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齊苗
(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醫院 浙江 慈溪 315314)
產后抑郁對產婦的身心健康有著嚴重的危害,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甚至會影響家庭的和諧與嬰幼兒的成長[1]。本研究主要分析產前/后的社區綜合護理對預防產后抑郁的價值,具體如下:
我院在2013 年12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間,抽取140 例社區分娩孕婦,對這140 例社區分娩孕婦進行隨機分組,分別是對照組、實驗組,每組有70 例孕婦。
其中,對照組的70 例社區分娩孕婦,年齡為21 歲至37 歲,平均年齡為(31.16 ±4.27)歲。初中文化有8 例,高中文化有39 例,大專以上文化有23 例。
實驗組的70 例社區分娩孕婦,年齡為22 歲至38 歲,平均年齡為(31.18 ±4.28)歲。初中文化有9 例,高中文化有40 例,大專以上文化有21 例。
入選標準與排除標準:(1)符合自愿原則;(2)參與研究的社區分娩孕婦沒有語言溝通障礙與智力障礙;(3)沒有血液系統疾病與免疫系統疾病;(4)排除了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
經確認,兩組社區分娩孕婦其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經過均衡性檢驗,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 >0.05),故兩組間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社區分娩孕婦進行常規的護理,具體有:(1)對孕婦進行產前的檢查,主要包括血壓的測量、骨盆的測量以及常規B 超檢查等。(2)對產婦產后進行有效護理。
實驗組進行社區綜合護理干預。綜合護理干預的內容如下:
(1)產前護理:除了必要的常規檢查之外,對孕婦的情況進行評估,主要有她們的家庭狀況、經濟狀況以及婚姻狀況;此外,督促孕婦在妊娠13 周以內進行首次的產前檢查;對孕婦做好產前的保健以及相關妊娠知識的教育,可以安排孕婦每周進行健康知識聽課,主要由我院的專業產科臨床醫師進行妊娠以及分娩的知識講述;叮囑孕婦學會自我照顧;對孕婦進行心理狀況評估,疏導孕婦的心理情緒,告訴孕婦其心理狀態對胎兒的影響;與產婦交流是,理人員要注意保持態度的和藹,鼓勵產婦,幫助其消除恐懼感與緊張。此外,為孕婦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保證充足的營養;讓孕婦適時聽聽舒緩的音樂,放松心態,消除緊張感。(2)產后護理:在嬰兒分娩出之后,告知產婦嬰兒的情況,并向產婦表示祝賀;此外,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知識宣傳教育,鼓勵產婦嘗試母乳喂養;另外,選擇合適的時間對產婦進行產后保健以及母體生理變化知識的教育,幫助產婦學會對自己以及新生兒的護理;告知產婦的家屬尤其是丈夫多包容妻子,多關心、體貼妻子。
觀察產婦的心理抑郁狀態,抑郁評價使用產后抑郁量表EPDS 進行評定[2],其中超過13 分為產后抑郁。
兩組社區分娩孕婦情況的研究數據,在本次研究結束之后,均準確無誤地錄入到SPSS19.0 軟件中進行統計數據處理,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的為計量資料,其對比方法為t 檢驗;使用例數(%)表示的為計數資料,其對比方法為卡方(X2)檢驗。當p <0.05,則表明兩組社區分娩孕婦之間,對比護理效果的數據存在著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
實驗組的社區分娩孕婦其產后抑郁評分為:評分在13 分以及13 分以上的有4 例,占5.71%,在13 分以下的有66 例,占94.29%;對照組的社區分娩孕婦其產后抑郁評分為:評分在13 分以及13 分以上的有13例,占18.57%,在13 分以下的有57 例,占81.43%;實驗組的抑郁情況較對照組明顯要輕,t 為5.423,p 值為0.019,兩組差異顯著(p <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產后抑郁是一種由多種影響因素所致而產生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綜合征,女性在不同的妊娠時期會隨著自身的生理改變而產生心理上的改變。分娩是一個產婦所經歷的重大應激事件,也是一個特殊的生理過程,由于分娩期的不適與生理變化,加上家庭與社會的不良因素影響,會引起產婦的中樞神經出現病理改變,因而產生恐懼、緊張與焦慮之感[3]。
因此,對產婦進行及時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對其進行產前的的心理疏導,產后的恢復指導以及整個妊娠期間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地將產婦產后出現抑郁癥的發生情況減少。
本研究中,對對照組的產婦進行常規護理,對實驗組的產婦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在干預的結果上,實驗組的抑郁程度較對照組明顯要輕,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 <0.05)。
這說明,在產前、產后對產婦進行綜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預防產后抑郁癥的發生,值得推廣。
[1] 張新艷.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產后情緒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4,(20):153 -154.
[2] 劉慧榮.施行綜合護理干預對68 例初產婦焦慮情緒及產后出血情況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8):87 -87,88.
[3] 楊唯真,張霞.產前/后社區綜合護理對預防產后抑郁癥的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07(18):1978 -1979,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