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偉/文
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抓手芻議
——浙江省臨安市電子商務發展的實踐與啟示
■鄭燕偉/文
臨安電子商務起步較早。21世紀初,臨安西部堅果炒貨主產區的企業就開始在阿里巴巴網絡平臺積極開拓B2B業務。從2005年開始,臨安城鄉的一些居民開始嘗試在淘寶網上銷售各類堅果炒貨。依托臨安豐富的農林特產和發達的堅果炒貨產業,臨安市以堅果炒貨為特色的縣域電子商務發展迅速。近年來,臨安市把電子商務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并逐步向三次產業延伸。目前,全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網商達1100多家,從業人員達8000多人,其中年銷售額億元以上1家,2000萬元以上十余家,500萬以上38家。2014年,全市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18億元,促進農民增收2億元,以堅果炒貨為特色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示范區建設已初具規模。除了農產品電商外,臨安工業企業電商應用和以農家樂、旅游為代表的服務業電子商務發展也很迅速。目前全市585家規上工業企業中已有254家開展電子商務應用,2014年工業電商完成銷售額60億元;471家自營進出口企業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的企業達240余家,2014年跨境電子商務年交易額約1億美元。
作為“浙江省‘電商換市’十大創新樣本”、省級電子商務示范縣,臨安市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阿里巴巴產業帶與淘寶特色中國地方館的縣市,也是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首批落地縣市,擁有白牛村、新都村、玉屏村和馬嘯村等四個淘寶村,清涼峰鎮躋身淘寶鎮。作為全國電子商務發展百佳縣,2014年,臨安市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發展指數為8.786,名列全國第46位、浙江省第26位。2015年1月,汪洋副總理實地調研臨安昌化白牛村,臨安電子商務產業的知名度和關注度不斷攀升。電子商務不僅拓寬了臨安特色農林產品的銷售渠道,加快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而且推動了臨安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的深度融合,成為臨安縣域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一)創新電子商務園區發展模式
隨著臨安網商數量的不斷增加與規模的迅速擴大,許多電商企業普遍面臨著場地限制、人才短缺、配套不完善等問題,導致企業銷售增長不快、后勁不足。從2012年開始,臨安市科技部門主動服務電商產業,依托臨安市科技孵化中心,建設臨安市電子商務科技園,通過資源的有效整合,積極打造全國最大的堅果炒貨食品電子商務企業集聚區,為全市處于快速成長期、并具有一定規模的電商企業提供項目申請、政策咨詢、投融資、人才引進、物流公共采購、品牌推廣、培訓等全方位服務,為臨安堅果炒貨與電子商務產業升級提供新的動力。目前臨安市電子商務科技園規模已達到3萬平方米,入駐企業達20家,2014年銷售額突破6億元,其中杭州勤耕科技食品有限公司銷售額達1.4億元。針對園區包裹最大日單量超1萬件的現實,園區及時與臨安市各個物流公司開展合作交流,為園區網商量身定制快遞價格和服務。通過與浦發銀行、杭州銀行科技支行、杭州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等金融機構開展合作,為電商企業解決資金短缺問題。通過引進聞遠科技、阿里農村淘寶、趕街網、臨安詮景攝影工作室等電子商務服務商,臨安電子商務科技園的電商生態日益完善,集聚與影響力持續擴大。
臨安西部堅果炒貨主產區的龍崗鎮,根據全市堅果炒貨產業發展需求,投資建設規劃面積800畝,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的“中國堅果炒貨食品城”,設立原材料交易區、成品交易區、貨物貯存、配送等物流區和“中國山核桃博物館”等一體化配套設施,建設堅果炒貨加工交易集散中心。為適應信息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趨勢,龍崗“中國堅果炒貨食品城”設立電子商務園區,通過完善的展貿、質檢、倉儲、配送等服務,集聚臨安西部堅果炒貨主產區乃至全國的廣大堅果炒貨加工企業和網商。食品城正在建設的一期6400平米的高自動化配送中心,具備日均處理3萬訂單、30萬件貨物,峰值處理5萬訂單、50萬件貨物的超強處理能力,建成后將成為全國堅果炒貨行業的第三方倉儲物流配中心,為商家提供統一的商品倉儲、包裝、快遞服務。
隨著杭州市加快建設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臨安市把跨境電商作為新的突破口,投資2000萬元,打造集跨境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培育中心、倉儲中心、分撥中心和運輸管理中心于一體的智能化、現代化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并通過減免租金、完善服務等方式集聚跨境電商龍頭企業,著力打造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樣板區。與此同時,支持鼓勵各鎮街利用閑置廠房改造、村級三產留用地開發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孵化樓),加快全市電商產業基地建設。
(二)構建地方網絡營銷平臺
網絡經濟是眼球經濟。互聯網時代,加強地方營銷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務。作為縣域電子商務的先發縣市,臨安市積極依托阿里巴巴、微信等電商大平臺,構建各類具有鮮明臨安特色的地方化網絡營銷平臺。2013年5月,阿里巴巴臨安堅果炒貨產業帶啟動,成為全國第5家阿里巴巴產業帶加盟商、全國首個農特產品產業帶成員。阿里巴巴臨安堅果炒貨產業帶不僅為全市300多家堅果炒貨企業提供了新的銷售渠道,而且為淘寶網上各類食品賣家提供了來自原產地的一手好網貨。目前臨安產業帶已有235多家企業入駐,產品類目已經從堅果炒貨擴大到綠色照明、電線電纜、五金工具等臨安特色產業。
