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大春
(云南省水富縣人民醫院 云南 水富 657800)
塵肺病是我我國最為常見的職業病,主要包括煤工塵肺、石墨塵肺、水泥塵肺等。塵肺病的發生會嚴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存質量,準確診斷與及時救治是改善預后的關鍵。然而,多數塵肺病患者臨床癥狀并不顯著,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出現誤診,延誤治療。為此,本文將我院2003 年3月~2009 年3 月收治的120 例塵肺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塵肺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影像學表現,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依據。
研究對象取自于我院2003 年3 月~2009 年3 月收治的120 例塵肺病患者,對所有患者的病案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120 例塵肺病患者均為男性,年齡范圍在18 ~58 歲之間,平均年齡(40.0 ±5.2)歲;接塵工作時長4 ~36 年,平均工作時長(3.0 ±2.2)年。其中共有矽肺120 例,經GBZ70 -2002 與GBZ70 - 2009 診 斷 分 期[1]:I 期 塵 肺64 例。占 比53.3%;II 期塵肺32 例,占比26.7%;III 期塵肺24 例,占比20.0%。
全體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影像學檢查。使用X 光機行胸片X 射線檢查,投照條件為:120 ~140KV,4 -10mAs,時間控制在0.1s 以內。使用雙排螺旋CT,掃描患者肺尖至膈頂部位,層厚控制在6 ~8mm 左右,薄掃層厚為2mm。掃描時患者體位取仰臥位,掃描時屏氣。
觀察全體患者臨床癥狀,分析總結影像學特點。
120例塵肺病患者臨床表現主要以呼吸困難、咳嗽、胸痛為主。其中,表現為不同程度呼吸困難的患者共有87 例,占比72.5%;表現為咳嗽、咳痰患者共有21 例,占比17.5%;不同程度胸痛的患者共有16 例,占比13.3%。不同程度呼吸困難伴胸痛的患者共有6 例,占比5.0%;不同程度呼吸困難伴有咳嗽、咳痰的患者共有9 例,占比7.5%;咳嗽、咳痰伴胸痛的患者共有7 例,占比5.8%。
影像學檢驗結果顯示,篩選出X 線胸片異常者36 例,占比30.0%。76 例患者高仟伏胸片小陰影以中上肺葉為主,占比63.3%;其中塵肺I 期36 例,占比30.0%;塵肺II 期21 例,占比17.5%;塵肺III 期19 例,占比15.8%。44 例患者小陰影聚集在中下肺葉,占比36.7%;其中塵肺I 期28 例,占比23.3%;塵肺II 期11 例,占比9.2%;肺III 期5 例,占比4.2%。經CT 掃查,發現患者雙肺葉存在大量點狀小陰影,其中104 例患者小陰影集中在中上肺葉,占比86.7%。有16 例患者表現為中下肺聚集無規則小陰影,占比13.3%。
巨噬細胞性肺泡炎、塵細胞肉芽腫以及塵性纖維化均為塵肺病患者的主要病理性改變,多數患者在發病初期并無明顯癥狀或體征,偶見咳嗽、呼吸困難等,與其他肺部病變癥狀相似,因此容易被忽視或遭到誤診[2]。多數患者是病情發展至中后期,咳嗽、咳痰等癥狀日益加重,且伴有明顯的胸痛癥狀才送醫就診,經臨床鑒別診斷,確診為塵肺病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預后效果并不理想。塵肺病的發生會嚴重損害患者肺功能,進而引發肺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及時準確的診斷與對癥干預,是改善預后的關鍵。
目前,我國臨床用于診斷塵肺病的影像學技術主要包括X 線胸片以及CT 掃描。X 線胸片能夠為塵肺病的臨床診斷提供重要依據,同時也是臨床分期的參考標準。X 線胸片與CT 掃描均具有各自優勢,不過近年來,有研究人員發現,CT 掃描比X 線胸片敏感度更高,能檢出早期病灶優勢更明顯,在鑒別診斷方面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3]。經分析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CT 或多層CT 掃描與最大密度投影,能夠更為清晰地反映出細小矽結節,而X 線片影像表現以面積不同的陰影為主,并不能很好地觀察雙肺多發微結節影。在本組研究中,120 例塵肺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以呼吸困難、咳嗽、胸痛為主。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76 例患者高仟伏胸片小陰影以中上肺葉為主,占比63.3%,44 例患者小陰影聚集在中下肺葉,占比36.7%。經CT 掃查,發現患者雙肺葉存在大量點狀小陰影,其中104 例患者小陰影集中在中上肺葉,占比86.7%。有16 例患者表現為中下肺聚集無規則小陰影,占比13.3%。研究結果提示,胸痛、呼吸困難、咳痰等為塵肺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特點,經胸部影像學檢查可發現雙肺存在多個小陰影,且小陰影多集中在雙上肺葉。臨床醫師可根據患者臨床中癥狀與影像學檢查表現特征對該疾病進行確診。該研究結論與郝佐紅等人報道內容基本一致[4]。
綜上所述,塵肺病患者臨床表現主要包括胸悶、呼吸苦難、咳嗽咳痰等,經影像學檢查,若發現雙肺尤其是雙上肺可見大量小陰影或團塊影即可確診,臨床可將此作為塵肺病的鑒別診斷依據,提高確診率。
[1] 周紹權,夏露花,呂富榮.早期塵肺HRCT 影像學表現及優勢[J].重慶醫學,2013,25(11):1305 -1307.
[2] 賀詠平,宋貴忠,賈珂君等.塵肺病合并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IPs)的影像學表現[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3,26(08):592 -595.
[3] 趙義芹,曾慶玉,李寶平.塵肺病大容量肺灌洗影像學表現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25(12):5501 -5503.
[4] 郝佐紅,賈珂君,王琳琳等.特殊表現塵肺病與肺結核相互誤診分析[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2,29(05):346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