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娟 胡 昌 郝 佳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459000
母牛產后經常會遇到胎衣胎液排出、開始分泌乳汁、乳頭孔和子宮暴露或感染細菌、日糧改變或變換等問題,導致母牛的免疫功能應激性降低。為了處理好母牛產后遇到的問題,保障奶牛健康,筆者將長期的工作經驗做一總結,供廣大同行參考。
(1)發病原因。母牛在妊娠期間由于飼養不良、營養不足、體質衰弱、氣血虛虧,或因母牛長期舍飼、缺少運動和氣血凝滯,致使子宮無力排出胎衣,或妊娠后期管理不當、勞役過度、元氣耗傷、氣血失調,或分娩時間過長、用力過度、氣滯血瘀,致使胎衣粘著滯留,或因早產、流產和病毒侵襲,胎衣與子宮黏膜發生粘連,均能導致胎衣不下。
(2)防治措施。母牛產犢后胎衣的全部或部分滯留于子宮內,表現為神志不安、拱腰努責、陰戶流出血水或垂露胎衣,日久胎衣逐漸腐爛脫落,陰戶流出污褐色濁液或腐爛的胎衣碎片,嚴重時食欲減少或廢絕,體溫升高,引起子宮炎、子宮脫出或導致敗血癥。因氣血虛虧者宜以補養氣血為主,佐以行氣活血。
(3)中醫治療。①紅艾(艾)100g,雞天麻(假蕷婆)250g,土北芪(掌葉榕)500g,南瓜蒂(南瓜)1 個。將上藥加水煎后去渣,加食鹽25g 灌服。②桃仁、山楂、炭姜(炮姜)、防黨、黃芪、川芎各31g,當歸62g,炙草10g。將上藥加水1500g 煎至一半,去渣灌服。③歸身100g,土北芪(五指毛桃)50g,川芎25g。將上藥加水1500g煎至一半,去渣灌服。④雞蛋6~8 個,食醋2 碗。將雞蛋去殼后加食醋灌服。因氣滯血瘀者,治宜行氣活血、散瘀去滯為主,佐以健脾益氣。
(1)發病原因。由于母牛產后能量損耗較大,失水較多,加上泌乳增多,特別是初乳排出的鈣含量很高,使體內鈣、磷等微量元素比例失調,機體為維持鈣平衡,必須加強腸道對鈣的吸收和骨鈣的動員,如果飼料配方、光照等飼養管理不當,就能引起母牛因缺鈣而癱瘓。乳房內的血液循環及乳腺泡的活動控制與調節未達到正常狀態,乳房腫脹厲害,內壓增高,又人為地為了多擠奶,把乳房中的奶全部擠凈,進一步加劇了乳房水腫,從而導致奶牛產后癱瘓,重者甚至死亡。母牛在產仔過程中,由于母牛身體虛弱引起子宮不同程度脫垂,在子宮還納時消毒不嚴格而導致污染嚴重,或因胎位不正進行助產時,不能正確地人工剝離胎衣,導致嚴重的細菌感染,從而引起局部炎癥,最終導致全身感染引起癱瘓。
(2)防治措施。加強護理,增加營養,促進康復。在犢牛產出后給母牛喂飲溫熱水,水中加入少量食鹽和碳酸鈣。同時喂給少量優質、柔軟的干草。為了防止因助產、胎衣剝離和子宮脫垂等原因造成的細菌感染,在操作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局部的衛生和消毒。沖洗脫垂子宮時可用0.1%高錳酸鉀溫熱溶液,手術過程中所用的器械均應嚴格消毒。實踐證明,母牛臨產前全身肌肉注射青霉素和鏈霉素效果較好。
(3)中藥治療。當歸、茴香各30g,二丑、白術、川楝子、葫蘆巴、沒藥、藁本各18g,紅花、木通、甘草各12g,黃酒200g,共研細末,放入黃酒和溫水中一次灌服,連用3~5 天。
(1)發病原因。母牛產后缺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飼料營養不足是缺乳的主要原因。例如高溫天氣母牛食欲驟減,或因冬、春季節母牛妊娠后期長期舍飼,缺乏青飼料和優質干草,精飼料供給不足。或因乳腺發育不全,母牛初產、老齡、體衰以及受某些疾病影響,致使乳腺萎縮。天氣過熱或過冷,勞役過重及新陳代謝紊亂等。
(2)防治措施。體質衰弱,乳房皺縮,皮毛枯暗,精神不振,脈沉細無力,擠壓乳房少乳或無乳流出,犢牛吸奶有吮無吞;或乳房脹硬,乳管閉塞,抗拒犢牛吮奶,口眼紅赤等。擠壓乳頭,乳汁流出甚少或無乳汁為該病主癥。飼料供應要科學合理,淘汰老齡和體衰的母牛,保持產房的溫度適中,不要過熱,也不要過冷。
(3)中藥治療。母牛產后缺乳,可用黨參18~24g,川芎、炮山甲各15~45g,熟地30~90g,黃芪、當歸、白芍、阿膠、甘草各15~60g,加水同煮,待溫后取汁灌服。每天1~2 劑,3 天左右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