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麗錦 黃麗群
隨著醫療科學的發展及優質護理服務方案的實施,護理工作要求護士提供更細致、規范、專業的護理服務,為提高護士專業技術水平及護理病人的能力,2013年3月起,婦科應用FOCUS-PDCA程序分析影響護士培訓效果的因素,并制定相應對策的培訓計劃,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婦科現有護士15名。職稱結構:護士6名,護師5名,主管護師3名,副主任護師1名(護士長)。工作年限:1年內2名,2~3年3名,4~5年1名,10年以上9名。學歷層次:中專1名,大專12名,本科2名。
1.2 方法 按照FOCUS-PDCA程序9個步驟對護士培訓進行管理。該程序主要包括發現、組織、確定、了解、選擇、計劃、實施、檢驗、執行等9個步驟[1]。最后對實施 FOCUSPDCA程序化前后護士理論考試成績均分、操作考核均分、護士對培訓效果滿意度進行比較。
1.3 評價方法 記錄實施POCUS-PDCA前后護士理論考試、操作考核均分滿分100分。護士滿意度得分采用問卷考試記分,每份問卷滿分100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2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實施FOCUS-PDCA程序化前后護士理論考試、操作考核結果、護士培訓參與率、護士對培訓效果滿意得分比較(分±s)

表1 實施FOCUS-PDCA程序化前后護士理論考試、操作考核結果、護士培訓參與率、護士對培訓效果滿意得分比較(分±s)
15 80.56 ±7.15 90.15 ±2.65 81.89 ±2.45實施后 15 92.16 ±6.54 95.18 ±1.94 92.56 ±3.02 t值時間 人數 護理理論考試成績均分 護理操作考核均分 護士對培訓效果滿意得分實施前<0.001 <0.001 <0.001 4.636 5.932 10.627 P值
3.1 發現問題 表1顯示,2012年3~12月婦科護士理論考試、操作考核得分較低,護士對培訓滿意度得分也較低。針對問題確立QI題目為規范護士培訓管理,提高護士培訓效果。
3.2 組織階段 成立由護理部、科教科、科護士長組成的護士培訓QI小組,婦科護士長擔任組長,護理部干事1人任秘書,組長負責制定質量改進計劃及整個工作布暑,秘書負責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組員協助質量改進計劃的實施。
3.3 確定階段 明確現階段的培訓流程是科室、科教科統一培訓考核及護士自學、參加學歷再教育。自設問卷調查表查找影響護士培訓效果的原因及了解護士對目前培訓方式的滿意度、參加學習培訓的態度、對培訓內涵的需求等。
3.4 了解階段 根據要因分析法得出影響護士培訓參與率及培訓效果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3.4.1 培訓計劃缺乏個性化 沒有根據護士不同階段的技術能力水平、職業成長需求制定符合護士特點的個性培訓計劃與措施,如安排高年資護士參與基本知識、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培訓,低年資護士參與護理科研、護理管理、重癥護理培訓,沒有考慮護士接受能力及崗位需求。
3.4.2 護士學習主動性差 護士學歷深造、繼續醫學教育、考試考核結果沒有與護士績效、獎金分配、職業晉級掛鉤,護士學多學少一個樣,導致護士學習主動性不高,培訓效果不理想。
3.4.3 學術時間安排不合理 2012年院部安排學術活動及各類培訓時間為15∶00~18∶00點,臨床科室護士排班方式為APN連續性排班模式,每天護士在崗人數為A班4~6名,P班2名,N班1名。A班上班時間為8∶00~16∶00,P班接班時間為16∶00,院部安排的學術活動與護士上班時間有沖突,導致護士不能有效參與院部組織的學術活動及各項培訓,直接影響護士培訓參與率及培訓效果。
3.4.4 培訓環境差 婦科住院病人逐年增長,原有病床配置已不能滿足住院病人需求,科室為了發展,將用于醫務人員培訓的教室改裝成住院病房,護士統一學習培訓場所安排在護士站,而護士站進出人員多,又無多媒體設備裝置,培訓課件無法播放,影響護士培訓質量。加上醫院培訓模具少,很多操作培訓如徒手心肺復蘇術、簡易呼吸器使用等不能使用模型示范,護士訓練局限于理論授課形式,無法動手操作,因而操作技能不熟練。
3.4.5 培訓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我院護理內訓師資少,大量培訓工作主要以科室為單位,科室設有護士長1人,教學秘書
1人,護士長除監管科室護理質量、完成院部、護理部、大科指令性任務外還要承擔教學、護理人員培訓、科室業務工作等繁重任務;而教學秘書、高年資護理技術骨干除完成臨床護理工作外還要擔負帶教實習生、進修生、指導下級責任護士等工作,因此科室護士培訓工作滯后,未能按培訓計劃要求對護士實施培訓考核。
3.5 選擇階段 QI小組內部根據護士理論考試、操作考核分數低的要因分析結果,選擇可改進的對策為改變護理人員培訓方式方法、完善護士績效考核方案、增加培訓經費投入3個方案,并設定護士培訓效果改善目標值。
3.6 計劃階段 根據選定的對策方案制定了婦科護理人員分層級管理實施方案、護士分層級培訓與考核計劃、護士在職繼續教育培訓與考評計劃、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案及新入科輪轉護士培訓計劃,按計劃對護士實施培訓考核,結果記入護士個人層級技術檔案本,作為護士各階段學習培訓的記錄。
3.7 實施階段
3.7.1 改變護理人員培訓方式方法
