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蓮
(天柱縣人民醫院 貴州 東南 556699)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孕婦在妊娠期間特有的疾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主要發生于妊娠期二十周以后,常伴有高血壓、微量蛋白尿以及浮腫等臨床表現,嚴重者可能出現抽搐和昏迷,甚至母嬰死亡的后果[1]。其發病原因與孕婦精神緊張、氣候變化、孕婦的年齡、孕婦營養不良以及有相關病史有關系,但是具體原因至今未明[2]。本文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方面對其護理方法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隨機的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25例,年齡19 歲~42歲,平均(29.1 ±5.8)歲,其中輕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17例,中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6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2例;對照組患者25例,年齡18歲~42 歲,平均(28.5 ±5.3)歲,其中輕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18例,中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6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的對比上,沒有明顯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 >0.05)。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藥物治療以及其他基礎護理。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方法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專業的護理模式,使用專業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全方位,實行24 小時的護理制度,并使病人家屬加入到護理的過程中。
1.2.1 專業的護理模式
心理護理。首先,由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本身的特性,使其在剛入院時會處于一種緊張焦慮的狀態[3],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簡單的介紹醫院的基本情況,詳細的介紹妊娠期高血壓治療的過程,以及在治療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叮囑產婦配合治療的要點,從而減輕患者的消極情緒的產生,使患者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其次,因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會伴有水腫、高血壓等癥狀,使患者精神和身體上都備受煎熬,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普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知識,告知其疾病治療的效果,增強患者治療的自信心。最后,由于患者在妊娠期的情緒比較不穩定,所以在護理人員進行心理撫慰的基礎上,還需要鼓勵產婦的親人、朋友與產婦進行情感上的交流,給予患者更多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產前護理。患者在入院后首先要求對其進行全面的護理檢測,患者血壓水腫以及尿蛋白等情況進行評估,對不同程度的妊娠期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密切關注患者的精神狀態。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時,要注意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保持患者正常的營養供給,宜清淡飲食,保證患者的作息規律,并且觀察患者脈搏、呼吸、宮縮、胎心、胎動等情況變化。將患者安排到舒適的環境中,保持病房的空氣流通,并注意患者臥床時的體位,保證患者的舒適度。
產中護理。在患者分娩時需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給予患者精神支持,告其分娩的正確辦法,幫助患者進行生產,且在分娩后仔細觀察患者各項指標的狀態,以及是否有產后出血的情況。
產后護理。在患者產后護理方面,首先要給患者安排到舒適的房間,控制親友的探視,保證患者的休息環境和休息質量。其次,對于中輕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可以直接母乳喂食,而重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則需要輔助工具進行喂養。最后,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尿量以及宮縮情況,保證患者生產后的順利康復。
數據分析使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數據進行x2檢驗,使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產婦通過不同方法的護理模式,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35.6±13.1)天,明顯高于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26.9 ±11.1)天,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0.05);同時,對照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顯效18例,有效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4%;研究組輕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顯效22例,有效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2%,研究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0.05)。
妊娠期高血壓是由于多方面因素所導致的,呈階段性發展。由于患者普遍缺乏保健的意識,且產前檢查不規范,導致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根據相關報道,目前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就是進行早期干預,這也就說需要護理人員更加關注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模式。本研究通過對不同護理方法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患者的住院時間進行對比可以明顯發現,研究組患者的數據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能夠有效地促進患者的康復。因此,筆者認為: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上使用護理干預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更專業的護理模式,更為安全有效,可以降低患者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程度,促進患者的康復,值得在臨床上廣泛的推廣應用。
[1] 文莉平.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護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z3):205 -205.
[2] 凌燕.優質護理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17):2635 -2636.
[3] 余素喬,姚春花,羅瑞華,等.整體護理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3,11(20):1833 -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