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廣明
【摘 要】本文從多方面、多角度來論述了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從學校方面來看應該重視實驗教學,教師要認真上好每一節實驗課,激發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通過實驗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化學素質。
【關鍵詞】實驗教學 ? ?領導重視 ? ?啟蒙教學 規范操作 ? ?自主探究 ? ?改進方案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正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整體化學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化學教學中,實驗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學習獲得新知識,驗證鞏固原有知識,更加重要的是它還能讓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實驗的這種作用是其他教育無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如何選好實驗,用好實驗,做好實驗,充分發揮實驗的探究功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應是化學教師教學研究的課題。重視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初中階段尤其重要。
化學實驗教學基本上分為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兩大類。初中化學演示實驗共85個,學生實驗共10個,還有一個學生基本操作,選作實驗11個(其中包含有一個趣味實驗)。要有效地完成這么多的實驗,的確需要教師下功夫去探討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下是我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體會,望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學校領導應該重視實驗課教學,加大實驗經費的投入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只有通過實驗才能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使之能自覺地去學習好這門學科。要達到此目的,學校必須設法創造一個良好的實驗環境和一個良好的實驗條件來滿足師生實驗課的要求。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的緊迫任務應該是面向素質教育。作為合格的化學老師必須強化本身的素質,除具有較高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之外,其中更重要的素質之一就是要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知識教學,不重視實驗教學,如此下去,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是可以想象的。因此,教師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規范化學教學是我們化學教師的職責。
二、認真抓好演示實驗和啟蒙教學
演示實驗是由教師在課堂上做實驗,并指導學生進行觀察。通過實驗可以很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讓學生自覺掌握知識的目的。由對演示現象的觀察到做出結論,必須經過嚴密正確的推理,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此外,教師的演示實驗對于學生的實驗技能也起著示范作用。因此教師在演示實驗過程中的一舉一動都應當是規范的,因為它直接影響著學生。我們應該從準備演示實驗到做實驗的整個過程都要認真地去對待。
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要認真抓好啟蒙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采用生動的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教學方式,可以成功地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毕裱輵蛞粯?,開臺鑼鼓打得好壞,會直接影響到觀眾的情緒。因此,上好“緒言”課是很重要的,必須從簡單的化學變化中伴隨著的光、色、味、聲等現象來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從而引導和培養學生學習好化學的信心。
三、認真嚴格地抓好規范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訓練
化學基本操作是做好其他化學實驗的基礎,教師的一舉一動學生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儀器的使用、實驗的操作乃至儀器的清洗對學生都是有直接影響的。因此,教師在實驗的操作過程中必須做到規范化。為了使操作落實,其基本操作可采取教師做一種儀器的操作。學生跟著做,教師可下組輔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學生分兩人一組成績好的學生帶一個差生,學生互相檢查,做到學生人人動手會操作,個人動腦多思考。
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現實驗活動情景
實驗能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科學的發現過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創設實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與實踐”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對比分析氧氣和氫氣的制取裝置,得出設計氣體制取裝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據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由學生自主設計并動手裝配一套最滿意的裝置,組裝完畢后召開“設計裝置展示會”,再由各組骨干同學作為推介員介紹其裝置的優點,最后由全班學生做出評價。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積極性。在學生這些自主探究過程中,要經常提出一些能激發學生創造欲望和創造興趣的問題,盡量給學生多一些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在手腦并用的活動中迸發出創造的火花來。
五、適當增加規律實驗,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需要,適當補充一些實驗,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提高實驗的探索性。例如,在“酸溶液與金屬氧化物反應”這一環節教學中,可以補充由學生分組做氧化銅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實驗,原料易得,實驗易做,并且現象明顯。通過這個實驗和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實驗,更能使學生理解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的規律,便于學生得到和掌握規律。又例如,在“堿溶液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這個教學環節中,可以補充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硫反應的實驗,先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按要求聞氣味,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再聞氣味。這個實驗,既可以讓學生得出堿溶液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反應的規律,又可以加強環保教育,強化環保意識。同時教育學生,對生產生活和化學實驗造成的環境污染,只要我們采取恰當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減少污染,這樣既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所學知識更系統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六、恰當改進實驗方案,豐富學生實驗情感
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戴安邦說過,實驗室是培養全面化學人才的最好場所。由此,化學實驗在化學探究和學習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開發化學實驗在化學探究性學習中的功能,對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意義極大。新課程新理念也認為,要重視知識與能力的協調發展。讓學生親歷實驗過程,不管實驗成功與否,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悟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例如,“用5%的過氧化氫溶液加熱分解放出氧氣”實驗中,可用帶火星的小木條檢驗,會觀察到小木條復燃的現象。然而我們的實驗卻不能觀察到這樣的現象,看不到火星變旺,而發現會熄滅。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過氧化氫溶液濃度引起的,還是由于分解產物中有大量水蒸氣造成的呢?讓學生分組去探究。一組可試驗10%、15%、20%等多種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一組可加長導管,待生成的水蒸氣冷卻后,再用帶火星的小木條去測試。結果發現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導學生去改進這一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過氧化氫溶液,加熱溫度不要太高,盡量減少水分蒸發,有大量氣泡冒出時,把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氣體通過盛有生石灰(或堿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帶火星的小木條去檢驗。endprint
七、努力完成好化學實驗教學的六個程序
為了有效地完成好化學實驗教學,我認為必須認真地抓好以下六個程序:
第一,設計簡明的試驗預習提綱。在設計預習提綱時要從實驗所需儀器、藥品、裝置、操作程序、發生的現象、反應原理以及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設計。這樣做主要是讓學生認真地去閱讀實驗內容,防止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動手實驗和觀察實驗現象的盲目性以便引導學生去正確思維。
第二,精講。在預習的基礎上,教師要對實驗的重難點和實驗原理以及在實驗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都必須簡明扼要地向學生講清楚。這樣,學生一聽就懂,為學生動手順利地完成實驗打下良好基礎。
第三,檢查。無論教師做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做實驗都必須對所做實驗所需的儀器、藥品以及其裝置都親自認真地進行檢查,并預做一次,這樣就可以避免實驗時打亂仗和發生意外事故,使所做實驗能順利地完成。
第四,實驗。學生實驗前教師必須先做演示,并講明該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和應注意的問題,然后再讓學生動手做,教師巡回輔導和檢查學生的實驗操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要培養學生在觀察一個實驗時,必須觀察它的全過程,要注意到每個細小的變化,然后才能得出實驗的正確結論。
第五,認真完成好實驗習題和填寫好實驗報告。實驗習題和實驗報告是考查學生實驗掌握、實驗程度的一把尺子。因此,教師必須督促學生認真完成好,并認真批改,從中可找出所存在的問題,以便教師加以糾正學生中所有出現的錯誤。學生除完成好實驗報告外,教師還應補充適當的實驗習題,以此來鞏固、驗證、加深和適當擴大他們所學得的理論知識,并使之系統化。
第六,歸納總結。為了加強對所做實驗的反饋,做完實驗后,要在下課前留5—10分鐘的時間,教師或者讓學生對該實驗的反應原理、現象以及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和應該注意的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以此加深對該實驗的認識和理解。
總之,化學實驗能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豐富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的奧秘,形成持續的化學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也能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平等的學習動手機會,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更能讓每一個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去體驗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系、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科學探究實踐中逐漸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關文信,耿淑賢,王鳳英. 新課程理念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施[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畢田增,周衛勇. 新課程教學設計(初中化學) [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蔡京玉. 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新修煉(初中化學)[M].光明日報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