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潤
(楚雄州姚安縣中醫醫院麻醉科 云南 姚安 675300)
當今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老年就醫人數也在不斷增加。麻醉是老年患者手術前的必經環節之一。但由于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和器官均已出現衰退,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麻醉的風險。本文選取了2013年6月到2014年10月本院接收的80例老年麻醉患者的資料,對其中的臨床反應進行了分析,以期為提升老年患者的臨床麻醉效果提供具體指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80例老年患者,男性患者51例,年齡在65歲--86歲之間;女性患者29例,年齡在62歲--89歲之間。手術前有76名患者患有一種及以上的內科疾病,其中冠心病34例,高血壓47例,糖尿病23例,腦血管疾病19例,呼吸系統疾病12例,肝功能疾病36例。此外,還有個別患者有嚴重貧血及低蛋白血癥。
1.2 術前準備:麻醉前對老年患者進行了各項常規檢查,檢查項目包括:血檢、尿檢、X光線透視、心電圖、血壓、血樣飽和度、心率等。對個別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進行了24小時心電圖動態監視。手術醫生術前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了細致的溝通,消除他們的疑慮,并把手術方案及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告知了患者家屬。
1.3 麻醉方法:80例老年患者中,采用椎管內麻醉的患者有34例,采用全身麻醉的有46例。全身麻醉時采用了靜吸復合麻醉。麻醉誘導時在阿曲庫銨靜注前都采用了減量的咪唑安定、異丙酚、芬太尼進行靜脈注射,并保證氣管內插管迅速高效。麻醉維持時采用瑞芬太尼0.2ug/(kg.min)和丙泊酚(較青壯年減量)靜脈泵入,吸入異氟醚(低濃度),用量約為青壯年量的一半左右。
老年患者下肢、盆腔、中下腹手術時多選擇椎管內麻醉。手術時要求老年患者行側臥位,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同時進行,蛛網膜下腔注入0.5%羅派卡因10mg,麻醉平面區域為青壯年的3/4。因年齡越大則硬膜外間隙越窄,故視具體情況為患者減少藥劑量。
所有麻醉病例顯示,患者生命體征基本平穩,未出現麻醉意外和嚴重麻醉并發癥。7例老年患者頻發室性早搏,視情況分別注射利多卡因、胺碘酮控制室早,維持階段最多用到了300mg利多卡因和5%葡萄糖250ml靜滴,基本維持了竇性心律。25例患者在麻醉中出現血壓升高,視情況分別注射艾司洛爾、硝酸甘油等藥降血壓。另外部分患者在手術中出現血壓下降,視情況分別注射麻黃素、間羥胺等藥提升血壓。
麻醉手術的目的在于減輕患者手術或檢查時的痛苦,并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常用的方式有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兩種,為了使調查更具針對性,本文所選的局部麻醉案例均為錐管內麻醉。麻醉時患者會出現疼痛感暫時消失、神智暫時不清、骨骼松弛等現象,還可能因應激反應而發生一系列的并發癥。老年患者身體素質較差,麻醉時出現風險的概率也較大,在術前、術中和術后的全過程都要引起高度重視。
3.1 手術前多與老年患者及家屬溝通:老年人身體機能已經衰退,上手術臺對他們來講是一項重大的身體挑戰,此外,上了年紀的老人會對死亡有著莫名的恐慌,為此在手術前很多老人會有較大的恐懼心理甚至抵觸情緒。此時,醫生應采取適當的方式與老年人進行溝通,采用拉家常的方式向他們講解手術的必要性或轉移談話重點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對一些心理有較大恐懼的麻醉患者,最好對其注射適量的催眠藥物。
3.2 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老年患者心肺儲備功能、肝功能、基礎新陳代謝、體溫調節等各項指標相比中青年患者較低,使得他們在手術中的應激能力降低,而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則反應強烈。為此,在麻醉時應適當減少藥物的劑量;對那些心肺功能低的急?;颊哌M行上腹部手術應盡量采用氣管插管靜吸復合麻醉,這樣既能保證氧氣的供給,又能減少患者的痛苦度和肌肉僵硬度,便于手術的順利進行;老年患者下肢及下腹部手術前宜采用管錐內麻醉,一方面可以減少手術過程中的滲血量,另一方面也能較大地降低麻醉和手術并發癥的概率;對于那些重大病情的手術,在麻醉時一般選用靜吸復合全身麻醉的方式,這樣能最大化的減少麻醉手術帶來的不良刺激;
3.3 術中術后監測:術中控制時應盡可能的避免使用抑制心血管的藥物,進而降低過量使用麻醉藥的事故概率。同時對老年患者的心率、血流動力值進行重點監控,降低麻醉意外事件。手術后72小時之內是老年人并發癥高發的階段,在這段時間內應對老年人生命體征的各項指標、以及他們的情緒情感都進行重點監控,對出現的并發癥進行及時的處理和治療,以此最大化的維護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
老年患者麻醉風險大于中青年患者,對其進行麻醉時應充分考慮到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在此基礎上結合手術前的各項評估,對其進行適當的麻醉處理。麻醉后老年患者極易出現并發癥,要對其進行重點的監控。只有在臨床麻醉術前、術中和術后都給予老年患者充分的關注,才能較好的減少麻醉事故的發生。
[1]趙立.關于提高臨床麻醉安全的思考與創新[J].工企醫刊.2014(4):39-46.
[2]王良山.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1(23):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