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義 徐盈舒 茍琦 岳凱 董迎春
(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骨科 四川 成都 610100)
老齡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且骨質疏松,體質弱,保守治療并發癥多,死亡率高。
1.1 病例資料 本組125 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中,合并高血壓40 例,糖尿病20 例,心臟病24 例,重度骨質疏松35 例。病例納入標準:年齡>65 歲;按照轉子間骨折AO 分型,為AO2.2 - 3.3 型,即不穩定型[1]。
1.2 手術方法
1.2.1 PFNA 組 內置物選用國產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針(PFNA)(蘇州蘇南捷邁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標準號YZB/國4420 -2010)。在股骨大轉子上做縱行3 -4 cm 切口,切開筋膜,鈍性分離肌肉顯露大轉子頂點,選擇大轉子頂點為進釘點,使用電鉆置入導引鋼針;透視檢查導引鋼針位置正確,擴髓打開股骨皮質骨,牽引閉合復位。
1.2.2 DHS 組 內置物選用國產股骨近端動力髖加壓螺釘(DHS)(蘇州蘇南捷邁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標準號YY/國0017),右股骨近端切開長約15 cm 切口,切開筋膜、肌肉,暴露骨折斷端,開放下復位,置入動力髖加壓螺釘及側方加壓鋼板。
1.3 術后處理 對合并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術后在ICU 監護24 h。所有患者術后應用抗生素1 -2 d。PFNA 組術后輸注紅細胞懸液、血漿或白蛋白者4 例,DHS 組術后輸注紅細胞懸液及白蛋白者18 例。兩組均常規低分子肝素鈣5000 u 皮下注射以防止深靜脈栓塞等并發癥,無需外固定。
1.4 康復訓練計劃
1.4.1 PFNA 組:術后第2 d 坐起活動,行下肢肌肉收縮練習;1 w 主動伸屈膝髖關節,并可輪椅活動;2 w 扶拐下地不負重活動站立;3 w 開始扶拐患肢不負重行走。
1.4.2 DHS 組:術后第2 d 坐起活動,行下肢肌肉收縮練習;2 w 主動伸屈膝髖關節;4 w 可輪椅活動;6 w 扶拐下地患肢不負重活動站立;8 w開始扶拐患肢不負重行走。進一步患肢負重根據X 片骨折愈合情況決定。
1.5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及并發癥,術后定期行Harris 評分。為避免人為因素對患者Harris 評分產生的偏倚,由我科指定1 名主治醫師在術后6、12 月時對患者進行Harris 評分記錄。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9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統計學方法及結果見。
2.1.1 手術時間及出血量PFNA 組手術時間39.0(34.5 ~45.5)min;DHS 組手術時間59.0(49.0 ~71.8)。PFNA 組術中可見的出血40.0(40.0 ~50)ml;DHS 組術中可見的出血370.0(330.0 ~777.5)ml。
對手術時間及出血量行非參數檢驗,統計學結果分析:手術時間P =0.000(α=0.05),出血量P=0.000(α =0.05),PFNA 組手術時間及出血量與DHS 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FNA 組時間及出血量明顯低于DHS 組。
2.1.2 輸血率及并發癥PFNA 組輸血4 例;DHS 組輸血18 例。PFNA組發生并發癥8 例;DHS 組發生并發癥16 例。其中:PFNA 組發生血栓并發癥8 例;DHS 組發生血栓并發癥13 例。
125例均得到隨訪,隨訪時間均為12 個月。對術后6 和12 個月的Harris 功能評分,并≥80 分記為優良,并計算各組優良率。
目前,股骨轉子間骨折可行髓內固定、髓外固定、外固定、關節置換等,沒有統一的標準來指導如何選擇手術方式[4]。PFNA 增強了穩定性,獲得更加的抗旋轉效果,有利于骨折的愈合[5]。綜上所述,微創PFNA 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具有微創、容易閉合復位、固定牢固、并發癥少等特點,近期臨床療效優良率明顯優于DHS,患者近期生活質量較DHS 提升明顯。
[1] Campbell.坎貝爾骨科學[M].11 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2537 -2528.
[2] 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等.實用骨科學[M].4 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708.
[3] 李亞東,劉長貴,王寶軍,等.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骨牽引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2005,33(5):30 -32.
[4] 李立鈞,陳統一.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治療進展[J].國外醫學.骨科分冊,2003,24(4):222.
[5] 唐佩福,姚琦,黃鵬,等.股骨近端髓內針-螺旋刀片治療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轉子間骨折[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7,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