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名義
【摘要】伴隨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學校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標準,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戲劇性文學作品的教學方法仍舊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教師應改進和完善戲劇性文學作品的教學方法,以不斷提高戲劇性文學作品的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主要闡述了在高中語文戲劇性文學作品教學過程中,體驗—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過程,進而逐漸完善戲劇性文學作品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戲劇性;文學作品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戲劇文學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戲劇文學作品中,積聚了人們對社會生活的各種感悟、表達人們的情感、凈化人們的心靈,戲劇性文學作品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主要因素。
一、高中語文戲劇文學作品課堂教學現狀以及主要原因
(一)高中語文戲劇文學作品課堂教學現狀
1.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調查發現,在戲劇性文學作品教學過程中,對于戲劇性文學作品的相關知識,學生了解的內容較少,進而造成學生學習興趣較低[1]。
2.教師忽視戲劇性文學作品。現階段,大部分教師能夠意識到戲劇文學重要的社會價值,但是,在教授戲劇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教師的興趣較低。部分教師認為,在教授戲劇性文學作品過程中,教材的內容較少,因此,通常情況下,教師會采用教授小說文學作品的方式。部分教師還認為,對于戲劇性文學作品,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并且在高考中也不會出現與戲劇性文學作品相關的考題,因此,對于戲劇性文學作品,學生只需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不需要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
(二)高中語文戲劇文學作品教學現狀的主要原因
1.社會方面。現階段,由于高考教育體制自身的局限性,學校和教師只關注學生的高考成績,并且戲劇性文學作品沒有納入高考范圍。因此,這是導致戲劇性文學作品不受重視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戲劇文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文學素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學生日積月累,以逐漸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物質享樂,卻忽視文學作品具有的精神價值[2]。
2.學生方面。高中時期是學生身心發展變化的關鍵階段,在此階段,學生極易形成叛逆心理,高考的壓力、家長的壓力以及成長的煩惱等等,使學生沒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閱讀文學作品中。
3.教師方面。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承受多方面的壓力,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學習成績是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然而,戲劇性文學作品并不屬于高考范圍,因此,在語文課程、課時安排的過程中,教師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較少。
二、體驗—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提出
伴隨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學校為培養綜合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而探索出體驗—探究式教學方法,使戲劇性文學作品由靜態逐漸轉變為動態。
體驗—探究式教學方法是指:在戲劇性文學作品教學過程 中,教師將體驗式教學法與探究式教學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能夠真正走入文學作品情景中,感受戲劇性文學作品具有的精神價值,進而更好地感悟生活。體驗—探究式教學法主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不斷探索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且找到解決問題的主要對策,以體現體驗與探究的雙重特點[3]。
三、體驗—探究式教學方法過程
(一)課前預習、分為小組合作
1.提前閱讀劇本。學生在熟悉和了解劇本之后,才能更好地進行體驗與探究環節,因此,這就要求學生在正式上課之前,應當認真閱讀劇本內容。現階段,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戲劇性文學作品選取的篇章較少,但是內容卻非常全面,并且作品的篇幅較短,因此,在課前,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
2.教師進行分組。教師依據戲劇課文具體的篇目,將學生分為各個學習小組。例如,教師可以在蘇教版教材必修戲劇課中選擇三篇文章,將學生分三個學習小組,每一個學習小組準備一篇文章。
3.確定預習的基本要求。對于學生上報的戲劇片段以及學生預習準備的情況,教師應進行審核,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因此,學生在選取內容過程中,應突出內容主題與人物性格特點,表演時間應當控制在10—20分鐘左右。
(二)實踐練習
1.學生表演中國古典戲曲。在學生表演古典戲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方式,讓學生大聲朗讀出來,并且可以將文言文轉變為白話文,使學生感受到不同語境的情感變化。例如,在學到《竇娥冤》時,劇本的高潮環節是竇娥在法場受刑,如果將劇本的細節讓學生之間進行表演,將會使文章變得更加生動形象[4]。
2.話劇表演。在話劇表演過程中,主要將學生閱讀感受與親身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及如何在對話中呈現人物沖突與性格特點,進而充分體現戲劇作品的內涵。
四、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體驗—探究式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戲劇性文學作品中的應用,我們能夠看出,戲劇性文學作品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但是,受多種因素影響,教師和學生并不能認識到戲劇性文學作品的重要性。因此,為不斷強化學生對戲劇性文學作品的認識,教師應逐漸改變戲劇性文學作品的教學方法,逐漸適應并且接受體驗—探究式教學方法,使學生逐漸感受到戲劇性文學作品的精神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蓉,周正云.體驗式教學模式淺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3).
[2]王雨海.文學課教學改革的新舉措—戲劇表演教學法[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
[3]吳軼云.關于個性化戲劇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2011(8).
[4]劉文娜.探究式教學在課堂中的實踐策略[J].北京教育學院報,2013(1).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