,對高校學生特點不甚了解;學生中優秀群體經驗和知識儲備不足;綜上原因,單方面靠高校教師、輔導員、校外拓展培訓機構、學生自組織等單方面很難實現對全體學生“全過程、全方位、多角度、多需求”的教育和引導。
“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采用團隊教學模式,即由專業教師+輔導員+學生骨干+校外督導形成導師團隊。輔導員去全面學習掌握素質拓展相關課程,與專業課教師共同歸納學生存在的問題,培訓中不斷根據學生需求調整變換課程設置,并引入優秀的專業素質拓展培訓師為活動督導,鼓勵專業教師與輔導員、輔導員與學生、專業教師與學生三方有機互動,大力培養學生中的優秀分子成為助教力量,借助團隊力量實現對學生工作的全面覆蓋。
“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導師團隊工作模式有利于在共同目標指引下實現獨擋一面和優勢互補,大大提高了學生工作效率;有利于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通過集體備課和討論交流,加深了導師團隊成員之間的感情;有利于展開技能競賽和經驗分享,通過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形成積極上進的工作氛圍,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創新。
2.1核心途徑:定期舉行領導力訓練營
“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每個學年舉辦1期訓練營(包含素質拓展訓練、人文素養訓練、職場綜合訓練、社會公益訓練)。課程既包括各類講座、專題案例研討暨答辯,也涵蓋社區走訪、基層調研、企業參觀等,做到活學活用,避免坐而論道。三是聚集校友資源,塑造職業生涯。訓練營中還招募部分經驗豐富的優秀校友同堂學習,學員可在集體活動中深度交流,收獲友誼,獲取寶貴經驗。
2.2上課方式:全員參與和專項訓練相結合
“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致力于把全員參與和專項訓練、第二課堂結合起來,以期能提高大學生的領導力水平。
2.2.1分學院分年級全員參與領導力訓練營。“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根據年級的不同,設置有適合各個年級的培訓課程,從學年初開始,導師團隊分別組織全校各年級學生分批參與領導力訓練營,保證每個學生每學年都參與一次課程。
2.2.2專項培訓隨時開設,滿足不同學生群體個性化需求。如在全員培訓時,發現部分學生具有某些問題或者有某些具體需求,導師團隊會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分類,然后在導師團隊內部進行課程項目招標,選拔具有專項特長的導師組成專項導師組開展專項培訓,例如人文素養訓練、職場綜合訓練、社會公益訓練等。
2.2.3建設第二課堂,鞏固培訓成果。學校提供實踐平臺,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驗證自己所學,以此加強其認知社會、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提高領導力的目的。例如“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專項訓練營的學員須在我校寒暑期“三下鄉”、“WWF秦嶺青年使者”、“田園使者”、大學生村主任助理、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等活動中自由選擇參加一個項目。在為期一年的實踐項目結束后,“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導師團隊將對該學員的實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納入“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學員的考評體系之中。
3.1分工合作,發揮導師團隊工作優勢,提高“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課程質量。“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根據導師的專業和特長,分專題、分模塊對課程進行整體規劃,共同管理和開發課程資源,提升導師講授課程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從而增強學生參與“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的熱情,提高學生與導師互動交流的積極性。
3.2轉化提升,培育精英導師團隊。“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鼓勵廣大學生通過培訓成為學員骨干繼而轉換成為初級培訓師,從而不斷擴充學生骨干隊伍,強化培訓質量。 “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導師團隊實行晉級制,根據導師所承擔課程的數量、學生對課程的評價、培訓督導對導師課程的意見和建議等內容,“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導師團隊綜合考慮,給予導師評級定崗(導師團隊分為見習導師、助理導師、初級導師、中級導師和高級導師五個等級)。并且對導師實行能上能下的動態管理,督促導師團隊轉化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好服務和滿足學生需求。
3.3規范完善,健全“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體系,發布大學生領導力指數,促進思政政治教育成效。“大學生領導力訓練營”導師團隊及時歸納總結課程開展以及學生受訓情況,每月發布當月學生領導力培訓現狀,每學期發布領導力中期評估結果,同時,將所有掌握資料與相關專家和機構進行合作研究,每學年向社會公開發布一次在校大學生領導力指數。
G641
文章編號:1003-5168(2015)-12-0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