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層次理論的發展與動態的語言研究

2015-03-23 22:28:38付天舒李興華
關鍵詞:理論語言功能

付天舒,李興華

(東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層次理論的發展與動態的語言研究

付天舒,李興華

(東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層次論是系統論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對語言研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結構主義語言學對語言進行二元層次切分,專注于對封閉自足的語言系統的研究,其持有的是一種靜態的層次觀;系統功能語言學雖未能脫離二元層次的束縛,但其將語言結構系統與語言的功能相結合,開始更多地關注動態的、實際使用中的語言。在未來的研究中,傳統的二元層次格局應被打破,多元的、動態的層次觀理應成為主流的方法論之一。

層次論;語言研究;二元層次;多元層次;動態研究

層次理論是系統論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人們對事物層次性的認識是伴隨著對一般系統結構的認識而明確提出的。由一般系統到復雜系統,人們對事物層次結構的分析越來越具體、細化,系統論的提出更是強化了層次分析的研究。基于此,我們可以對事物的層次性做出如下一般意義上的定義,即凡是涉及事物的結構、系統這樣的概念就會觸及到層次的劃分和分析,層次性是事物結構系統的普適性特征之一。在分析具體事物時,人們首先傾向于將層次理解為系統的結構元素的歸并組合而形成的具有梯級特征的相對獨立而又相互聯系的次序層面,每個層面就是一個層次,下一層次組合成上一層次,不同層次層層疊加構成系統[1]。

隨著對復雜層次的進一步研究,人們進一步認識到每一個層次仍然可以構成一個結構,仍然有它的結構單元,也仍然可以再分析為更小的層次[2]。以此看來,層次性是系統多樣化、復雜化的自然屬性和動態表現。動態的層次觀是一種發展的、辯證的層次觀,是人們認識事物和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和方法論。

語言是一種十分復雜的符號系統,因此,語言和語言研究不可避免地具有層次性。層次性理論的發展表明,只有結合動態的層次理論來進行語言研究,才能更好地揭示語言符號系統的本質特征。

一、結構主義語言學與靜態層次理論

索緒爾曾經指出:“語言是言語活動事實的混雜的總體中一個十分確定的對象,它是言語活動的社會部分,是個人以外的東西。”與語言相比,“言語中沒有任何東西是集體的,它的表現是個人的和暫時的。”索緒爾同時認為在語言研究中語言是主要的,言語是次要的、從屬的。從索緒爾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索緒爾采取的是二分邏輯,將語言(Language)劃分為語言(Langue)和言語(Parole)這樣兩個根本性的層次[3]。之所以說語言和言語是根本性的層次是因為索緒爾關于語言和言語的劃分已得到語言學界的公認,對后世各家各派的語言研究和語言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索緒爾語言學對當代語言研究產生深刻影響的主要表現之一是幾乎當代各主要語言學流派所秉承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都是對索緒爾語言理論批判地繼承,即“揚棄”,從當代各語言學派的理論著述中都能看到索緒爾結構主義語言理論的影子。“揚”是指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具體的研究當中,語言和言語的二分法仍然被廣泛地采納,其理論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指導意義;“棄”是指索緒爾將語言研究的側重點放在語言而不是言語上的理論觀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正。人們在理論和實踐中認識到,語言是抽象的,言語是具體的,在具體的語言研究當中,應該秉持的研究進路應該是由言語而致語言,所采納的應該是歸納性的研究方法,這與科學主義的演繹性的研究方法有所區別。結構主義認為語言是一種自然存在之物,但首先它是一種社會存在,因此,對語言的研究與對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和進路理應存在著根本性的差別。

