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
兒童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體感染臨床分析
陳劍
目的 分析兒童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體感染的臨床表現及特點。方法 隨機選取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體感染患兒2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肺炎衣原體特異性抗體IgM。結果 240例患兒中有50例IgM呈現陽性,感染率為20.8%,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例,陽性率為8.0%,肺炎27例,陽性率為54.0%、急性支氣管炎19例,陽性率為38.0%,各個年齡段患兒均有發生。結論 依據檢測抗體IgM的結果,可見兒童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體感染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咳嗽、發熱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無任何特異性,容易發生漏診或誤診,臨床上要引起注意。
肺炎衣原體感染;兒童;臨床表現;急性呼吸道感染
肺炎衣原體感染是一種由肺炎衣原體引發的感染性疾病,是導致支氣管炎、咽炎、扁桃體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1]。肺炎衣原體是導致兒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鑒于臨床上對感染性疾病的高度重視,有關兒童的肺炎衣原體感染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為分析兒童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體感染的臨床表現及特點[2],本研究選取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體感染患兒24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紹興市越城區城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體感染患兒2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患兒中IgM呈現陽性的有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患兒年齡6個月~11歲。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例,急性支氣管炎19例,肺炎26例。患兒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發熱等癥狀,肺部無明顯特征。
1.2 方法
(1)在病程超過2周的患兒入院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肺炎衣原體特異性抗體lgM。
(2)確診患兒均給予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其中38例給予阿奇霉素治療,靜脈滴注,每天1次,10mg/(kg·d)(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921),12例給予紅霉素治療,靜脈滴注,每天2次,20mg/(kg·d)(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23021442)。
(3)病情得到控制并基本緩解后,23例患兒給予2個療程(2周)的克拉霉素治療,15mg/(kg·d)(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450),17例患兒給予3周的阿奇霉素治療。
(4)患兒出院后,進行1個月追訪,240例患兒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全部消失,無任何并發癥。
1.3 實驗室及器械檢查 患兒經血細胞檢查后,13例顯示白細胞計數增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經X線檢查,15例患兒伴有小葉性肺炎的轉變,主要位于患兒左上肺、左中下肺、雙側中下肺、右中下肺;另有2例患兒伴有大葉性肺炎病變,主要位于患兒的右上肺及右肺中下葉。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經SPSS17.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衣原體感染病例陽性率240例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體感染患兒中IgM呈現陽性的有50例,總體水平為(50/240)20.83%。其陽性率分別為上呼吸道感染4例(8.0%),急性支氣管炎19例(38.0%),肺炎27例(54.0%)。
2.2 不同年齡段患兒肺炎衣原體IgM檢出情況比較6~12個月患兒肺炎衣原體IgM陽性率(15.4%)明顯低于總體水平(P<0.01);7~9歲患兒肺炎衣原體IgM陽性率(29.6%)、9~11歲患兒肺炎衣原體IgM陽性率(30.8%),兩者均明顯高于總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1~4歲患兒肺炎衣原體IgM陽性率(16.5%)、4~7歲患兒肺炎衣原體IgM陽性率(20.0%)與總體水平無顯著差異。
肺炎衣原體是引起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同時還可導致咽炎、中耳炎、鼻竇炎、肝炎、心肌炎等臨床疾病[3],其自身也是艾滋病、白血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高度重視。肺炎衣原體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也可通過與患者進行接觸之后傳播[4],近年來,肺炎衣原體的感染病例有所上升,但是由于其自身的感染特征并無明顯的臨床癥狀,造成了臨床診斷的困難,就目前而言,臨床上常用的診斷方法是實驗室檢測。具體方法包括病原體分離培養和直接檢出兩種,檢測的主要內容是核酸與血清,其中的分離培養法比較復雜,成本也比較高,且檢測時間長,敏感性不佳,臨床診斷上一般不用這種方法,雖然可以采取實驗室檢測的方式進行臨床診斷,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防止肺炎衣原體的感染發生。
肺炎衣原體呼吸道感染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一種常見疾病,可引起地方性或流行性肺炎,二者之間沒有顯著的差別,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幾乎世界絕大多數人口都受過此類感染,并且感染存在反復性,一般8~9歲時期的兒童是一個感染高峰期,70歲左右的老年時期也是一個感染高峰期[5]。肺炎衣原體的感染具有散發和流行交替出現的情況,流行期一般可持續3年左右,散發期也可持續4年左右,一般其流行期間有數月短暫爆發的情況。目前,國內對肺炎衣原體感染的流行病學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對其高發地區的控制方法,還沒有得到具體的落實,效果并不明顯,
臨床上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為肺炎衣原體,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多發人群是兒童[6]。特別是近年來,兒童呼吸道感染的肺炎衣原體感染陽性率增長趨勢明顯,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情況最為嚴重。由肺炎衣原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在臨床上并無明顯特征,即使出現了一些癥狀,也很難判斷是其感染所致。本組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癥狀,部分患兒還出現了白細胞計數值增高的情況,但肺部檢查卻無明顯特征[7-8]。肺炎衣原體引發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一般病程周期都比較長,但發病卻比較遲緩,因此,給臨床發現和診治帶來了困難。
在本研究中,240例患兒中有50例IgM呈現陽性,感染率為20.8%,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例,陽性率為8.0%;肺炎27例,陽性率為54.0%;急性支氣管炎19例,陽性率為38.0%,各個年齡段患兒均有發生。可知,依據檢測抗體IgM的結果,判斷兒童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體感染的主要臨床癥狀是咳嗽、發熱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無任何特異性,容易發生漏診或誤診,臨床上要引起注意。
[1] 陳紅燕.小兒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臨床分析[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9,22(1):92-93.
[2] 強立,肖奕,周海波,等.兒童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體感染91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1,22(8):96-97.
[3] 龔家駿.小兒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體感染40例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2):1617-1618.
[4] 劉曼.兒童急性呼吸道肺炎患者衣原體感染臨床診斷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8):69-70.
[5] 劉鋼,王樹欣,胡翼云,等.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衣原體感染狀況的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16(5):280-282.
[6] 劉淑梅.103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肺炎衣原體感染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1):30-32.
[7] 陳智,楊侃,巫玉峰,等.15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肺炎衣原體感染情況調查分析[J].廣西醫學,2009,31(9):1353-1354.
[8] 沈敘莊,佟月娟,楊永弘,等.肺炎衣原體在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情況[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9):546-54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9.030
浙江 312000 紹興市越城區城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