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憲勇
哈爾濱市呼蘭區第六中學建校于1987年,在原來一無區位設施優勢,二無師資優勢,三無生源優勢的情況下,憑借“自強自立、艱苦創業,敬業奉獻、智慧創新”的奮斗精神,走內涵發展與持續發展之路,實現了速度、規模與質量的和諧發展。近年來,在區教育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新的校領導班子組建后,學校牢固樹立“使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使每一個老師都有發展”的辦學宗旨,按照“艱苦創業立校,嚴格管理興校,特色發展強校,機制創新活校”的辦學思路,以“教有特色,學有特長”的教學風格,形成了“文明志遠,博學創新”的校訓;“勤勉自強,和諧發展”的校風;“敬業嚴謹,善導求精”的教風;“求真尚美,勤思樂學”的學風。被評為市級示范性高中。
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學校現建有2幢教學樓和1幢綜合樓,不斷改造升級理、化、生實驗室,不斷完善語音室、美術、音樂室,建有百兆光纖校園網、學生綠網教室2個、多媒體教室2個、教師電子備課室1個,并配備了心理咨詢室一間。同時,每個班級教室都裝有網絡教學計算機,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正朝著現代化標準發展。
師資隊伍不斷優化。由于以往生源相對較差,該校以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為切入點,明確提出“不比條件,比奉獻”、“不比生源,強師資”、“不成材也成人”等治校口號,從小處著手,從基礎抓起,充分挖掘人力資源潛力,尋求精神力量的支撐,號召全體教師發揚敬業奉獻、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以師風促學風,以聲譽促發展,在公眾中樹立學校良好的形象和崇高的信譽。經過多年歷練,學校教師隊伍發展成為具有重求真、講奉獻、勇開拓的團隊精神的戰斗團體。學校現有37個教學班、2400名學生、147名教職工,專任教師136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52名,中級職稱教師54名;省優秀教師6名;省教學骨干教師2名,市功勛教師1名,市學科帶頭人1名,市教學骨干教師35人,市優秀教師、市師德先進個人及標兵、市優秀班主任及標兵、市德育先進工作者及標兵89人次,市、區級科研骨干教師及先進個人25名。他們以高尚的師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發揮了中堅骨干作用,為學校和呼蘭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學校管理不斷科學。構建了“堅定一條思路,夯實兩個基礎,落實三類課程,突出四個重點,健全五個機制”的育人模式,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校內和校外德育隊伍的建設,落實認識性、實踐性和隱性德育課程,突出愛國主義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心理素質提高和制度紀律建設四項工作。在教學工作上,以教育科研為先導,狠抓教學常規落實,實現科研與教研、教研與考研、課本與校本緊密結合。對課本進行二次開發,開發出適合本校學生層次的校本課程,做到了初中階段與高中階段知識的整合、學科之間的整合、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與分層次教學的整合、常規教育教學與新課程改革的整合。課堂教學做到以精講、精練、精測,課堂實、訓練實、評改實,教法活、學法活、課堂氣氛活為主要特點“三精三實三活”。實行發展性評價,不僅看學生考試成績,而且看學生進步的程度,形成了新的評價觀和發展觀,從而讓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獲得進步和成就感。
科研教改不斷深化。學校開展群眾性教育科研活動,為教育教學提供有力支點。“十二五”期間,學校有全國、省、市、區級科研課題5項,參與人員覆蓋全校各個學年和教研組,培養了12名區、市級科研骨干教師,2名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實驗教師,25名教師課題課獲得一、二等獎;教師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2篇,市級以上獲獎論文125篇。
區域聲譽不斷提升。近年來,學校考入本科院校人數逐年遞增,深受學生和家長好評,獲得了區教學質量標兵單位、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市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先進單位、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市職業道德先進單位、市科研工作先進集體、市“三育人”工作先進集體、市信息技術教育示范單位、市精神文明標兵等多項榮譽稱號。由于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現已成為區域內學生就讀爭選的理想學校。
大道至簡,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熟知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勤奮上進的呼蘭六中師生,定會在未來的教育史話中擁有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