總的趨勢雖然如此,但我們應該承認,在當代語言學研究中,混淆時有發生。在很多語言學的文章和論著中,在談語言時,有時包括言語,有時不包括言語,界線不甚分明。理論上的混淆不可避免地會給實際研究帶來混亂。在具體的語言研究當中,有些是針對語言的研究,有些是針對言語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雖然取得了重大的理論突破和實際的研究成果,但進一步的理論和實踐上的探索依然十分必要和迫切。既然我們決定放棄由語言而至言語轉而采納由言語而至語言的研究進路,那么,應該同時意識到在提出語言和言語區分的同時,索緒爾還區分了另一對重要的、相關的概念,即歷時和共時的概念。索緒爾承認語言是不斷地發生著歷時變化的,他認為一種語言并不總屬于一個語言類型,同一個語系的語言也不一定屬于同一個語言類型;有些語言的特點可以長期保留下去,而有些語言的特點會發生很大的變化[4]123。因此,索緒爾更注重的是語言同一性的價值,認為共時語言學是研究語言的系統,比較重要,歷時語言學研究的是個別語言要素的演變,不能構成系統,不那么十分重要。

索緒爾在其經典名著《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指出:“變化永遠不會涉及整個系統,而只會涉及它的這個或那個要素,因此只能在系統之外進行研究,……有關語言的靜態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時的,有關演化的一切都是歷時的,關于共時的、靜態的語言系統的研究是主要的,具有系統和原則方面的指導意義。”[4]145

對于索緒爾的上述觀點,著名語言學者徐通鏘曾給予如下評價:“以‘共時’這種時間觀為基礎的語言系統說的特點就是一個‘靜’字,把語言放在一個理想狀態下研究,排除任何諸如社會、歷史、生理等因素的干擾;也就是說,把語言這種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從與它有聯系的環境中分離出來,作為一種同質的、自足的系統加以研究。這一世紀比較有影響的幾種語言理論大體上都是這種理論的不同表現形式。”[5]197可見,索緒爾理論的影響是深遠的,甚至是對結構主義猛烈抨擊的轉換生成語言學派也把語言看成是一種完全同質的靜態系統,依然表現出明顯的只重視靜態的、共時的語言研究,對語言歷時的一面重視不夠。

將語言這種自然存在之物進行語言和言語的二元層次切分與共時與歷時切分在理論上一脈相承。在索緒爾的理論體系當中,語言與共時研究相對應,言語與歷時研究相對應,索緒爾所強調的是共時狀態下的、相對靜態的語言研究。結構主義語言理論對后世語言研究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側重語言本體研究,側重基本語法和基本詞匯的研究,忽視語言社會性與交際性的研究,忽視語言認知性的研究。在這種大的學術研究背景之下,對語言層次性的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重視靜態,忽視動態。

我們應該認識到,語言的動態性與語言的層次性二者之間緊密結合,密不可分,相輔相成。有動態,就必然形成層次。有了層次,各層次之間就有互動,不同的層次就有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從宏觀上來講,動、靜是兩個大的、根本性的層次,單純地看到一個方面,是對層次缺乏清楚認知的表現。人、社會、語言、交際、認知、思維都是分層分布的,交際和思維是人、語言、社會、自然在一定的時空點上的信息和能量的交流。

二、系統功能語言學與動態層次理論

之所以說索緒爾語言學是現代語言學的開端,引發了語言學的革命,是因為索緒爾語言和言語層次的劃分使人們清晰地認識到語言符號的層次性。結構上的層次性是人們在使用語言和研究語言時最自然地接觸到和感受到的。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結構層次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人們的發現,也是對人們認識的一種潛在的引導性力量。語言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對語言自身的結構系統有了更加明晰的認識和了解,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索緒爾語言和言語層次的劃分。語言和言語基本層次的劃分使人們對語言符號系統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引發了學科的分野,并對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甚至是自然科學都產生了深遠的方法論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將語言和言語的劃分看作是根本性的層次劃分。

