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燕
(浙江省慈溪長河中心衛生院 浙江 慈溪 315326)
反流性食管炎[1](refluxesophagitis,RE)是消化科的常見病與多發病,發病原因多種多樣,其主要原因是胃內或十二指腸內的內容物反流食管,頻繁發生造成食管粘膜的損傷,臨床癥狀表現為餐后出現燒心,反流等典型的癥狀,也可夜間發病。部分患者也可不典型發病,診斷主要依靠胃鏡檢查,隨著現代人的生活條件的改善和醫學技術的提高,該病的發病率也有所增加,目前治療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抑制胃酸反流和促進胃腸運動,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同屬抑制胃酸分泌藥,現我科分別用埃索美拉唑[2]與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比較其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 年4 月-2014 年3 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140 例,其中男90 例,女50 例,年齡在24 -79 歲之間,平均年齡(33.7 5.3)歲,病人病程在5 個月-7 年之間,平均為(3.5 1.6)年,患者主訴都有胸骨后燒灼感,反胃,噯氣等癥狀,經胃鏡下檢查都可發現食管粘膜各有不同程度破損或者融合,可以確診為反流性食管炎,把病人按隨機數字表示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70 例病人,男44 例,女26例,對照組70 例病人,男46 例,女24 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 方法 觀察組給予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6379),溫開水送服,20mg 每日一次,連續服藥8 周,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海南海靈化學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20092),溫開水送服,20mg 每日一次,連續服藥8 周,兩組患者均已告知服藥期間戒除煙酒,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積分統計,治療8 周后觀察并記錄兩組的胃鏡下愈合情況及不良反應。
1.2.1 臨床癥狀積分 治療前后對患者的主訴進行記錄,按臨床癥狀燒心,反流嚴重程度和次數進行分級,分0 - -5 級,并按分級給予積分,0級;患者無癥狀,痊愈,為0 分。1 級;患者有燒心,反流典型癥狀,反流發生天數為1d/周,為1 分。2 級;患者有燒心,反流典型癥狀,反流發生天數(2 -3)d/周,為2 分。3 級;患者有燒心,反流典型癥狀,反流發生天數(4 -5)d/周,為3 分。4 級;患者有燒心,反流典型癥狀,反流發生天數為(6 -7)d/周,為4 分。
1.2.2 臨床胃鏡療效判定標準 胃鏡下食管粘膜完全修復者為愈合,愈合面積大于50%者為顯效,愈合面積小于50%為無效??傆行?(愈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
1.2.3 不良反應 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新的臨床癥狀為不良反應。
1.2.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美國SPSS18.0 分析軟件包進行數據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癥狀積分比較觀察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分別為(2.34±0.03)分和(0.08 ±0.02)分,對照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分別為(2.30 ±0.04)分和(1.14 ±0.01)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2 胃鏡下療效比較 觀察組胃鏡下粘膜愈合62 例,顯效6 例,愈合率為88.6%,總有效率為97.1%,對照組胃鏡下粘膜愈合56 例,顯效7例,愈合率為80.0%,總有效為9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3 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者2 例,分別為頭昏和口干,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9%,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者7 例,頭痛2 例,腹瀉3例,惡心2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反流性食管炎屬消化道動力障礙[3]相關性疾病,其發病主要是抗反流機制的減弱與食管粘膜反復受到反流物的攻擊的雙向結果,其中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食管粘膜的腐蝕及分解是導致粘膜損傷的關鍵,所以抑制胃酸的分泌也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重點,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同屬質子泵抑制劑,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的終末步驟即粘膜細胞頂端膜上的H-K-ATP 酶,顯著減少胃酸,都可起到促進食管粘膜愈合的作用。但兩者有所不同,埃索美拉唑是由S 型異構體組成,奧美拉唑是兩種異構體按比例的混合物,埃索美拉唑屬新型質子泵抑制劑,在在肝臟首過效應小和生物利用度高,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分別為(2.34 ±0.03)分和(0.08 ±0.02)分,胃鏡下粘膜愈合62 例,顯效6 例,愈合率為88.6%,總有效率為97.1%,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9%,對照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分別為(2.30 ±0.04)分和(1.14 ±0.01)分,胃鏡下粘膜愈合56 例,顯效7 例,愈合率為80.0%,總有效為90.0%,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綜上,埃索美拉唑與奧索拉唑相比,更能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癥狀,促進粘膜愈合,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應用。
[1] 孫曉紅,柯美云,王智鳳等.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動力特點[J].中華醫學雜志,2014,(22):1718 -1721.
[2] 丁勇,王伯軍.不同劑量埃索美拉唑維持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及預防復發作用觀察[J].中國藥師,2014,(9):1526 -1528.
[3] 吳劉英,吳新鳳.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特征及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2):317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