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蘇北人民醫院眼科310 江蘇蘇北 225000)
綜合醫院醫院感染的現狀以及預防控制修改
王君
(蘇北人民醫院眼科310 江蘇蘇北 225000)
感染;診斷
醫院感染是指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主要包括在住院期間出現的感染以及在醫院受到潛在感染在出院之后出現的明顯感染,本次研究的患者主要為在醫療保健機構正在接受診斷和治療的患者、探視者和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管理水平是衡量醫院醫療質量的重要標準,對控制醫院感染發生、保證醫療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經過調查得到,老年人、患有嚴重基礎病的患者以及接受過化療和放射治療的腫瘤患者發病率最高的人群是,重癥監護病房、兒科病房以及矯形外科病房是醫院感染發病率最高的病房[1-4]。因此,提高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的危險性和預防醫院感染重要性的認識迫在眉睫。
2.1 操作不符合規定:主要指因為在進行日常醫療工作及或者是搶救急重癥患者的過程中,因為時間較為緊迫、情況較為危急、工作量較大、醫院醫療設備落后或者是因為醫生和護理人員的缺乏等種種原因的存在,要求快速省時的完成,沒有辦法全部按照護理技術操作標準以及要求進行,導致醫院感染隱患的形成。
2.2 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因素明顯增加了醫院感染的機會: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侵入性診療方法也跟著不斷增多,這樣一來就導致外界微生物非常容易浸入患者的體內,嚴重損傷患者的機體防御屏障,最后產生相應部位的感染[5-8]。
2.3 目前我國醫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是抗菌藥物使用不規范產生的耐藥菌株感,由于廣泛使用抗菌藥物,直接造成耐藥菌株大量的繁殖:目前在我國臨床治療上,大部分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均為違背標準的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不僅如此還有以下幾個原因:預防性用藥的使用、聯合用藥的使用以及使用昂貴抗菌藥物的使用等[9]。
2.4 影響院內感染主要的因素為患者的年齡、患者免疫力的高低、基礎疾病的存在、診斷方法以及臨床治療方法等:患者的感染抵抗力會隨著生免疫力的不斷降低、年齡的不斷增長而逐漸降低。免疫抑制制劑或者是放化療治療使人體對感染的抵抗力明顯降低[10]。
2.5 抗菌藥物的的廣泛使用導致細菌耐藥性答大幅增加:醫院感染病原菌普遍存在主要是因為臨床細菌耐藥性餓存在,隨著耐藥性的不斷升高,多重耐藥菌感染愈加的嚴重,這也是人類感染病防治策略面臨的新挑戰。治療性或預防性抗微生物藥物的廣泛過度使用是耐藥性產生的決定因素[11]。
2.6 最近三十年,新出現的微生物以及新感染病,幾乎每年都會存在一種或者是一種以上的新發感染病被發現,有的年份達4、5種之多,以新發病毒(emerging virus)居多。
首先,要保護易感者,早期及時判斷易感宿主狀態,掌握宿主全身情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對醫院內感染的預防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2]。
其次,要切斷傳播途徑,即切斷病原微生物從感染源傳到新宿主的途徑和方式。由于經手接觸傳播是導致病原微生物在醫患之間交叉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所以手衛生尤為重要,院內洗手已成為降低醫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
規范醫療廢棄物以及相應裝載器具的管理對預防醫院內感染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醫院每天的診療工作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及醫療垃圾,如果不能有效規范處理這些醫療廢棄物,將會給醫護人員及清潔工人造成職業傷害。
1.加強教育培訓醫院應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對各級醫務人員針對性組織培訓,提高全員對醫院感染的危險性和預防醫院感染重要性的認識,促使各級醫務人員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醫院預防感染管理工作中去,嚴格遵守醫院相關標準進行技術操作,借此有效的提高治療質量水平。
2.目前我國控制醫院感染最大的障礙是是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是否發揮其應有的價值,需要適當的降低習慣性用藥以及模式化用藥,不斷貫徹針對藥敏進行用藥個體化,借此最大程度的提高抗生素的使用價值,避免出現耐藥菌株。
3.在進行降低侵襲性操作氣管插管、吸氧、呼吸機輔助使用、插尿管以及靜脈導管等侵襲性操作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標準操作,使用正確的無菌技術,有利于避免致病微生物傳染擴散,導致醫院感染的出現。
4.進行醫院感染的監測工作醫院感染監測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用相應的監測手段來獲取會使用到的全部資料,根據相應的資料來分析產生醫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準確的定位其中薄弱的部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問題,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性強的依據,與此同時還要根據檢測結果對各種措施的效果進行有效的評價。
醫院感染是目前各級醫院存在的一個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醫院領導和每一位醫務人員都要從意識上重視醫院感染的控制工作,這對提高醫療質量、增強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1]盛傳倫,安治國.醫院感染的現狀及應對策略[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12):2063-2064.
[2]劉坤,李有信,等.綜合性醫院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研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6,5(1):48.
[3]陳紅,劉雪,腫瘤患者醫院感染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吉林醫學,2010,31(30):5413-5415.
[4]趙兆蘭,陳正東.老年住院患者醫院感染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4):3905-3906.
[5]呂會英.外科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知識調查分析[J].天津護理,2008,16(3):155.
[6]彭根英.臨床低年資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知識調查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9):794.
[7]馬銳,雷海粟.實習護生對醫院感染知識知曉及手衛生執行情況[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295-296.
[8]陳濤,劉映,何英,等.侵入性操作對重癥監護病房患者醫院感染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1):3686-3687.
[9]邵宜波.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5):2205-2206.
[10]薛利霞,醫院感染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衛生經濟研究,2006,45.
[11]劉洋.醫院內感染常見的病原微生物分析[J].青海醫藥雜志,2010,40(5).41-43.
[12]白雅玲,吳振宇.淺談綜合醫院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5):530-530.
R63
A
1009-6019(2015)02-0280-02
姓名:張紅梅(女)學歷:本科職稱: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職業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