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根本性的層次是指那些對系統結構的研究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能規定和制約未來系統結構研究走向的層次。自從索緒爾做出語言和言語層次的劃分以來,人們常將各層語言要素和表達方式劃分為語言和言語兩個層次,例如,語言的詞匯和言語的詞匯等都源出于此,因此,語言和言語的劃分是根本性的層次劃分。喬姆斯基從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的角度提出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的概念,實則也是根本層次的一個反映,它體現和反映的是人類普遍的語言習得機制和具體的語言能力之間的轉換生成關系,為未來的語言研究指明了一條可能的前進方向。

從根本層次的概念和內涵來看,語言的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也是屬于根本性的層次劃分,應該對未來的語言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從本質上講,語言是一種社會存在,語言雖然不是自然物,但具有自然屬性,絕對運動是其存在的根本方式和重要屬性之一,從運動的角度去研究語言理應成為未來語言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要內容。索緒爾關起門來研究語言,切斷語言與外部世界的普遍聯系,忽視人的主觀因素在語言交際、語言發展演化中的重要作用實際上是只重視語言的靜態而忽視語言動態發展的語言觀的體現[6]。

動態的語言研究首先應該注重和強化對語言功能的研究。語言功能的研究是語言動態研究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語言是在實際使用中運動和存在的。使用就會體現出功能的差異和變化,對語言功能研究的深入反過來又會促進人們對語言結構系統的重新認識。實際上,功能的層次與結構的層次是一枚錢幣的兩個層面,互為表里,相互依存。系統功能語言學將語言內部的各種結構與語言在表情達意方面所起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地結合起來,實現了從語言結構向語言功能研究的轉化。這實際上體現了語言本體研究方向和重點的重大轉變,是語言研究由靜而動的重大嘗試和理論突破。系統功能語法試圖將語言的社會屬性和語言符號系統的自足屬性結合起來。社會屬性強調的是語言運動變化的層面;自足屬性強調的是語言相對靜止的層面,是關起門來研究語言的層面。系統功能語言學試圖將語言結構系統這扇自足的、封閉的、靜止的大門打開,使之與更廣大的、充滿無限變化的、社會群體的交流需要相結合,從而實現語言研究由靜而動的轉變。

到目前為止,系統功能語言學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韓禮德曾經指出語言的本質與我們對它的要求和它所應完成的功能有著緊密的聯系,所有的文化都會在相應的語言中反映出這種更為普遍的功能,歸納起來可分為三大純理功能,也可以說是語言功能的三大層次,分別為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7]131-132。這三大純理功能是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它們對語言結構系統的層次劃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有更細致、更復雜的結構系統與之相對應,使三大純理功能得以貫徹和實現。在這種情況下,韓禮德豐富和發展了索緒爾語言結構系統的組合和聚合關系理論,對語言結構系統進行了更加細致的層次切分。為實現概念功能,韓禮德將語言結構切分為及物性系統、語態和歸一度三個下位層次;為實現人際功能,語言結構同樣可以切分為語氣、情態和語調三個下位層次;最后,與語篇功能相對應的是主位結構、信息結構和銜接手段三個下位層次。

系統功能語言學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對語言結構系統的某些層次的劃分以及對語言功能的劃分使人們對語言的性質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但我們認為它更重要的貢獻卻在于打開了語言結構系統這扇靜止的、封閉的大門,嘗試用一種動態的眼光去審視語言與概念世界、語言與交際以及語言與其自身的關系。將語言研究切分為靜態的研究與動態的研究這兩個根本性的層次,既是從結構上認識語言的性質,更是從功能上認識語言的本質。這兩個根本層次的切分使人們認識到,動態是語言的本質屬性,動態是語言的功能態。靜態的語言不是交際的語言,而只是為了描寫說明的需要所設定的理想狀態。