2013年9.6日,淘寶特色中國臨安館正式開館。通過對全市特色產業與優質供應商的全面梳理和嚴格把關,“臨安館”確定了以堅果炒貨為主的地方生鮮農特產品、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品三大主線,為臨安電子商務發展開辟了一個新的戰場。通過“預售”等網絡營銷模式的不斷創新,臨安館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轉化率。2014年2月,臨安市開通首個微信公共服務平臺“微臨安”,積極開展移動電子商務信息服務。2014年7月,臨安旅游局與中國工商銀行臨安支行共同構建臨安旅游電子商務網,為游客提供景區門票、旅游路線、臨安特產、酒店住宿等服務。隨著對B2B、B2C與移動端市場的細分,臨安市形成了較為全面的地方化網絡營銷體系。
(三)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
隨著農村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臨安市涌現了一大批網絡淘寶的農民網商。2014年,臨安全市農村電商銷售超過6億元,涌現出10個銷售額千萬元以上的電子商務專業村,其中白牛村、新都村、玉屏村和馬嘯村等四個村被評為全國淘寶村,清涼峰鎮躋身淘寶鎮,白牛、新都、玉屏、馬嘯、新溪新村、湯家灣、無他等村被評為杭州市電子商務示范村。2014年,白牛村有淘寶、天貓商家42家,其中年網銷額在2000萬以上的電商企業有4家,全村農產品網銷額突破2億元。
為了推進農村電子商務應用,臨安市不斷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2014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農村淘寶項目在臨安正式啟動,臨安成為全國首批農村淘寶“千村萬縣”項目入駐縣市。目前,臨安市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已經超過100家,是全國首個擁有100家淘寶服務站點的縣級市。與此同時,臨安市還積極引進趕街網與郵政E郵站,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不僅使廣大農民享受到便捷的網上購物服務,而且激發更多有創新與運營能力的人回鄉創業,促進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以“淘寶村”為代表的農村電子商務應用與“農村淘寶”為代表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相輔相成,農村電子商務與縣域電子商務相輔相成,成為臨安電子商務發展的顯著特色與強大動力。
(四)積極發展縣域電子商務服務業
隨著網絡市場競爭的紅海化,臨安電子商務進入了轉型升級的新階段,電商企業對代運營、營銷推廣、視覺設計、人才培訓、倉儲快遞等各類電商服務的需求日益突出。但是,受縣域信息、科技、人才等資源與環境限制,臨安各類電商人才緊缺,本地化有實力的電子商務服務商數量較少。為增強臨安電子商務產業的綜合競爭力,臨安市積極引進各類電子商務服務商。2013年4月,杭州聞遠科技有限公司入駐臨安市科技孵化基地,先后承擔了臨安產業帶、臨安館等網絡平臺的代運營任務。作為專業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聞遠科技先后策劃了“天目小香薯”淘寶聚劃算預售活動、臨安堅果炒貨產業帶批發活動“勝在源頭”活動,還為臨安東升小果子等電子企業提供代運營服務,均收到良好成效。
與此同時,臨安市積極“借腦引智”,與浙江農林大學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電子商務實訓基地”,聯合開展臨安市農村電子商務調研,為電商企業提供代運營服務。2014年,臨安市編制實施“電商伙伴計劃”,推動淘寶村與電子商務示范村與淘寶大學、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浙江工商大學現代商貿學院、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形成伙伴合作關系,開展電商公共服務、技能人才培訓、學習工作實習等多個領域的合作。目前,臨安市已經形成了每年入門型(初級班)500人、實用型(中級班)200人、專業型(高級班)100人的培訓架構,通過對電子商務企業、網店經營戶、大學生村官、返鄉大學生、家庭農場主、合作社、龍頭企業和政府工作人員等實行“菜單式”、分層式培訓,夯實全市電子商務發展的人才基礎。
(一)政府電子商務政策與服務體系的完善
臨安電子商務從草根網商自發起步,隨著全市電子商務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政府部門逐步從組織領導、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強引導與服務。早在2012年,臨安市抓住浙江省、杭州市出臺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扶持政策的機遇,設立1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扶持農產品電子商務和市場開發。2014年,臨安市先后出臺《進一步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等18個政策文件,每年安排2000萬以上資金,重點扶持電子商務主體培育、平臺建設、公共服務、培訓交流、淘寶村、電子商務示范村培育提升等工作。
