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佩璇 曹紅丹 唐雪雁 張朝鴻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內科護理教研室 重慶 400000)
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凈化中急性并發癥預防及護理對策
蔡佩璇 曹紅丹 唐雪雁 張朝鴻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內科護理教研室 重慶 400000)
目的:探討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在透析期間急性并發癥的有效護理對策。方法:對58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予以持續6個月的護理干預后統計發生率,與干預前6個月間的發生率進行對比,找出有效的護理策略。結果:干預前后各種急性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有下降。結論: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透析期間予以積極的預防,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并發癥的發生率。
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并發癥;預防
近年來治療方法的改善,生存時間的增加,使得糖尿病腎病(DN)及其并發癥也增加。與非糖尿病患者比,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遠期預后更差,因為其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高,且合并大量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如心、腦血管疾病、微血管和周圍神經病變、感染和營養不良等[1]。
1.1 一般資料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58例,均為2型糖尿,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齡42~79,平均(58.3±14.5)歲。透析齡>12月,平均12~128個月。
1.2 臨床方法:采用費森尤斯4008s血透機以及聚砜膜中空透析器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全部患者每周進行血透2~3次,每次的治療時間為4h,透析時的血流量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 min,透析用水為反滲水。透析期間全面評估血壓、血糖、干體重,并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
1.3 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間,58例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中發生低血壓21例,低血糖15例,高血壓4例,急性心力衰竭6例,肌肉痙攣5例,失衡綜合征3例,腦血管意外4例。經過積極預護理干預,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間,該58例患者血液透析中發生低血壓6例,低血糖5例,高血壓1例,急性心力衰竭0例,肌肉痙攣0例,失衡綜合征0例,腦血管意外0例。每種急性并發癥的發生率在干預后較干預前均有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 預防透析低血壓的護理DN病人較非DN病人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血壓下降幅度大,下降速度快,低血壓發生率在急性并發癥中居第一位,可能與超濾量過大、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血管順應性差有關。反復持續的低血壓不僅影響心腦血管的灌注,還使得患者無法達到目標體重,增加了下次透析間期前的水負荷。對有低血壓傾向的患者我們的預防措施如下:①合理評估干體重,防止過度超濾;②低溫透析,將透析液溫度調至35度;③糾正可逆的心臟因素:心律失常、心包積液;④設定個性化的鈉濃度、調整透析模式;⑤有低血壓傾向的患者透析前不要服用降壓藥,透析過程中不要進食[3]。
3.2 預防透析高血壓護理DN患者在透析中發生高血壓雖然比低血壓的情況少,但容易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所以要引起重視,透析中高血壓的發生主要是神經、體液等因素作用,比如透析中脫水使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起血壓的升高,這種類型的高血壓稱為腎素依賴性高血壓,患者常需要服用拮抗腎素的降壓藥物[2]。
3.3 預防心力衰竭的護理透析中急性心力衰竭死亡率高,臨床上應當予以重視,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血壓的驟然變化,可引起心肌缺血加重,誘發心力衰竭;②糖尿病代謝紊亂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導致心肌順應性差,收縮和舒張功能減退;③腎衰竭時尿毒癥毒素、貧血、營養不良、鈣磷代謝異常加重原有的心肌損害,加重心力衰竭。
3.4預防腦血管意外的護理 糖尿病本身就是腦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在透析過程中由于抗凝劑的實用,本身血小板功能的異常及血管脆性增加,加之體液潴留過多可引起血壓升高,容易引發腦出血。
3.5 預防低血糖的護理DN患者隨著腎功能損害的程度增加,腎臟對胰島素滅活和排泄能力下降,藥物易于蓄積,且透析改善了胰島素抵抗,但患者未減少胰島素用量;并且無糖透析液會使病人體內葡萄糖流失,導致低血糖的發生。
3.6 預防肌肉痙攣的護理預防低血壓可避免大部分痙攣的發生,部分患者可在透析的最后1~2小時通過調高透析液鈉濃度以避免發生痙攣。對急性肌痙攣者,癥狀輕者經降低血流量和超濾量就能緩解;較重者給予50%葡萄糖40~80ml靜注或是生理鹽水100~150ml靜脈或高滲鹽水40ml靜注后均能緩解。
3.7 預防失衡綜合征的護理由于快速血液透析誘導的血腦屏障兩側滲透壓的改變,有的患者出現以腦水腫為特征的神經病變,發生率3.4%~20% 。為了避免發生,還是主張規律透析和充分透析,兩次透析期體重增加在(1~2)kg以內,能有效防止透析中液體急劇變動而導致失衡綜合征。限制鈉鹽和水的攝入,合理控制蛋白質的攝入,以免血中毒素增長過多、過快;對于血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較高者,增加透析頻率。
總之,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多反面的積極干預,可以有效減少透析期間的急性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1]Viengchareun S,Zennaro MC,Pascual-Le Tallec L,etal.Brown adipocytes are novel sites of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adiponectin and resistin.FEBS Lett,2002,532(3):345-350.
[2]陳香美.透析患者高血壓的治療策略:我們應從何處開始?中國血液凈化2010.9(2)61-62.
[3]姚英,劉惠蘭,張香玲.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與系統炎癥反應的相關關系[J].中國血液凈化,2004,3(1):18-20.
R587.1
B
1009-6019(2015)13-0239-02
蔡佩璇(1981-)女,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