三、二元層次格局的打破和多元層次理論的確立

在三大純理功能的呼應和統轄下,系統功能語言學較為全面地豐富和發展了語言結構系統的層次性。系統功能語言學首次全面、系統地在語言研究當中將語言的功能和系統結合在一起,實現了語言研究由靜而動的轉變。語言純理功能中的概念功能實際上探討的是語言的編碼與客觀世界(包括物理世界與人的心理世界)之間的關系;人際功能表面上探討的是語言與人之間的關系(或可稱為語言的交際功能),實際上探討的是語言的社會功能,即社會功能在語言中的反映;語篇功能實際上是語言的回指,是語言之所以能完成其功能所應具備的必要條件和本質屬性[8]。簡而言之,語言的三大純理功能探討的是語言與客觀世界、社會和其自身的關系。與索緒爾結構主義語言學一樣,韓禮德系統功能語言學為未來的語言學研究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

正如系統功能語言學是對結構主義語言學的“揚棄”一樣,未來的語言學研究應該同樣是對系統功能語言學的“揚棄”。系統功能語言學實現了語言研究由靜到動、由內而外的轉變,這一根本層次的分野為未來的研究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但我們同時應該注意到系統功能語言學的三大純理功能所探討的依然是兩兩對應的二元層次的劃分問題。二元層次的劃分,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實際上還是或多或少受到結構主義以及歷史比較語言學二元對立思想的影響,沒有從根本上突破結構主義的影響和羈絆。新興的認知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的跨學科發展以及潛顯語言理論(語言全息論)的不斷深入,逐漸打破了二元對立理論對系統功能語言學的束縛,使二元層次不斷地向多元層次、多元結構發展。

經典范疇理論認為范疇是由客觀的共享特征所界定的,用語義成分來表征可以記作:C=R(X,Y,…),即共同的定義性特征X,Y等可通過組合規則R而構成范疇。以此看來,經典范疇具有客觀性、二分性、不可分解性、普遍性、抽象性等。經典范疇二元層次論對近代的語言研究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很多學科分支,如音位學、句法學、語義學等都是建立在二元層次切分的基礎之上的。在音位學中,經典理論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如在音位分析方面,一個音位,要么是元音,要么是輔音;是元音,要么是高元音,要么是低元音;是輔音,要么是清輔音,要么是濁輔音,等等。在語義學方面,結構主義語義學家采取二分理論建立了著名的意義特征理論(the feature theory of meaning)。在句法研究方面,轉換生成語言學進行了著名的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的劃分,喬姆斯基和哈勒認為:表明一個語言項是否屬于某個范疇的最自然的方法就是運用二分法[9]297。雷科夫曾將經典范疇二元層次理論隱喻性地比作“抽象性的容器”,即經典范疇就像一個容器,具備范疇定義特征的個體就在里面,不具備的就在外面,不存在既在里面又不在里面的、模糊的中間狀態[10]6。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語言哲學家加德納、奧斯汀以及維特根斯坦等都紛紛從研究語言的意義出發對經典范疇理論二元對立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和批判,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論。他們認為經典范疇二元層次理論可以解釋現實中的某些范疇,對于數學、邏輯、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中的許多概念是可行的,但當運用經典理論來解釋更多的現象,尤其是社會現象時,就顯得無能為力,因為大部分社會范疇,包括語言范疇在內不具有二分特性。很多社會范疇是建立在原型范疇基礎之上的,它們具有家族相似性,范疇的邊界具有模糊性的特征。

在語言學研究領域,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二值邏輯逐漸被多元層次理論所打破和取代,這是思想觀念和研究方法的重要轉變,對研究語言本體和語言應用研究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價值。語言學領域取得的突破和進展與從邏輯學、數學、哲學等領域中所取得的成就不謀而合,這足以證明多值理論的正確性和發展潛力。實際上,早在1965年,美籍數學家扎德就從集合論的角度提出并證明了模糊集合的存在,指出某些集合和類的邊界并不是界限分明的,這些集合和類中的成員存在著從核心成員向非核心成員的過渡,這種過渡是漸進的,并非是一刀切的,中間層次是事物之間聯系的環節,是廣泛存在的。

