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
【摘要】新時代、新要求下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是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工作,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為我國從教育大國轉向教育強國的必經之路,因而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可謂任重而道遠。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們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單一,往往把課程理解為單一靜止的課本。教師把眼光只盯在課本上,抱著教材,進行字詞句篇的分析與講解,就文論文,不及其余,導致課堂教學枯燥無味!這樣既弱化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背離了學生的需求,往往收效甚微,達不到預定的目標。基于此,本人結合自身工作實踐,提出以下幾點關于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淺見。
【關鍵詞】打造;有效性;初中語文;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高效性是當下各個行業所推崇的精神,更是現今教育的捷徑,如何把生硬的課堂高效靈活地展現給學生,已成為眾多老師所探尋的方向。為了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就必須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的要求,從不同的角度來探索初中語文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主動獲取知識與技能,還要使學生有過程與方法的經歷和體驗。本文就是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打造有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重點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
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目前仍有很多教師擺脫不了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自己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必須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走,因此呈現出來的課堂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記”,教師也從不與學生進行教學上的交流和互動,整節課自始至終都是老師一人在唱獨角戲,這樣的教學方式必然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今,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我們在課堂上的地位和作用,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我們只是課堂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所以,我們應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也要圍繞學生來進行,讓學生有可以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活”起來,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文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給了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到了雙重效果。
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新教學要求:“不要拘泥于教科書上規定的教學內容。要打破以講授、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構建以學生主動參與、師生雙向互動、探究創新為主的教學新模式。”學生眼中的世界是新奇的、充滿神秘和樂趣的,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會生發出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智慧“火花”,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一“火花”,積極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要實現語文教學內容從知識傳授向知識來源和應用方向拓展,就必須從教材之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里獲取信息,教會他們自主探究。
三、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主題。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直接關系到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也是對新時代教師的考驗和挑戰。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活動,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多姿多彩、圖文并茂、聲形并具、動靜結合的教學情景,可以讓學生有親臨現場的體驗,加深學生的印象,讓枯燥無味的教材知識直觀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抽象的重點難點語文知識具體化,并借助圖、文、聲、畫等表達形式,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探索精神,為學生學好知識、開發智力、創造思維提供了有效途徑,實現學與教的有機結合,只有這樣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才會不斷的攀升。
四、創設別出心裁的導語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頭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聯系著舊知和新知,就如同劇本的序幕,預示著高潮和結局,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系到全局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教師的導入至關重要,應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營造情感氛圍,引領學生盡快進入文本。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導語,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人很形象地形容優秀的文章開頭、中間、結尾應該是“鳳頭”“豬肚”“豹尾”,言下之意,是說開頭應該短小精悍,神秘動人。而語文課堂的導入也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生機盎然,充盈著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圣、魅力和詩意。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查看一些著名教師的教案,會發現他們對導語的設計無不精心備至。從一定程度上說,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導語設計。
五、要注重教學合作,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途徑
俗話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自身綜合認知提升的過程,同時自身素質的提升要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如果簡單的采取“閉門造車”形式的學習,那么就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就會“孤陋寡聞”了。學生之間的學習也是這樣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針對相同的知識,不同的學生會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只有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探討,才能夠不斷完善自身的認知,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以便能夠不斷地拓展學生的學習途徑,提升教學的效果。
總之,新時代、新要求下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是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工作。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并不斷創新意識,充分認識到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重要性,激發學生興趣,確定高效的教學目標,確保課堂導入、提問、講授、參與、評價的高效性,為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保駕護航,以不斷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助推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