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杰蘭
如何加強鄉鎮固定資產的管理
呂杰蘭
鄉鎮固定資產的管理對鄉鎮經濟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從目前的鄉鎮管理模式分析,鄉鎮固定資產的管理還比較混亂,尤其是撤鄉并鎮后的鄉鎮資產管理存在諸多不足,因此我國必須對當前鄉鎮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式實行改革。
鄉鎮固定資產;管理;措施
近年來,隨著我國鄉鎮經濟的不斷發展,鄉鎮經濟發展與鄉鎮固定資產管理不匹配的問題日益凸顯,鄉鎮固定資產管理比較混亂,家底不清,尤其是撤鄉并鎮后的鄉鎮資產管理與使用存在相互脫節的情況。立足于我國國情并根據我國多年來的經濟建設經驗,鄉鎮經濟的發展在依靠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合理進行招商引資、凝聚融合新農村的基礎上,更需要鄉鎮固定資產管理的推動。因此,我們應該盡快采取行動,加強對鄉鎮固定資產的管理。
(一)固定資產登記不完整,管理的權力過于分散
鄉鎮固定資產登記不完整現象在鄉鎮普遍存在,我國大部分鄉鎮都經歷了多次撤并后,諸多資產沒有進行清理合并,原始資產賬務沒有很好地合并到現在鄉鎮,使部分資產游離于管理之外,存在有賬無實、有實無賬現象。有的鄉鎮對改制的原國營商店、國營商場等土地不入賬,對撤并后停辦的學校的土地、資產不入賬等等,資產賬所反映的固定資產價值不具真實性和完整性;而在管理權的分配上,大致有三種管理分配形式:鄉鎮直接管理、上級委派管理以及雙方共同管理,這使得各單位之間在功能上沒有明顯的分工,管理職能方面趨于相同。舉個例子來說,在眾多的固定資產中必然存在當地政府統一購置和上級單位專門配備等情況,雙方都在行駛它們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職能,然而這些固定資產的管理,并不是全部會有相應的記錄,這使資產管理變得分散而混亂。
(二)資產管理人員力量單薄,財務人員頻繁變動,使得對固定資產的變成被動管理
鄉鎮固定資產的管理職能是鄉鎮財政所,而鄉鎮財政所人員本來就少,又擔負著整個鄉鎮財政的方方面面,所以對資產的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們只是在新配置時進行登記,只是在當時做了一個被誰領用的明細賬,以后該資產發生了什么變化,再無人問津,形成了資產賬物不符。加之現在財務人員頻繁調動、固定資產賬目疏漏繁多,使得對固定資產管理變成更加被動。
(三)領導管理觀念淡薄,無專人跟蹤管理,造成大量固定資產長期無人問津的現象
越來越多的鄉鎮干部和單位都存在著“看重金錢、忽略物資、重在采購、無須管理”的錯誤觀念,如今的鄉鎮領導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合理進行招商引資、凝聚融合新農村等方面,而沒有認識到鄉鎮固定資產的管理對于鄉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由于領導的不重視,導致諸多資產購置后無人問津,比如隨著各地招商引資和加快小城鎮建設等活動的開展,為配合這些大型會議活動的開展,鄉鎮購置許多資產,但等這些活動一結束,配置的資產就無人再去理會,像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
(四)固定資產的采購包含著不同程度的隨意性,采購程序不夠完善,單位無規范的采購配置計劃
部門和單位在制定采購計劃時大多都出于自身的需求,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單位無規范的采購配置計劃,這使得各種數額超支、物資超標的問題不斷加劇,形成嚴重的資產的重復購置現象,且單位在資產管理方面缺乏合理有效規劃,比如部門與部門之間資產配制沒有統一計劃,編制內人員調動與新進人員之間的資產無專人協調管理,形成大量資產的閑置。在很多時候,各個部門和單位在沒有得到上級部門批示的情況下,就以自身的需求為由購進資產,事后再到財務處申報,此外,政府在采購商品時,部分商品出現政府采購價格高于其市場價格的現象,這種現象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政府不愿意通過政府這個平臺來采購固定資產,而是通過其他市場途徑,這無可避免地帶來了固定資產采購的混亂化,不利于鄉鎮固定資產的管理。
(一)完善我國現存的財政政策,將固定資產管理歸入具體的結算機制
首先,對現有的固定資產進行徹底的清查,并將所得的資料和數據進行備案和記錄,使現有的固定資產變成以后核定的基數。然后,在財政預算的編制范圍中加入每一年固定資產的采購計劃,并核對當年固定資產的采購金額以及采購數量,將當年的核定基數和財務預算進行一個對比,通過這種方式,鄉鎮政府和單位可以根據每一年的采購量按照不同的比例對財政預算進行相應的財力扣減。
(二)落實明確的資產管理結構和管理人員,強化資產管理的意識
隨著鄉鎮經濟的飛快發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已成為鄉鎮工作的一個重點,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責任到人”的管理體制,可在鄉鎮資產管理上應該設立一個專門負責管理固定資產的單位或部門,由財政部門負責核算固定資產的價值,專門的管理部門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財務核算和實物管理都有著不能忽視的重要性,在做好實物管理的同時也必須重視財務核算,從而帶動鄉鎮政府對關于鄉鎮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
(三)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按照產權界定,對應屬鄉鎮的資產,無論是撤鄉并鎮后的鄉鎮資產,還是停辦的學校資產,以及國營企業破產清算后的資產等等,都要按規定的程序納入管理,在建立健全固定資產全面登記的同時,科學制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從固定資產的采購計劃的編制預算、購置、使用管理、定期盤點清查、報廢、處置等均實行規范化的管理,加強內部監督,全面完善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
(四)注重在管理固定資產信息方面的規范化和嚴謹化
采用專人管理模式,有利于實現管理固定資產信息方面的規范化和嚴謹化。鄉鎮政府和單位應該設立能夠配合財務部門的信息管理專員,建立相應的資產登記卡,對不同類型的資產進行分類和收錄,落實到相應的維護與保管,確保能夠對每一件物品進行及時的處理。合理引入企業化的管理模式,也將這項工作納入對鄉鎮領導財政考核中的一部分,并將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在這樣的一個財政機制的限制下,鄉鎮政府及單位的領導才會給予固定資產管理足夠的關注,才能使鄉鎮固定資產的管理取得一定的進展。
良好的管理理念對實現鄉鎮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鄉鎮固定資產管理面臨著如固定資產的購買、核實等方面的問題時,應該完善鄉鎮固定資產管理,為鄉鎮發展添磚加瓦。
[1]安國臣,加強鄉鎮衛生院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0(19).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曲塘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