四、動態層次理論指導下的語言研究

原型范疇理論促進和催生了20世紀70—80年代認知語義學和認知語言學的誕生。與系統功能語言學概念功能不同的是認知語言學雖然也強調語言的概念功能,但并沒有把語言與客觀外部世界直接聯系起來,換句話說,認知語言學沒有將語言系統與外部世界二元對立起來,而是在二者之間添加了人的認知和經驗這個第三層次。這就使系統功能語言學基于二元對立的純理功能轉化成了三元層次切分。正是因為在語言和語言研究當中多了人的因素和層次,認知語言學的一切研究都拋棄了二元對立的研究方法和結論,一切范疇的邊界和界限開始變得模糊起來,認知范式的語言研究開始由兩極對立向連續體的性質發展。可見,人這一層次的地位和作用在當今語言學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現。

除了概念功能以外,系統功能語言學提出的人際功能也存在著由二元層次向三元層次轉化的問題。說是人際功能,實際上人與人之間的交際須臾也離不開交際的語境,而最大的語境就是交際者身處的社會環境。參與交際的人是一切社會環境的主體,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基于此,我們可以說系統功能語言學所倡導的人際功能研究實際上可以延伸為社會語言學研究,在語言與社會語境之間同樣增加了人這一重要的層次和作用。社會語言學未來的研究方向應該著重于語言與人的社會階層、社團、種族、經濟地位、行業、職業、性別、年齡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語言的人際功能研究就是對交際中的人群進行結構分層,并從功能上找出它們之間動態的對應關系。現實中的人群構成了一個網絡結構系統,與之相對應的語言符號系統及其所履行的功能自然也呈現出多元化的、層次性的網絡結構狀態。以此看來,多元層級研究是未來語言人際功能和社會語言學研究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系統功能語言學所論及的語篇功能重點討論的是篇章的主位結構與信息結構二者之間的對應和實現關系,也可以說是對語言本體與語言表達兩個層面的綜合研究。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顯語言和潛語言的研究應該成為未來語篇功能研究的重點。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所強調的語篇功能研究應該是動態的語篇研究。根據全息論的觀點,語言是動態的,是處于不斷的由顯入潛、由潛入顯的不斷變化之中的。顯與潛是語言運動變化的兩個不同的層次,在這兩個層次中間還有隱這個中間層次和狀態。以往的語篇研究,無論是篇章結構,還是信息結構,都是已經發生的狀態,或者說是對處于顯的狀態的語篇進行的研究。須知,無論是語言的要素還是功能都是處于潛顯兩個層次交替的過程之中,是動態的,這其中還包含有隱這個中間層次和狀態[11]。語言的結構要素與語言的功能在實際的交際中呈現出潛—隱—顯的交替軌跡,形成了靜態與動態相結合并次序演變的變化規律。

語篇本身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概念。在韓禮德和夸克(Quirk)等人看來,語篇是指實際使用中的語言,既包括口頭語言也包括書面語言,通常是指一系列連續的話段或句子構成的整體,能表達相對獨立的意義,執行一定的語用功能[12]161。從內容到形式,語篇幾乎無所不包。它可以是獨白、對話,也可以是網絡聊天、微博、微信或是眾人交談;可以是簡單的文字標志(如交通標志),也可以是詩歌、小說。動態的語篇必須有動態的理論和研究方法與之相結合。未來的語篇研究應該是動態的語篇研究。在語篇研究中,不但要注重對已經出現的、顯層次的語篇結構、銜接方式、要素、信息內容進行研究,更要注重對由潛入顯的、新出現的語篇和隱層次的、有可能出現的語篇進行相關的研究和預測,只有這樣,才能使語篇研究成為動態的研究,跟上和符合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的要求。

