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英
(中醫婦科綏棱縣社區服務中心 黑龍江 綏棱 152200)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高熱量食品和飲料成為了人們經常食用的種類,各種肉類也有大量的化學物質,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而高熱量和化學物質的攝取導致女性患有高血壓的機率呈上升趨勢。為了能夠更加準確的分析出懷孕周期內高血壓類疾病對于產婦和胎兒的危害,本文隨機抽取在我院進行生產的孕婦病例進行分析統計,數據從2013年4 月到2014 年9 月,總病例人數213 例,患有高血壓類疾病的產婦有98 例。經過分析比對后進行統計研究。
綜合隨機抽取2013 年4 月-2014 年9 月在我院生產患有高血壓疾病的孕婦98 例,進行研究,98 例懷孕周期內懷有高血壓疾病的女性年齡在22 周歲-39 周歲,第一次生產72 人,有經驗孕婦26 人,產婦平均的血壓值測定在120 -225/70 -140mmhg 左右孕,孕婦尿檢蛋白質含量(+)-(+ + +),通過研究發現孕婦在懷孕周期內發現高血壓后,采取了解除局部肌肉竟痙攣和降低血壓的治療,只有一個病例由于血壓值采取治療后并沒有得到緩解,為了保證孕婦的生命安全,經本人和家屬同意后終止妊娠,其他病例安全生產,并沒有死亡現象的發生[1]。其中在高血壓圍產期嬰兒98 例、雙胞胎新生兒6 例、新生兒109 例、圍產期間死亡1 例,其中109 例新生兒的身體重量平均為1120 克-4200 克,在子宮內胎兒生理指標異常11 例,子宮內受限11 例,子宮內胎兒死亡1 例。
綜合比對研究懷孕期內患有高血壓的孕婦和血壓指標正常的圍產兒在生理指標和胎兒子宮內以及出生后,生理指標是否存在統計意義
統計數據值標識SPSS 18.0 分析對比完成,使用t 作為檢驗數值,X2檢驗數據充分。P <0.05 顯示有統計學意義。
115 例懷孕周期內血壓正常產婦,產后生理指標正常113 例,嬰兒出生后的生理指標正常110 例,正常統計數據98.5%以上。而懷孕周內出現血壓類疾病98 例產婦,產后恢復狀態良好88 例,新生兒生理指標正常87 例,胎兒子宮內死亡1 例,圍生期的新生兒生理異常11 例。
在我國女性在懷孕期內患有高血壓疾病正在呈現高發的態勢,和發達國家相比幾乎持平,由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導致的孕婦和胎兒死亡率也相對較高。我國2014 年女性在懷孕周期內患有高血壓疾病的指數高于往年20%,并且由于在懷孕期間由高血壓疾病導致孕婦和胎兒死亡的概率不斷提升,已經成為當今孕婦和圍產期嬰兒主要的危險之一[2]。如果能在懷孕周期內及時對高血壓情況進行治療,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孕婦和胎兒死亡的概率,而如果在懷孕之前女性就能及時對自身血壓情況進行防控和治療,那么對于懷孕后的產婦的產前或產后身體機能恢復都有很好的幫助,對于胎兒的生理指標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對于新生兒的生理情況和身體機能智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孕婦在高血壓疾病的干擾下表現的病理特征:小動脈痙攣出現病變,導致身體主要供血器官供血紊亂,胎盤動脈組織硬化,嚴重可導致胎盤血管崩裂,其功能出現紊亂引發胎兒生長周期混亂,孕婦體內羊水減少,出現死胎現象等[3]。在正常的懷孕周期內生理指標正常的孕婦,生產后的恢復狀態非常理想,新生嬰兒的生理指標正常,而在懷孕周期內出現高血壓孕婦產后恢復狀態不理想,胎兒在子宮內生理指標不穩定,子宮內的胎兒呈現生長艱難。經過數據對比統計后發現死胎現象概率不是十分明顯,但是有小概率出現的可能[4]。
隨著我國婦幼保健機制的健全,對于孕期內高血壓疾病的治療防控都有相對的治療,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死亡率的發生。
[1] 李亞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防治[J].中國實用醫藥,2010,5(7):86 -87
[2] 王碧霞.探索系統化健康教育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轉歸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2010,8(7):123 -124
[3] 賈淑麗.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人群初篩實施早期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09,7(6):82 -83
[4] 李吉華,周金玲,李鮮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健康教育及護理[J].全科護理,2009,7(8):2016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