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第六醫院 浙江 寧波 315171)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人們越愛越重視兒童的健康發育和成長。為了加強對兒童成長和發育的關注,我國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以此來提升我國兒童的總體素質和智力水平。但現代人忙于工作和學習,容易忽視兒童成長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兒童智力發育和身體素質的提升。[1]因此,加強對兒童的保健和健康教育,加大發育檢查和評價的力度,系統化篩查兒童疾病,發現問題及時制定相關策略,及時解決,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重點分析了我社區1 歲內兒童的健康檢查評定和疾病篩查狀況,以提高社區兒童的身體素質和智力水平,現將結果數據報告如下。
從我社區2012 年2 月-2014 年6 月期間接收并采取保健服務的兒童中抽取1000 例為研究對象,采取回顧性探究的方法,記錄兒童的保健狀況,并且分析兒童檢查項目的數據,判斷兒保后兒童的發育以及受控狀況。其中,男童共528 例,女童共472 例,平均年齡為(11 ±2)個月。所有兒童均建立了保健檔案,包含聽力、智力、胸圍、頭圍、身高、體重、精神發育等指標以及佝僂病、貧血、腹瀉和肺炎等多種疾病類型的篩查狀況。所有兒童在年齡、性別、智力發育狀況、聽力、身高、體重等指標都不存在明顯性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對社區內兒童狀況進行調查,建立兒保檔案,分析兒童的聽力、智力、胸圍、頭圍、身高、體重、精神發育等指標,同時對兒童的佝僂病、貧血、腹瀉和肺炎等多種疾病類型的進行篩查。另外,探究小兒魚肝油的添加狀況和母乳喂養狀況等。所有測試指標均同時進行,避免遺漏。兒保的重點是在發現兒童出現行為能力異常、智力異常或者身體各項問題異常后,及時制定針對性解決方案。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據資料對比采用t 值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值檢驗,數據之間差異性顯著(p <0.05),存在統計學研究價值。[2]
實施兒童保健后,結果顯示小兒行為異常患者占0.5%,智力發育異常患者占0.3%,指導小兒家長免疫、防疫情況占9.8%,提供小兒健康發育咨詢情況占95%,檢查出佝僂病患兒占0.4%,指導家長添加魚肝油的兒童占24%,針對出現問題的兒童及時進行了指導,并制定了合理的處理方案,兒童家長對兒保的滿意度較高。
目前我國對兒童的成長問題尤為重視,我社區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與到兒童的保健工作中。目前主要通過為社區兒童建立兒保檔案,記錄兒童出生以后身體和智力等指標的發育情況,為醫護工作人員判定兒童的發育狀況提供臨床依據。具體而言,在兒童剛出生時,社區部門加強跟幼兒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建議幼兒家長采取合理、科學的母乳喂養,并且做好輔助幼兒進食工作。1 歲左右是兒童身體發育最快的時期,[3]較容易受外界環境和自身護理因素的影響,醫護工作人員細心照料兒童,并且密切配合幼兒家屬進行喂養,避免不規律和缺乏營養的飲食,保證幼兒生長所需的維生素、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的需求。另外,在此過程中社區護理人員高度重視幼兒的身體發育狀況,[4]重點是觀察兒童在日常活動和跟人交流時的是否存在異常狀態,并定期的對兒童的身體發育進行檢測,查看是否患有佝僂病、貧血、腹瀉和肺炎等多種疾病,以及聽力、視力、行為交際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的異常狀況。若發現有異常,則及時進行專業的診斷,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病情的惡化。[5]本次研究對隨機抽取的1000 例社區兒童進行兒保效果觀察,結果顯示小兒行為異常的患者占0.5%,智力發育異常的患者占0.3%,指導小兒家長免疫、防疫的情況占9.8%,提供小兒健康發育咨詢的情況占95%,并檢查出佝僂病患兒占0.4%,指導家長添加魚肝油的兒童占24%。針對出現問題的兒童,醫護工作人員均記錄在檔案中,并定期進行監督,使家長和患兒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以減少恢復時間,早日恢復健康。總而言之,對社區1 歲內兒童采取積極有效的兒童保健工作,可以有效的判定兒童是否處于健康成長狀態,在兒童保健工作過程中,加強社區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和講解,避免家長出現焦躁的情緒,能夠為兒童成長發育提供臨床依據,值得推廣運用。[6]
[1] 楊彥,張德春,李勝玲.健康教育對社區嬰兒家長參與兒童保健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1,16:1826 -1829.
[2] 熊甲賽,胡濤.社區1 歲小兒參與兒童保健的應用效果探析[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07:3491 -3492.
[3] 戴藝,劉素珍,隋亞莎,高喜蓮.社區1 歲小兒參與兒童保健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9,06:552 -555.
[4] 李燕.健康教育對社區嬰幼兒家長參與兒童保健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6:171 -172.
[5] 周彥文.2 ~3 歲兒童父母兒童保健知識需求狀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8:4353 -4355.
[6] 段建華.北京市朝陽區和大興區5 歲以下流動人口兒童保健現狀調查[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