3.7.1.1 對護士實施分層級管理 科室成立護士能級評定及培訓考核小組,根據工作年限、職稱、學歷、工作能力將婦科15名護士分為助理護士(N0級)、初級責任護士(N1、N2級)、高級責任護士(N3級)、專科護士(N4級)4個級別,設定不同層級護士的崗位職責、培訓目標及考核方法。科室能級評定考核小組按照層級培訓目標及繼續醫學教育學分達標要求組織護士培訓并對各層級護士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可縮短培訓周期,向上一層級護士晉級,享受相應的級別待遇,否則繼續留在原崗位接受原層級培訓。
3.7.1.2 培訓內容與形式 培訓內容有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臨床護理實踐指南、專科疾病護理等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急救技能及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護患溝通技巧、護理科研、護理教學、護理管理等。科教科、科室針對各層級護士培訓目標及需求,對不同層級護士培訓內容側重點有所差異。培訓方法以臨床實踐為主,集中理論培訓為輔。畢業1年內N0級無證護士采用跟班式臨床帶教培訓,有條件情況下安排N2級以上護理骨干院內進修學習。
3.7.1.3 考核方法 科室護士能級評定及培訓考核小組對各層級護士實施考試考核,QI小組再對護士培訓效果進行抽查考核。輪轉護士考核方法是在輪轉結束出科前,對分管的病人進行床邊綜合能力考核,內容涵蓋臨床護理基本知識、專科操作技能、護理文件書寫、患者健康教育等。畢業4~5年以上護士除進行相關理論、操作考核外,將論文寫作作為一項考核項目考核。
3.7.2 完善護士績效考核方案 修訂婦科護士績效考核與獎金分配方案,將護士考試考核合格率、培訓參與率納入護士月績效考核,并將績效考核結果與評優、評先、獎金分配、執業晉級掛鉤,激發護士學習主動性。同時把護士培訓完成情況、護理人員每次考試考核合格率納入護士長的績效考核評分,提高護士長對護士培訓的重視度。
3.7.3 增加培訓經費投入 科室支出一定經費安排教學秘書、護理培訓小組成員參加醫學院校的護理教學培訓,提高培訓小組成員授課水平及多媒體課件制做能力,同時購買多媒體設備、教學模具供醫務人員學習使用。科教科根據護士上班時間特點調整學術時間為下午16∶00~18∶00點,護士長根據各層級護士培訓計劃合理排班,使各層級護士能按培訓要求參加院部的醫療、護理新業務新技術培訓及護理管理、護理科研與論文寫作技巧等相關內容的學術講座。
3.8 檢驗階段 科室護士能級評定及培訓考核小組對實施FOCUS-PDCA程序化培訓的各層級護士進行理論考試、操作考核。表1結果顯示,理論考試操作考核均分以及滿意得分與實施前比較結果有統計學差異。
3.9 執行階段 此次QI活動過程中,對不同資歷的護士實施分層級管理,制定個性化的培訓計劃,在培訓過程中使用PDCA質量管理工具持續改進培訓質量,規范培訓管理流程,能激發護士學習主動性及提高培訓效果。
4.1 可有效查找影響護士培訓質量的因素 PDCA循環這一規范化的科學管理程序,已被諸多領域所采用,并成為國際通用詞匯[2]。FOCUS-PDCA是在PDCA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能更仔細地了解和分析程序中的環節,科學分析影響護理人員培訓效果的主要問題,針對問題找出影響要因,并制訂相應的對策方案,科學安排工作內容、提高護理人員培訓質量。
4.2 有針對性改進護理人員培訓方法 不同職稱、工作年限護理人員在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途徑方面存在差異。肖愛軍等[3]報道年輕護士參與院內授課的培訓方式較多,提示院內講座的對象多是低年資護士,而高年資的護士在體力、精力和學習熱情上與年輕護士相比有較大差距,業務上的進取心減弱,業務訓練不積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參加講座的人數較少。運用FOCUS-PDCA程序能針對不同職稱、工作年限、技術能力的護士科學地制定分層級培訓方案及安排培訓任務,能更有效提高培訓效果,促進各個層級護士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掌握[4],滿足不同人群的培訓需求。
4.3 便于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護士培訓效果 專科護士培訓既要在短時間內交給學員相關的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其專科護理技能[5]。通過FOCUS-PDCA程序9個步驟能幫助查找影響培訓效果的因素,制定可行的培訓目標及方法,充分調動護理人員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護理管理者對培訓質量的重視度,從而提高護理人員培訓效果。
[1] 黃淑芳,葉文秋,黃宴萍,等.FOCUS-PDCA程序在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9):132 -134.
[2] 楊 輝.運用PDCA 改進職業教育質量管理的探討[J].檢驗醫學教育,2011,18(2):5 -8.
[3] 肖愛軍,徐 虹,馬玉桂.根據護士的年齡段特點分層進行教育培訓的實踐[J].護理學報,2006,13(4):80 -81.
[4] 曾 進,李曉莉,黃高秀,等.眼科護士分層培訓對提高崗位勝任能力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2):1082 -1084.
[5] 江智霞,何 瓊,梁園園.專科護士培訓體驗式教學理論模型的構建[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321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