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紅
(沾益縣人民醫院內二科 云南 曲靖 655500)
內分泌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管理對策分析
周菊紅
(沾益縣人民醫院內二科 云南 曲靖 655500)
目的:通過探討和分析內分泌科護理安全隱患,確定更好的管理對策,提高護理質量。方法: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理論知識學習,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與專業知識等,健全和完善各項護理安全質量監控制度。結果:不僅排除了安全隱患,還提高了護理質量,減少醫患糾紛或者對患者造成醫源性的損傷發生率。
前言:護理安全是指在保證護理實施過程中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基礎上,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器官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等[1]。如今,護理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避免出現護理安全隱患已是目前醫療安全的核心任務和最終目標。當前,護理治療的患者大多數為老年人,而這其中糖尿病患者又占絕大部分,造成了更低的護理質量安全。甚至在住院治療的后期,患者往往因為年紀偏大而很容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并因此而不自覺摔倒。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不可預知的藥物不良反應的安全性問題[2]。因此對其展開護理安全性的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1.1 醫護因素
第一,醫護人員在校學習或工作實習過程中缺乏法律知識教育,導致其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并且在繁忙的工作中只重視每日的基本護理,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而對于患者的心理需求卻不夠重視。從而無法及時識別出現的護理安全隱患,無法進行補救,也因一些醫護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強,對患者疏于護理,不能及時巡視病房發現一些新的情況和病情,還因一些醫護人員不夠重視護理記錄,沒有對患者相關的資料進行有效及時的記錄,導致患者的病例信息記錄存在完整性。
第二,護理人員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再加上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協作意識、應變能力,從而加大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使得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的風險大大提高,還因在護理工作中,一些技術性問題的解決沒有按照規章制度去執行,使進行護理工作的過程存在安全風險,對患者造成護理安全隱患。
第三,剛畢業從事醫護工作的大學生們,還不具備工作經驗,還有個別護士的個人素質不高,又比較年輕沖動,情緒波動特別大,缺乏責任心和耐心,不能跟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還時常出現被投訴服務態度差的情況[3],對醫患之間的和諧關系產生不良的影響。
第四,隨著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對醫護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護理人力資源的相對匱乏中,目前的醫護人員配置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從而導致大多的醫護人員超負荷地從事護理工作,注意力難以集中,工作質量得不到保證,服務出現不周到或不到位,造成一些失誤的發生。
1.2 患者的因素
目前緊張的醫患關系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現如今,患者及其家屬的法律意識越來越高,通過法律渠道維權,利用媒體曝光對醫院負面的醫療案例進行報道[4],致使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另外,緊張的醫患關系使得患者及其家屬對醫護人員產生不信任,甚至持有懷疑的態度,在治療配合上也不盡人意,這是造成護理安全隱患的一部分原因。還有就是患者家屬對病人的病情康復寄予了極高的厚望,那么一旦治療結果達不到其期望,就會對醫護人員產生極大的埋怨或怨恨,導致醫患之間的矛盾、糾紛滋生,對正常的治療和護理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此外,由于內分泌科患者大多為年老體弱者,或因糖尿病、腎病視力嚴重減退,或因病營養不良等,有些還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幫助而發生意外跌倒,從而產生護理安全隱患。其次,由于患者不遵守醫生的囑咐,難以接受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甚至對治療產生隨意性的態度,甚至出現一些情況沒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時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這也是造成護理安全的因素之一。
1.3 環境等其他的因素
醫院的基礎設施及布局不當也會存在著不安全的因素,如病室的環境差,地面濕滑卻沒有明顯的警示標志,不適當的燈光,過道存有障礙物,穿著不適當的鞋襪以及病房內病床過高或沒有護欄,坐椅不穩,浴室沒有扶手及防滑墊等都容易造成患者跌倒而發生意外。此外,藥物的使用也會產生安全隱患,例如,老年患者的并發癥較多,導致其對藥物的承受力和敏感度與成年人不同,用藥較為復雜,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意外,特別是使用胰島素時,如不按照規定時間,規定劑量注射或服用,也容易導致患者產生不良的反應或是加重病情。
第一,要提升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加強醫護人員的護理安全教育,經常性開展安全教育和進行法律知識培訓等,讓每一位醫護人員都能深刻地認識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每一個工作環節上均有可能涉及各種潛在的法律問題。
第二,要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根據每個科室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護理人員,減輕護士的工作負擔。還要進行排班模式的改革,以實際情況為基礎,根據不同的工作量和不同時間段,對人力資源進行動態安排。如醫療高峰時實行彈性排班制等方法解決護士的超負荷工作。在當下,患者家屬極其重視醫護人員對患者的護理質量,因而,對于年輕的醫護人員沒有足夠的信任或是不愿意接受其護理。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實行醫護人員分層使用,例如每個科室都有責任護士,對醫護人員和患者進行管理,或是實行新老醫護人員互相搭配,形成由老帶新,進行互幫互助的模式。這樣,不僅合理地分配醫護資源,而且讓患者及家屬更加信賴醫護人員,改善緊張的醫患關系。此外,這樣的動態的安排及個性化的管理使得醫護人員的工作開展更加順利,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的不適癥狀并及時做出處理,有效地避免了不良事件的發生,保障護理工作的安全。
第三,要建立健全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要求醫護人員按照規定開展各項護理工作,加大對醫護人員的管理力度,進而規范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減少和避免護理過程的失誤,同時建立患者情況責任制,強化醫院護士的責任感,使之為患者盡心盡力,對每一位住院患者進行詳細、全面的評估和檢查,做好完整的信息記錄,這樣才能找出不安全因素,對癥施策。
第四,要加強醫護人員的耐心和細心,重視與患者的有效溝通,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特別要注意高危患者和老年患者,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床頭卡要有醒目的標注,正確指導家屬進行陪護,在減少意外事件發生的同時,使患者及其家屬在心理上得到滿足,減少醫患之間的摩擦,促進良好的醫患關系的發展。
身為醫護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對院方的規章制度要嚴格執行,規范護理行為,要對自己的護理工作持嚴謹細心的態度,對于工作流程的每一個環節要充分掌握和認真對待,因為每一個環節都與患者的生命息息相關,不容有失。同時,作為醫護人員,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提高自己對護理安全隱患的預見性和深刻認識到其危害性,才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患者創造一個安全、滿意、放心、高效的醫療環境。
[1]陸艷,康小瑜.生命危急值報告在內分泌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27)
[2]李淑華,馬莉.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內分泌科管理中的實踐[J].中國保健營養.2013(03)
[3]姚玉紅.優質護理服務在內分泌科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3(23)
[4]李倬怡.優質護理服務在內分泌科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3(30)
內分泌科;護理安全;管理對策
R473
B
1009-6019(2015)13-0193-02
結論:使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切實為患者提供了放心、滿意的優質服務,增強患者對醫生、護士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