電子商務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在臨安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科技、農辦、商務、團委等多個部門都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避免電子商務領域的多頭管理,2014年,臨安市著力理順電子商務工作機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市委常委為常務副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24個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制定考核細則,對各部門、鎮街電子商務工作進行專項考核,明確責任主體、時間節點和目標任務。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明確全市電子商務工作由市商務局牽頭抓總,市農辦、市經信局、市科技局等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協同推進,形成職責明確、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全市18個鎮街都明確了電子商務分管領導和聯絡員,杭州市級電子商務村有兩委班子成員專人負責推進電子商務。臨安市商務局設立電子商務科,配備專職人員從事電子商務工作。為科學指導全市電子商務發展,委托浙江工商大學編制《臨安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5-2020)》。臨安市商務局會同市統計局著手制定全市電子商務統計體系方案,2015年建立堅果行業電子商務企業統計體系和電子商務零售額統計體系。臨安市國稅局、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局等部門紛紛加強監督管理,主動服務電商企業。
(二)電子商務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完善
近年來,臨安市不斷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2013年,積極推進“光網城市”建設,全市寬帶接入能力基本實現在4M以上,實現市區、鎮街、行政村和自然村光纖全覆蓋,城域網出口帶寬達目的200Gbps。為推動移動電子商務,臨安市啟動建設4G高速無線網絡,建設“無線城市”,目前已建成無線網絡站點300個,安裝無線AP1800個。2014年,啟動“i-linan”無線網絡站點工程,新建免費wifi站點300個。臨安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促進了物流、快遞等配套行業的發展。目前,臨安市擁有各類各類貨運、快遞服務企業80余家,基本覆蓋至各鎮街、行政村,有效緩解了農村電子商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臨安農信聯社成立服務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領導小組,出臺政策,對農村電商涉及生產、物流、消費等各產業鏈環節的金融支持予以明確。根據當地電子商務的經營特點,對于300萬元以下的電商貸款,加大信用貸款推行力度,切實簡化貸款手續。同時,根據電商的網絡銷售信用等級,在貸款利率上給予不同幅度的下浮優惠,滿足電商經營戶的資金需求,為農村電子商務提供及時、針對性強的金融服務。并通過與農村淘寶、趕街網的積極接洽,在農村電商服務點建設、助農POS進農村淘寶等方面開展合作。
隨著臨安網商與電子商務企業的不斷增多,行業管理與服務工作日益突出。2013年5月,由市科技局及臨安市堅果炒貨電子商務科技園企業共同發起,臨安市網商協會在臨安市科技孵化器正式成立。目前臨安市網商協會有會員150余家,定期組織開展“臨安新農人”沙龍等一系列培訓交流活動。2014年5月,臨安市外貿電商協會成立,首批吸納會員37家,目前已擁有會員單位60家,涉及電線電纜、節能燈、五金、清潔用品、紡織用品等行業。2014年10月24日,白牛村成立臨安市首家村級電子商務協會。政府部門、電商園區和淘寶村通過各類協會、QQ群和微信群,把全市網商集聚在一起,通過各類集體行動,共同提高,抱團發展。臨安還通過開展青年電子商務創業大賽,評選臨安市“十佳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和“十佳電子商務創業青年”等活動,進一步擴大了電子商務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影響力。
臨安市依托當地堅果炒貨產業與電子商務的先發優勢,一手抓平臺載體,一手抓電商生態,有力地促進了縣域電子商務的提質升級。但是,受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主導產業特征等因素影響,臨安網商與電子商務服務商的數量、規模、競爭力,與發達縣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整體較高的浙江省,臨安的網商指數與網購指數的競爭優勢還不是很突出。除堅果炒貨產業外,電子商務對臨安電線電纜、節能燈、五金、旅游等產業發展的貢獻有待進一步強化,電子商務對臨安縣域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推動、帶動作用還沒有充分展現。建設縣域電子商務經濟體,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地方營銷、產業升級、社會重構等方面的導向功能,對于提升臨安市在互聯網時代的競爭力具有戰略意義。
目前,臨安電子商務發展以堅果炒貨為主要特色。作為網購市場相對成熟的食品類目,堅果炒貨網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營銷手段日新月異,網絡推廣費用不斷攀升。隨著三只松鼠、百草味等知名網商開始拿價格、服務競爭時,臨安農村網商與電商企業面臨著強大的市場壓力。與此同時,炒貨堅果作為食品,安全問題至關重要,食品安全認證是一個現實的門檻。臨安一些網商的貨源相對較雜,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無論是對網商,還是對整個縣域特色產業都將是致命的打擊。加強縣域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和認證,對于鞏固臨安全國優質堅果炒貨原產地地位至關重要。隨著堅果炒貨網銷利潤率的降低,拓展其他特色農林產品及電線電纜、節能燈、五金產品市場,尤其是結合臨安生態環境優勢,發展旅游O2O模式,將成為臨安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新的增長點。隨著我國外貿電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跨境電子商務也將成為提升臨安堅果炒貨等特色產業競爭力的有效載體。2014年,新農哥推出“眾籌農場”活動,推進品牌升級。2015年初,白牛村的6家農村網商合并成立奔跑食品有限公司,減少內耗,抱團發展,充分展現了臨安電商企業的創新潛力。



(作者單位:中共浙江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