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蕊 張悅
(1石嘴山市中醫醫院 寧夏 石嘴山 753200;2石嘴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寧夏 石嘴山 753000)
石嘴山市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北端,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接壤,南與銀川首府相連。石嘴山市轄大武口區、惠農區和平羅縣兩區一縣,共有35 個鄉(鎮、街道辦事處),349 個行政村(居委會)。2013年底全市總人口為754354 人,流動人口60229 人,0 歲組兒童7661 人。機構:全市衛生監督機構3 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3 所,婦幼保健機構3 所,中心血站1所。人員:市縣(區)級疾控、監督、婦幼保健共364 人?;鶎余l級計劃免疫責任單位55 個,計劃免疫接種點66 個,全市從事計劃免疫人員183 人。
健康狀況: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3.43‰,死亡率5.23‰,自然增長率8.40‰;區域內60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8.8%,近十年增長3.4 個百分點,平均期望壽命為73 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城市28.55%,農村18.22%,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順位為: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腫瘤。傳染病防治:2013年全市傳染病報告發病率455.37/10 萬,脊髓灰質炎、新生兒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發病率均為零,麻疹報告發病率3.54/十萬;傳染病的發病順位為:乙肝、痢疾、肺結核、淋病、梅毒。2013年計劃免疫考核接種率:"四苗"覆蓋率96.31%,乙肝疫苗接種率98.32%;實驗室兒童疫苗免疫水平監測:麻疹69.55%、脊髓灰質炎抗體95.1%、百日咳93.8%。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水平已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經濟和群眾健康的需求,尤其在2003 -2013年中非典、炭疽、甲型流感、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治和重大災害救治工作中,暴露出了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問題:(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預警、應急控制處理缺乏統一、科學、完善的運作機制和管理體系??h、鄉(鎮)兩級政府以及村委會的作用發揮得不夠(二)農牧部門動物疫病監控體系不完善、不健全,不能及時預警,病死禽畜肉、皮毛市場交易現象嚴重,出現動物疫病后,切斷疫病從動物傳播到人存在困難[1]。(三)經費緊缺,限制了公共衛生工作的廣泛有效開展。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公共衛生工作領域不斷拓展,而這些項目所需經費均未能列財政預算[2],影響了公共衛生工作的深入開展。(四)城鄉基層公共體系建設不完善[3]。由于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受房屋條件所限,均沒有設立規范的傳染病門診,容易造成醫源性感染和疾病傳播,存在醫療隱患;現有的檢驗設備比較落后,無法適應當前疾病控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需要;隨著醫療業務收入減少、藥品利潤降低,水、電、暖等公務費用增加,社區服務站及鄉鎮衛生院經營收入逐年下降,工作人員待遇偏低,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失嚴重,制約了基層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
3.1 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體系:市、各縣(區)政府應分別建立公共衛生應急領導機構和常態辦事機構,衛生行政部門設立衛生系統應急指揮中心,并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設立辦公室,定崗定人,保障經費,負責協調處理全市各類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衛生系統應急指揮中心對上與政府公共衛生應急指揮領導機構相連接,橫向與社會支持保障系統相銜接。
3.2 加強部門協作:建立健全畜牧部門動物疫病監控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大對病死禽畜處置力度,做好死因分析,嚴禁出售、交易病死禽畜,采取果斷措施,及時切斷疫病從動物傳染到人的傳播途徑;同時農牧部門要及時將禽畜間疫情信息反饋到衛生部門,為預防人間疫情提供真實、準確的依據,以便果斷處理。
3.3 建立健全城鄉基層公共衛生體系網絡:推進城鎮基層公共衛生網絡從由城鎮各醫療機構承擔轉變為由城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的新型模式。利用國家、自治區投資和縣(區)政府配套資金,建設高標準的農村衛生院,切實提高鄉鎮衛生院的整體水平,強化農村公共衛生職能。
3.4 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4]。根據國家、省有關部門制定的公共衛生機構人員編制標準,市、縣(市、區)兩級疾控、監督、婦幼保健要一次足額定編,分次充實配足公共衛生機構人員,公共衛生人員應具有醫學大學??埔陨蠈W歷。不斷調整優化公共衛生機構人員隊伍結構,提高人員素質;建立公共衛生人員培訓機制;嚴格執行專業人員執業資格、崗位準入和內部培訓考核制度,以不斷提高人員業務素質,形成人才梯隊;建立繼續教育制度,加強基層公共衛生技術人員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非公共衛生技術人員要有計劃的清退,對達不到執業標準的人員要逐步分流。
3.5 公共衛生監測信息網絡建設:原則上依托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市、縣(區)、鄉(社區)三級疫情監測網絡。在目前縣鄉級以上醫療機構實現傳染病網絡直報的基礎上,在整合、優化和共享現有的疫情監測、食物中毒、職業中毒監測報告系統,擴展疾病監測種類,及時預報、預測、預警,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指揮處理信息網絡平臺。
3.6 市、縣、區政府每年應預算一定數額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項處置經費。
[1] 葉金鬧日.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確保人類健康和畜牧業發展[J].中國畜禽種業,2012,7:35.
[2] 胡志利.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的問題和對策[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31(2):73 -75.
[3] 劉雪榮.我國農村公共衛生體系存在問題和優化策略[J].職業與健康,2013,29(13):1665 -1667.
[4] 楚安娜.中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3,27(1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