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珍珠 周穎
(江蘇省無錫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外科 江蘇 無錫 214000)
腦外傷術后患者的康復護理
吳珍珠 周穎
(江蘇省無錫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外科 江蘇 無錫 214000)
目的:探討康復護理對于腦外傷術后患者后遺癥康復的護理體會。方法:協助腦外傷患者最大程度恢復正常的日常生活及勞動能力,對腦外傷術后患者體位、語言、肢體及日?;顒拥确矫孢M行康復護理。結果:經過系統科學的康復護理,有利于減少腦外傷術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增強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結論:腦外傷術后患者臨床治療基礎上配合康復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腦外傷;術后;康復護理
腦外傷一種嚴重的腦組織損傷型疾病,其損害的腦部部位會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礙,在外力作用下導致的腦部損傷,常見于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及工傷等,特點是入院急、損傷重,致殘率高,因此,患者在治療后恢復過程中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康復護理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早期給予正確的康復護理可以增加腦外傷術后患者的意識水平及定向能力,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為患者的康復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本研究旨在探討康復護理在腦外傷術后患者的應用。
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腦外傷患者150,其中男性95例,女性55例,年齡15歲-75歲,平均年齡45歲±16歲,其中交通事故外傷75例,摔傷20例,砸傷15例,墜落傷35例,其它5例。所有患者均行顱腦手術治療。
2.1 臥床期的體位擺放:正確的床上體位擺放對預防和緩解肌肉萎縮、肌腱攣縮至關重要。腦外傷早期常有一定的臥床時間,病人往往不能完成體位轉換,從入院第一天起就應注意做好床上的體位擺放。2 h翻身1次,采取健側臥位、側臥位或仰臥位。
2.2 肢體功能及言語訓練:急性期可適時地進行肢體康復護理;病情穩定后進行四肢的被動床上動作;恢復期予癱瘓肢體的功能訓練。一般從被動活動方式逐漸發展至主動活動方式,從近端關節至遠端關節順序訓練,每天2次,每個關節10次左右。當患者意識清楚時,可進行系統的言語訓練和矯治,教患者發音時從單音節字開始,到詞語、句子,反復練習,當患者理解困難時,用動作、手勢、圖片、文字等表示,堅持"視、聽、讀、寫"并用,逐步提高語言能力,鼓勵患者多說話,盡量用正常語音、語速與患者進行交流,有利于刺激強化患者的語感,激起大腦語言功能的重新編碼、組合及腦組織健康區域的功能代償,恢復患者的語言功能[1-3]。
2.3 壓瘡的防治:采取平臥位與患側臥位交替的方法,患側臥位時使肩胛處于伸位,肘關節伸展,腕指關節伸展放至枕上,勿垂腕,使大拇指與其余四指隔開;健側腿屈曲向前放在另一支撐枕上,髖膝自然放置,仰臥位時使肘腕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分開,上肢放在一高度合適的軟枕上;髖關節伸直,膝關節墊枕稍屈曲,腳背翹起與床面垂直,支撐足底以防止足下垂、內翻和髖關節外旋等畸形。同時訓練病人從健側和患側翻身坐起,一般2 h翻身1次,通過及時翻身以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4]。
2.4 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是患者獲得獨立生活的主要方法,提高患者更衣、進食、刷牙、如廁等生活自理能力,訓練患者穿衣時先穿患側,后穿健側;脫衣時先脫健側,后脫患側。有吞咽困難時,進行口腔周圍肌肉訓練,讓患者做張口閉口練習,左右上下各方向伸舌。改變食物性狀及善進食體位等直接進食訓練,給予咽部冷刺激及做空吞咽等間接進食訓練,是患者獲得獨立生活的主要方法,指導及協助患者漱口、洗臉、梳頭等,把常用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地方,由幫助到獨立,使患者生活依賴性降到最低,使其能獨自或借助最少幫助來完成日常生活動作。
家屬應營造舒適輕松的家庭氛圍,多和患者交談,鼓勵患者個人生活自理,增強病人的責任心,不要改變原有生活習慣,例如,早起洗漱、進食、物品放置等,均可順其自然,逐漸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精神癥狀的病人應注意避免激發精神癥狀的各種因素。培養病人對病后的生活適應能力,避免過度依賴家人而喪失鍛煉意志。利用各種互動方式,如談話、讀報、聽收音機、聽錄音機、看電視等,對病人進行了有意義的感官刺激,鼓勵病人運用尚存的知覺來克服已出現的缺陷,達到功能代償,以回歸社會。飲食應以清淡,高蛋白,高纖維為主,忌煙酒、濃茶。
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腦外傷患者的生存率明顯提高,但生存質量卻未相應改善,給家庭及社會均造成很大負擔。腦外傷術后患者早期康復治療效果已受到普遍重視,其在預防并發癥、減輕后遺癥、恢復功能上有著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積極作用。腦外傷病人的康復須遵循早期、系統、正規、個體化的連續性綜合康復原則,對功能恢復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臨床除采用積極的治療措施外,配合使用康復護理也具有深遠意義。早期實施康復護理干預,可以促進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運動能力的恢復,減少肌肉萎縮、關節攣縮畸形,康復護理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復和整體療效就越好。
[1]李楠.康復護理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醫學前沿,2012;2(8):275-276
[2]周格麗.早期康復干預對腦外傷病人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護理研究,2010;24(7):1736-1738
[3]鐘次蘭,陳立華,蔡淑群.早期康復干預對腦外傷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0):150-152
[4]張磊,公靜,丁翠翠等.康復護理在早期顱腦外傷后患者的臨床康復效果.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511-2512
R473
B
1009-6019(2015)13-02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