從語言到言語、從二元對立邏輯的打破到多元層次和中間狀態的確立,語言研究正經歷著由靜態到動態的歷史性的轉變。伴隨著這一轉變和過渡,量化的研究方法逐漸成為最基本的、主流的研究方法,在各項語言研究當中被廣泛地采納和推崇。《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明確提出了語言研究數量化的概念,指出“應根據擬定的調查項目取得關于一定的語言現象的調查數據,從而對正在演進中的語言變化作出數量化的概括,在歷時和共時的研究之間提出一個中間層次的概念。”如今量化的研究方法作為一種歸納性的研究方法,在語料庫手段的幫助之下,在語言學研究中被廣泛地采用。

我們應該認識到,量化的研究方法是一種歸納性的、科學的研究方法。從具體的語言層次研究來看,量化的研究方法對認識層次、分析層次,尤其是對中間狀態層次范疇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價值,也使層次理論具有了更強的解釋力和使用價值。

五、結 語

在對語言系統進行二元層次切分之后,結構主義語言學側重于對封閉的、自足的語言結構系統的研究,忽略了對語言實際使用的研究。語言結構系統的封閉性和自足性決定了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研究只能是一種靜態的研究。

系統功能語言學在某種程度上繼承了結構主義語言學二元切分的傳統,但其逐漸打破了語言結構系統的束縛,開始將語言結構系統與物質世界、心理世界、社會以及人與人的交際互動聯系起來。這意味著系統功能語言學已經開始嘗試將語言靜態的一面與動態的一面相結合以期達到對語言系統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源于經典范疇理論的二值邏輯固然有其合理的成分,對眾多領域的科學研究有著積極的理論價值和指導意義,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許多人文社科領域,尤其是語言研究領域,二值邏輯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多元層次的劃分以及對中間層次的重視與動態的、量化的語言研究方法相契合,正在受到語言研究者越來越多的關注,逐漸成為未來語言研究的主流方向。

[1] 婁琦,張威.語言行為“說”與語言層次觀[J].外語學刊,2009(2):74-77.

[2] 雙修海.塔斯基語言層次論探悉[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18-23.

[3] 楊忠.索緒爾語言符號系統觀的貢獻與局限[J].外語學刊,2013(4):20-26.

[4]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5] 徐通鏘.語言論 — 語義型語言的結構原理和研究方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6] 王寅.索緒爾語言學哥白尼革命意義之所在(二)[J].外語教學,2013(4):1-5.

[7]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8] 李發根.元話語功能與韓禮德三大元功能對比分析[J].中國外語,2012(3):24-28.

[9] Chomsky,N.& M.Halle.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8.

[10] Lakoff,C.Woma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1] 王洪亮,緒可望.全息論視角下的語言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120-123.

[12] Quirk,R.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85.

Development of Layer Theory and the Dynamic Language Study

FU Tian-shu,LI Xing-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Layer theory is the main content and constituent part of systematology which has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language study.Structural linguistics has carried out binary-layer segmentation to language and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the close and autonomous language system which means that structuralism holds onto a static layer view.Although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hasn’t broken away from the bondage of binary-layer segmentation influence,it begins to combine the study of language structure system and language function and puts more attention to the dynamic language which is always in actual use.In the future language study,the traditional binary-layered pattern should be broken down and the dynamic multi-layered view should become one of the mainstream methodologies.

Layer Theory;Language Study;Binary-Layer;Multi-Layer;Dynamic Study

2014-10-27

國家社科重點項目(13AYY010);吉林省社科基金項目外語專項Ⅱ(2013WY35)。

付天舒(1968-),女,吉林長春人,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李興華(1970-),女,吉林長春人,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H0

A

1001-6201(2015)01-0187-06

[責任編輯:張樹武]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1.034

猜你喜歡
理論語言功能
也談詩的“功能”
中華詩詞(2022年6期)2022-12-31 06:41:24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關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幾點思考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我有我語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18|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一在线观看|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91视频|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狠狠干欧美|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国产三级a| 午夜a级毛片| 婷婷六月综合网| 国产丝袜第一页|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在线|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77美色|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另类视频| 欧美午夜一区|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99久视频| 国产爽妇精品|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无码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亚洲男女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午夜三级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狠狠亚洲五月天|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