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年
(蚌埠職業教育中心(蚌埠技師學院),安徽 蚌埠 233040)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10月,我國進口汽車累計進口88.8萬輛,美系、歐系車更成為中國年輕消費群體的主流產品。但是隨著大量進口汽車涌入中國市場,隨之而來的是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如汽車零部件的英文縮寫和標識、用戶手冊上的整段英文說明,都要求中職汽修專業的學生能順應時代的需求和發展,掌握最基本的汽車專業英語知識。
中職生大多數是初中畢業生,部分來自大齡社會打工者。對于汽修專業來說,幾乎都是男生,不喜歡死記硬背,所以基礎課知識很薄弱,多數同學對于英語的知識水平還停留在小學的層面上。而相對于較為專業的汽車英語,詞匯量如此巨大,難度又比以前初中的知識提了很大一個跨度,這也給中職的汽車英語教學提出了不小的挑戰。怎樣把我們的教學對象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這和普通中學的教師工作重心完全不一樣。
本教材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織編寫的《汽車專業英語》第二版,適合全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汽車類專業學生的教學要求,采用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一體化的編寫模式,體現“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全書二十個單元,包含汽車的基本構造知識、汽車銷售和售后等一系列知識,內容全,跨度大。書后附有語音和詞匯表、譯文、汽車縮寫詞匯和汽車專業詞匯。但是對于我們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這本書的難度偏大,所以怎樣趨利避害,簡化書本,從而達到授業解惑的目的,需要教師能提綱挈領,有針對性的講授課本內容。
語言習得最淺層次的要求是對于詞匯的掌握,詞匯量積累的多少影響中職學生總體的英語水平。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薄弱環節正是詞匯儲備量不足,從而制約了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所以中職英語教師在汽車英語教學中更要重視詞匯的教學,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汽車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把興趣轉化為動力。而傳統英語教學中的抄寫、聽寫和抽查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也不適合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特點。
如學習第一單元The Basic Components of an Automobile汽車的基本組成部分,首先將汽車大致框架畫在黑板上,然后將制作好的七張單詞卡片交給學生,讓他把這七張卡片放入相應的位置。一次可以讓兩位學生同時進行,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任務完成,比賽結束后根據名次發獎品。
學習這一課的方法是提前準備汽車模型的卡片,但是被剪成九塊,讓學生把打亂順序的碎片拼成完整的汽車,學生在拼圖的過程中,教師在旁邊教授單詞,學生們既覺得新鮮也愿意開動腦筋學習新知。
英語構詞法主要有轉化法、派生法、合成法、混合法、截短法和首尾字母結合法這六種構成種類,其中首字母結合法和派生法最為常見。第十二單元《如何識讀電路圖》這一課中,有很多符號如:RD代表的是read 紅色,GN代表的是green 綠色,BL代表的是blue藍色,這就是英文的首字母縮寫的符號。而插座的英文是female connector,插頭的英文是male connector。記憶的時候就要通過派生法之一的前綴法來分析這兩個詞的由來。male是男性的意思,他的反義詞是女性,僅僅通過在原詞前面增加前綴fe-就能獲得。因為英語詞匯的前綴的作用大部分能改變詞義,而且是變成原詞的反義詞。除了這個單元以外,汽修英語中很多符號和單位都是英文的首字母,如:車速表和轉速表的計數單位,水溫表和油量表上的符號,通過了解詞匯的由來再記憶符號的意思,可以加深印象。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發展到今天的程度,我們的學生早已習慣事物的動態呈現。在汽車英語教學的課堂上,怎樣把課本內容活靈活現的展示給學生看,我們就要運用多媒體教學,因為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能增加課堂容量,還能圖文并茂的解釋英文詞匯的音形義,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汽車專業詞匯。比如我們在學習第四單元Piston and power(活塞和動力)時,這個單元主要是講解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原理,發動機的運行依靠的是活塞在汽缸中做上下反復運動,燃燒汽油或柴油,給汽車提供動力。整個發動機的內部結構是一張清晰的圖片,但圖片中的活塞在不停的運動,每一個動作帶出一個英文的注解,這比看課本的靜態圖片要生動的多。還有當我們講解transmission(變速器)部分,我們可以播放各個齒輪之間的嚙合過程的視頻,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其工作過程,幫助學生們加深對于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如何把書本上的圖片和文字較為直觀的呈現給學生,光紙上談兵只能隔靴搔癢,所以將學生帶入汽修車間,把英語的課堂搬到實訓車間,可能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因此我提前準備很多卡紙,上面貼有汽車英語專業詞匯,學生們在汽修車間分組進行活動,活動方法是:
3.4.1 對號入座,即把單詞卡片貼到相應的物體上;
3.4.2 指示法,即一人拿出一張單詞卡片,另一人指出相對應的實物。
這種現場實物教學法,把學生從課堂帶出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為他們今后走入社會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
總之,針對汽車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的需要,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為我校培養出一批技術嫻熟、語言應用能力強的綜合性人才,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目標。
[1] 呂惠敏、梁智敏.汽車專業英語[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0.
[2] 張維友.英語詞匯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3] 丁琳. 關于職業學校汽車專業英語的教學模式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