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幟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原有的實驗教學方式已經不能與當前中專教育教學形勢相適應。基于這種情況的考慮,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當著重從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方法及其手段上實施改革和創新,在先進實驗教學器材、設備引進的同時,還應重點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唯有如此才能夠持續提升中專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質量,以此達到社會對于專業技術人才的需要。以下該研究者將結合自身多年工作實踐經驗,并通過該文,針對創新與實踐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的價值進行集中闡述。
關鍵詞:創新 實踐 電子技術基礎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c)-0165-01
電子技術基礎作為電氣、電子類專業的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課程,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自身實驗性,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在過去實驗中主要依賴于數字電子技術以及模擬電子技術理論教學,實驗也較多停留在低水平封閉和重復模式當中,從而造成實驗教學內容嚴重制約理論課,內容老套且驗證性實驗過多。同時,知識孤立、零散,在表面上來看知識面廣,但實際上卻嚴重缺乏聯系。此外,傳統電子技術教學隸屬于理論教學當中,考試成績并不單獨計分,從而導致學生不夠重視實驗,這便降低了實驗的目的性。基于這種情況,設置電子技術基礎實驗課,以此培養學生應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 細化實驗為基礎性、研究性、設計性以及綜合性多層次實驗
教師可在平時實驗教育教學過程中將電子技術基礎的內容分成諸多實驗單元,如模擬電路實驗、綜合性應用研制實驗、應用電路實驗以及數字電路實驗,并且每一單位由若干個實驗項目構成,以此實現基礎性、研究性、設計性以及綜合性多層次實驗。
基礎性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能夠獨立掌握相關儀器、設備、電子元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實驗電路的連接、實驗數據的采集和誤差的處理等基礎知識與實驗技能。其中,主要應用授課和基本實驗訓練有機結合的方法。
設計性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得到切實提升。其中主要包括,按照一定要求模擬實驗方案,獨立完成實驗電路原理圖的設計,并且在最后完成實驗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單元電路的設計方法。教學主要采用以實驗為主、教學為輔的方式,學生在此過程中首先運用PSPICE仿真軟件完成輔助設計與仿真,再開展實驗,然后分析、評估實驗結果。
2 開放型實驗采用引導、啟發學生為主以及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
2.1 教師的授課方式應從傳統灌輸式切實轉變為啟發式和討論式
開始每一實驗單元之前,教師都應該對本單元所涉及的知識要點、實驗重點進行啟發式講解,并提出實驗的具體要求以及課題和思考題。此時學生應按照教師提出的問題結合教材內容進行預習。在整個實驗教學中,應從基礎型轉變為研究型和綜合型,通過引導、啟發最終完成實驗。通過一般性驗證實驗轉變為設計性、綜合性實驗,有效提升了實驗由繁到簡的過程。
2.2 建立起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模式。
實驗教學中,為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使他們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不應打斷學生動手完成實驗的過程,即便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教師也不應急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相反應多鼓勵學生,使他們開動腦筋,通過討論等形式來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但這種情況需要建立在學生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并且通過評估學生能夠通過思考和討論最終將問題解決。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確定學生不能夠完成實驗教學任務,那么教師應與學生一起探討,最終將問題解決。如果課堂時間不允許,教學任務無法完成,那么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行完成教學任務。
3 構建模擬、實訓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
教學中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為改革電子技術基礎實驗課程創造了硬件條件,而為EDA(電子線路設計自動化)提供了有效的軟件支持。通過引進EDA電路仿真軟件,建立起電路模擬實驗、仿真實驗以及科學分析計算有機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通過建立這一模式,促使傳統電子技術基礎實驗進行了革命性的變革。
每一個實驗都是需要不斷發現問題、比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務必要求學生積極思考或者和教師、同學一起探討問題,所以這不但對加深知識理解、培養實際操作能力以及計算機使用能力等方面有積極作用,同時更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所需的基本素質以及創新意識。
4 編寫、制作實驗講義、教材以及電子課件
講義的編寫和制作工作需要組織教師以及實驗技術人員,比如電子電工要想編寫關于“電子技術基礎實驗講義”、“實驗器材及設備的介紹”、“PSPICE仿真軟件說明”等,為保證這些內容的準確使用,需要經過試用期,通過2年至3年的時間,確定和實驗教學課程的實際情況是否充分符合。與此同時,還應在上述條件的基礎上,制作電子課件,通過利用先進教學設備與實驗室教學實驗相配合。
5 完成電子技術基礎實驗的相關報告
為了驗證實驗過程中各參數的準確性,需要和PSPICE仿真軟件的結果進行對比,從此過程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將問題解決,最后正確評估實驗結果。同時還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實驗過程,規定學生認真完成實驗報告。還應對以下實驗數據予以保存:首先是實驗數據的記錄和數據表格的繪制,以及通過實驗數據繪制出的各種特性曲線(諸如伏安特性曲線、相頻特性曲線、幅頻特性曲線等等);其次是由示波器測試各種波形的描繪,再次是實驗出具的分析和處理;最后是仿真計算結果的保存。
6 提升教師和技術人員的實驗教學素質
從當前形勢來看,教師和技術人員應不斷提升自身實驗教學素質,以此適應現代實驗教學技術,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新型教學器材、設備。諸如,編寫仿真軟件說明書、軟件開發電子版實驗報告、熟練操作調試實驗臺各種功能等。
總而言之,每一種教學方式都有其優點,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針對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的改革必然是一項長期而繁瑣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唯有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敢于創新,才能夠建立相對完備的教學體系,也才能夠與時代發展相適應。
參考文獻
[1] 蔣中,陳杰,劉國林,等.“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S2)
[2] 蔡長韜,朱維兵,周利平,等.改革人才培養方案 優化課程體系結構[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3] 邱相艷,張玉玲,李艷玲,等.實驗教學改革與學生能力培養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13).
[4] 許鳳慧,陳軍,侯煜,等.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A].中國電子教育學會高教分會2011年論文集[C].2011.
[5] 高紅亮,劉金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