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貝 葛淑華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呼吸科 陜西西安 710032)
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健康教育
張貝 葛淑華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呼吸科 陜西西安 710032)
社區獲得性肺炎是指在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含肺泡壁)的炎癥,包括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體感染而入院后在平均潛伏期內發病的肺炎,已成為威脅人群健康的常見感染疾病之一。加強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預防及減少肺炎并發癥的發生,實踐證明,健康教育方法可行,使患者愈后恢復了自信,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有效的減少了肺炎的復發。本文對健康教育的措施進行了總結。
社區獲得性肺炎;健康教育
社區獲得性肺炎是指在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炎癥。包括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體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潛伏期內發病的肺炎。當今抗生素時代,CAP仍然是威脅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特別是由于社會人口老齡化、免疫損害宿主增加、病原體變遷和抗生素耐藥率上升,CAP面臨許多新問題。常見于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以下是筆者對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總結。
病前常有受涼,淋雨,疲勞,醉酒或病毒感染史,約半數病人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先驅癥狀。
主要臨床表現:
1.1 起病急、寒戰高熱,體溫很快高達39-40度,感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炎癥波及胸膜,引起患側胸部刺痛,隨呼吸和咳嗽加重??人?,咳痰。初為刺激性咳嗽,逐漸出現粘痰,可見鐵銹色痰。部分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腹脹。
1.2 呈急性病容,面頰緋紅,鼻翼扇動,皮膚灼熱、干燥、口角及鼻周圍有單純皰疹。
1.3 并發癥目前并發癥已很少,感染嚴重時,可伴感染性休克,尤其是老年人。出現心動過速,血壓下降、意識模糊、煩躁、四肢厥冷、發紺,多汗等,而高熱、胸痛咳嗽等癥狀不明顯。
患者往往由于突然起病,病人及家屬缺乏應付疾病的心理準備,表現為焦慮不安,不知所措。發病時出現發熱、胸痛、咳嗽、咳痰等不適感,導致因疼痛而害怕咳嗽,從而影響愈后,在發病期,持續高熱往往加重病人對疾病的恐懼,表現為情緒波動不安。針對病人的這種心理特征,醫護人員應該采取傾聽、解釋、指導和鼓勵的心理護理程序,與患者進行真誠的交流,傾聽患者訴說疾病的癥狀和疾病給他們帶來的痛苦和煩惱,予以理解和同情。解釋疾病的病因、治療方法、預后及社會心理因素對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以及對身體帶來的影響。通過富有同情心的和具有說服力的語言,進行疏導、解釋、安慰、暗示、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鼓勵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比如,在對患者進行靜脈輸液時,注意血管保護,尤其是老年患者靜脈管壁脆性大、彈性小,往往給穿刺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應做好解釋工作,使病人合作,適當放緩速度,控制在40-60滴/min之間,以免加重患者的心肺負擔,發生左心衰、肺水腫。X線檢查前,向患者說明檢查流程和方法,做好屏氣訓練,掃描時咳嗽、打噴嚏以及吞咽的動作都會影響圖像的質量等??傊?,對于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應多給與鼓勵和幫助,告訴病人經治療后既有可能徹底治愈,幫助患者樹立信心。
進食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易消化飲食,一般取半流飲食,如牛奶、蛋羹等,細軟面條、魚粥、瘦肉等,鼓勵患者多飲水,以補充發熱出汗和呼吸急促所丟失的水分,并利于痰液排出。
退高熱時病人要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睡眠,注意保暖,可減少組織對氧的需求,幫助機體的修復,減輕癥狀;胸痛者可臥于患側。環境要清潔、安靜、舒適、相對濕度為50%-60%,有利于肺部疾病的恢復。
常見藥物有抗生素如青霉素,高水平耐藥或存在耐藥高危險因素時應選擇頭孢曲松,頭孢噻肟,奎諾酮類或萬古霉素類。祛痰藥如沐舒坦,應在醫生或護士指導下遵醫囑服用藥物。用藥過程中如出現皮膚瘙癢或皮疹、腹瀉、胃部不適、血痰,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
盡量在抗生素治療前配合痰培養標本的留取。患者先行漱口,指導或輔助患者深呼吸,留取膿性痰送檢。無痰患者可用高滲鹽水霧化吸入導痰。若痰多,難以咳出,可每1-2h進行一次有效咳痰,即先數次隨意深呼吸(腹式),吸氣終了屏氣片刻,然后進行咳嗽。可使用胸部叩擊法,兩手指并攏拱成杯狀,腕部放松,迅速而有規律地叩擊胸部各肺葉,每一肺葉反復叩擊1-3min,以使痰液松出,易于咳出。高熱時,可行頭部、腋窩、腹股溝處冰敷、溫水擦浴、酒精擦浴,退熱時注意保暖,及時更換濕衣服。必要時可遵醫囑服用退熱藥,同時要密切觀察是否出汗、退熱或虛脫癥狀出現。
配合監測生命體征,注意有無寒戰、胸痛及咳嗽、咳痰情況。
8.1 肺炎雖可治愈,但若不注意身體,易復發:應戒煙,避免酗酒有助于預防肺炎的發生,預防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和(或)流感疫苗可減少某些特定人群罹患肺炎的機會。
8.2 避免受涼、淋雨,防止過度疲勞,感冒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應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時醫治口腔和鼻咽部慢性病灶。
8.3 注意休息,勞逸結合,生活有規律,參加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加強耐寒鍛煉。
8.4 合理飲食,多進營養豐富的食物,保持心情愉快:社區獲得性肺炎,常常起病急,病死率較高,尤其老年人年齡大、抵抗力低,所以在應付疾病的問題上具有更大的困難。健康教育是一種通過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能夠自覺地采取有益于身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有利于減輕或消除對健康有影響的危險因素,其能夠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并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的目的。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使人們樹立健康意識、改變不健康對個人健康有危害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陪養成有益的生活習慣,以降低或消除不利于健康的因素。通過對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患者開展健康教育,使他們了解了哪些行為可以影響健康,同時能夠自覺地選擇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可以有效的達到預防疾病和防止疾病復發的目的。
[1]馮雪景;李君;管泱.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在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2(3):72-74.
[2]劉行香.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臨床護理體會[J].首都醫藥,2014 (14):70.
[3]陳淑彥;徐蕾;侯春鳳.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特征及護理措施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5):171-172.
R563.1
A
1009-6019(2015)02-02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