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佑銘
(沿河縣婦幼保健院兒科 貴州 沿河 565300)
小兒支氣管肺炎為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為導致我國小兒死亡的首位病因[1]。及時、合理給予對癥治療,可有效緩解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癥狀,促進患兒早日康復。本研究選擇我院2014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在常規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雙黃連治療,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觀察對象60例,選自本院收治的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經胸片、X線確診。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中的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相關診斷標準[2]。入選病例均排除藥物過敏史;排除呼吸衰竭者,排除合并膿胸等并發癥的患兒;排除先天性心臟病及心力衰竭等疾病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48個月,平均月齡為(28.6±5.9)個月;觀察組男22例,女8例,年齡4~50個月,平均月齡為(29.4±5.7)月。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肺部感染情況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兒均根據病情、年齡、病理學檢查結果,給予相對應的抗感染等對癥治療,對照組給予霧化吸入法:慶大霉素4萬U+а-糜蛋白酶5mg+生理鹽水20ml,超聲霧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霧化時間為20分鐘,連用10天。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雙黃連粉針劑60mg/kg+5%葡萄糖注射液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續治療10天。觀察兩組治療效果,患兒的退熱時間,咳嗽咳痰消失時間、住院時間。
1.3 療效標準:根據患兒的體溫,臨床癥狀消失情況,及胸片X線片等示肺部情況,判定治療效果?;純后w溫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經X線片或胸片示肺部斑片或云霧狀陰影消失,聞肺部啰音消失等為痊愈;體溫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示肺部斑片等消失明顯,聞肺部啰音基本消失等為顯效;臨床癥狀及檢查情況有改善和減少,為有效;無任何改善者為無效[3]。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效果比較:對照組痊愈2例,顯效12例,有效9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6.6%;觀察組痊愈12例,顯效9例,有效8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6%。觀察組在治療效果上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照組與觀察組療效比較:對照組退熱時間為(2.72±0.96)d,咳嗽咳痰消失時間為(6.41±2.53)d,平均住院時間為(7.62±2.54)d;觀察組退熱時間為(2.14±0.76)d,咳嗽咳痰消失時間為(5.30±2.29)d,平均住院時間為(6.08±2.17)d。觀察組在退熱和咳嗽咳痰消失時間上要早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在住院時間上要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于小兒下呼吸道狹窄,軟骨柔軟,缺乏彈力組織,黏膜血管豐富而黏液分泌腺發育尚未完善,使得黏液分泌不足,黏膜纖毛運動功能較弱,無法較好地排出病原微生物,使小兒支氣管易受感染。此外,由于小兒肺組織彈力纖維發育差,血管豐富,間質發育旺盛,肺泡少,導致肺含血量多,含氣量少,在發生肺、支氣管感染時,易出現咳嗽、咳痰、氣喘、昏迷、循環衰竭、呼吸衰竭等臨床癥狀。故及時、合理藥物治療對緩解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癥狀意義重大。
臨床研究顯示,雙黃連粉針劑具有顯著的抗病毒作用,對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可提高CD4細胞水平,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從而發揮抗感染作用。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在常規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雙黃連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可加快各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常規對癥支持治療,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劉其毅.雙黃連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20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0,7(2):67 -68.
[2]邱軍成,刁詩光.雙黃連粉針與頭孢他啶聯合應用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分析[J]. 吉林醫學,2014,35(12):2548.
[3]王國剛,于瑤,李薇.雙黃連顆粒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