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萍 內蒙古通遼市畜牧獸醫研究所 028007
焦振東 李春樂 內蒙古通遼市開魯鎮動物衛生監督分所 028400
(1)營養水平。飼料中維生素含量和能量不足。有的豬場母豬飼料中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1、葉酸和生物素含量低,引起母豬斷奶后發情不正常。初產母豬產后的營養性乏情在瘦肉型品種中較為突出。據農村養殖戶反映,初產的二元母豬在仔豬斷奶后1周內不發情的占50%以上。經產母豬占20%以下。
哺乳期母豬掉膘嚴重,如果斷奶后不注意催情補飼,將導致母豬發情延遲或乏情,初產母豬更是如此。有的養殖戶用育肥豬飼料飼喂種豬,結果種豬除了吃就是睡覺,改喂玉米面加豆粕,因營養不全面而出現斷奶母豬不發情。還有的養豬戶為了省錢,在母豬飼料內添加稻糠和粉碎的玉米秸等粗纖維類飼料,導致母豬消瘦、便秘及不發情。
(2)管理原因。初產母豬配種過早。初產母豬配種過早往往會導致二胎發情異常。公豬刺激不足。母豬舍離公豬太遠,斷奶母豬得不到應有的刺激,誘情不足導致不發情。氣溫與光照及運動不足。炎熱的夏季,環境溫度達到30℃以上,母豬卵巢和發情活動受到抑制。冬季豬舍太冷,舍溫低于18℃,母豬也不容易發情。飼料原料霉變。對母豬異常發情影響最大的是玉米霉菌毒素,尤其是玉米赤霉烯酮,母豬攝入含有這種毒素的飼料后,其正常的內分泌功能被打亂,導致發情不正常和排卵抑制。
(3)疾病原因。卵巢發育不良。長期患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或寄生蟲病的小母豬,因卵巢發育不全、卵泡發育不良和激素分泌不足而影響發情。母豬在分娩時產道損傷、污染、胎衣不下或胎衣及碎片殘存,子宮弛緩時惡露滯留,人工授精時消毒不徹底,配種時公豬生殖器官或精液內含有炎性分泌物,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母豬生殖系統發生炎癥,這些疾病均能引起母豬發情推遲或不發情。母豬存在繁殖障礙性疾病。豬瘟、藍耳病、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乙腦病毒病和附紅細胞體等病,均能引起母豬乏情及其他繁殖障礙疾病。另外,患乳房炎、子宮內膜炎和無乳綜合癥的母豬斷奶后不發情的比例比較高。
(1)首先供給母豬優質的全價種豬飼料,哺乳期母豬飼料內不能添加任何粗飼料。母豬產后1 周應該自由采食或每天每頭飼喂6kg 哺乳料。哺乳期掉膘嚴重的,斷奶后1 周內繼續飼喂哺乳料,每天每頭不低于6kg。建議在母豬飼料內長期添加脫霉劑,防止飼料霉變。飼料中添加愛力邁的“產科型倍克林800g/t”或齊魯動保的“阿莫西林500g+紫錐500g+解益舒300g/t”,或騰駿的“乳樂健4000g/t”,從產前7~15 天飼喂至產后10~15 天,對促進母豬發情有較好的效果。
(2)母豬的初配條件是8~10月齡、體重達110~120kg、連續發情2 次以上再配種。母豬配種前2 周接種豬瘟疫苗,配種前1 周接種藍耳苗,后備母豬配種前3 周接種細小病毒苗,母豬產前30 天接種偽狂犬疫苗。產仔的第二天用生理鹽水給母豬沖洗子宮,并灌注清宮液。
(3)母豬舍做到冬暖夏涼,夏季做好通風換氣工作,豬舍門窗全部打開,或者安裝排風扇。南方夏季要在妊娠及分娩舍配備水簾式降溫設施;北方冬季要有取暖設施如火爐子和暖氣等,母豬舍平均溫度為18℃,晝夜溫差不能太大。
(1)減少母豬哺乳期掉膘,關鍵是控制好哺乳料的營養水平及采食量,分娩5 天后母豬應該自由采食或每天的采食量不低于6kg/頭。斷奶前3 天要適當減料,斷奶后應該短期優飼催情,飼喂量為1.5kg/天/頭,繼續飼喂哺乳料直到發情。
(2)每天驅趕1 頭公豬在母豬圈逗留1~2 次,速度不能太快,目的是讓公母豬相互接觸、互相刺激,同時還可以試情。
(3)斷奶后8 天不發情,應該給母豬肌肉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500 單位、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1000單位(每次500 單位,間隔4~6 小時,配不上的預計下個發情期前1~2 天再用1 次)。斷奶后20 天不發情的母豬與公豬合關在運動場,同時注射激素,通常情況下4~5 天就可發情。仍然沒有發情的用清宮液或宮頸康子宮灌注3 次(隔一天灌注1 次),肌肉注射齊魯動保的畜可健或頭孢噻呋鈉連用5 天,同時肌肉注射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500 單位。
(4)過肥的母豬要調整體膘。有的母豬產仔數少、泌乳量低,有的豬場用高蛋白、高能量日糧飼喂,長期不限量飼養,直至斷奶時體重不減,體內沉積了大量脂肪,造成母豬卵泡發育停止而不能正常自然發情配種。
(5)氯前列烯醇可有效地溶解不表現發情的后備母豬卵巢上的持久黃體,使母豬出現正常發情,每頭母豬肌注2mL(0.2mg)。給臨產當天的母豬每頭注射0.2mg 氯前列烯醇,既可讓母豬白天產仔,又可促進母豬產道內的污物排凈,同時能夠預防產道疾病。
70%~80%的經產母豬一般斷奶后5~7 天即可發情配種,如發情母豬所占的比例低于70%則屬于不正常范圍。母豬斷奶后不發情一般是由綜合性原因導致的,生產中要杜絕致病原因。治療時一定要全面考慮,綜合治療。
[1]許華駿.如何防治母豬斷奶后不發情.豬場新快報,2012年,第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