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胡培英
(1甘肅省涇川縣高平中心衛生院 甘肅 涇川 744300;2甘肅省涇川縣人民醫院 甘肅 涇川 744300)
基層醫院中醫師承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趙娟1胡培英2
(1甘肅省涇川縣高平中心衛生院 甘肅 涇川 744300;2甘肅省涇川縣人民醫院 甘肅 涇川 744300)
目前基層各個醫院開展的中醫師承教育,由于缺乏規范化管理,缺乏科學評價標準,以考察學習筆記為主要形式,使考核流于形式,走過場,很難真正反映出中醫師帶徒效果。部分中醫師承學員功利性明顯,沒有真正想挖掘中醫,繼承中醫,喜歡中醫,他們看重的是師承教育的優厚政策(比如職稱晉升,學習補助等),這樣的功利思維,只是為應付檢查而學習,這樣不但浪費了國家的資源,達不到師承教育的效果,也是對師承教育的誤解。以上基層醫院中醫師承教育的現狀需要提出合理化建議及對策。
基層中醫師承教育;存在的問題;建議對策
師承教育是中醫傳統培養人才的重要形式,師承名師,學習老一輩中醫學家獨特的經驗和診療技巧,通過朝夕臨診,耳濡目染,口授心傳,個別指導,逐步縮短成才周期。古往今來,師承教育培養出一批批中醫大師,中醫界有識之士期望采取最古老的教育形式-師承教育的培養形式,來解決現實中存在的中醫藥教育問題,為了進一步了解師承教育現狀,筆者對基層醫院老中醫及其學術主要繼承人在中醫師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調查研究,總結基層醫院中醫師承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對策。[1]
1.1 調查對象及內容
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以當地評選的中醫老師為調查對象,調查其對師承教育的看法和建議;第二,以中醫師承管理者為對象,調查管理者對師承工作的建議;第三,以具備中醫師承教育資格學員為對象,調查其學習中的一些基本情況及對在師承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的看法和建議。
1.2 調查方式
本調查采用了資料查詢、問卷調查、座談會、訪談、患者評議等調查形式。
2.1 當地名中醫對師承教育的認識與建議
本次走訪當地中醫老師10人,他們都認為中醫經典研修是師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習經典體現著中醫的繼承;他們認為師承教育最好模式是"一帶一",師承教育是一對一的傳承,這樣有利于完整地收集名師臨床經驗;在座談會和個別訪談中,當地名醫都一致認可師承教育,師承教育可以早臨床、早實踐,避免了重理論輕實踐及"千人一面"的院校教育弊端。現行的中醫師承教育,"一師多徒"較普遍,這種現象不利于傳承。部分中醫師承學員功利性明顯,沒有真正想挖掘中醫,繼承中醫,喜歡中醫,他們看重的是師承教育的優厚政策(比如職稱晉升,學習補助等),這樣的功利思維3,只是為應付檢查而學習,這樣不但浪費了國家的資源,達不到師承教育的效果,也是對師承教育的誤解。
2.2 醫療機構管理人員對師承教育的評價和認識
我們對醫療機構中共調查了10個管理者,包括當地衛生局局長、院長、主管中醫工作的院長、中醫管理科長。他們認為中醫師承存在管理難,無統一學習時間,更沒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標準,在基層醫院人力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甚至部分管理人員對中醫師承認識不明確,師承教育會耽誤臨床工作,這樣的管理思想認識,對中醫師承教育影響很大。4
2.3 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對中醫師承教育的認識
本次通過走訪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對中醫師承教育的看法,內容分成對中醫學的認識、中醫師承教育的認識二部分,調查表明在中醫從業人員中,還有一部分人是在不信任中醫的前提下從事中醫的。鄧鐵濤說,要繼承和發展中醫,就一定要培養"鐵桿中醫",。要培養和發展中醫,必須相信和喜歡中醫,這樣才能繼承和發展中醫,師帶徒這一古老形式,要發展壯大,師承是重要的補充。目前學員存在的問題:臨床負擔過重,師承學習時間不足,僅有的學習時間很難保證。現行的管理體制也影響了師承學員的積極性。
通過對中醫師承教育走訪調查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建議和對策:
(1).師承教育是培養中醫臨床型人才的重要形式,需完善師承機制,目前基層醫院老師和徒弟選拔條件規定不盡合理,對于師承而言,老師條件更應看重究竟是不是有學有專長,是不是有獨到的經驗與技藝,把那些真正德才兼備的名老中醫藥專家成為老師,對學生則主要看重其是不是真正愿意學習老師的專長,應該把老師愿意帶,徒弟愿意學作為老師和徒弟選拔的首要條件,要遵循"寧缺毋濫"原則,節約國家資源。
(2).師承教育的評價方式落后,目前主要是有關部門組織專家評審,以抽查病歷、學習筆記、學習日志等內容為考察形式,使考核流于形式,走過場,不能對師承效果做出準確評價。
(3)師承教育要合理安排帶教時間,目前各地"一師多徒"普遍存在,很難保證師帶徒效果,因此,應妥善處理好工作與帶教的矛盾與沖突,將跟師學習放在首位,以確保在師承教育中由于一師多徒,老師很難有大量時間講解和體會。可以采取師傅跟徒弟下病房,現場互動講解,這樣更切近臨床。
(4).針對學員忙于日常事務,學習時間不足,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師學藝,廣大中醫學子在教學中處于被動狀態6,疲于應付,一定要找時間學、擠時間學、找機會學,在臨床上接受前輩們的言傳身教。另外醫院管理部門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跟師學習,也需要有相應補償機制鼓勵學習,這樣才能達到師承教育的效果。
(5).建議管理部門提高認識,專人負責,首先要抽查是否跟師學習,從時間上保證考核到位,以跟師學習效果為判斷的標尺,以患者的臨床滿意為依據,實行彈性學制和學分管理。學分修夠,可以畢業。
參看文獻
[1]黃利興,劉英鋒,查青林,等.當代百名名老中醫成才之路調查[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9(2):87.
[2]鄧華亮,田思勝.師承制教育模式內涵的探索[J].山東中醫雜志,2004,23(3):186.
[3]王曉峰,周云,蔣華.師承教育是中醫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J].新疆中醫,2007,25(5):101.
[4]夏蕾,郭建剛.建立中醫師承制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討[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8,29(1):14.
[5]戴恩來.關于中醫教育模式有關問題的理性思考[J].甘肅中醫,2005,18(3):37.
[6]王新陸.中醫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路與構想[J].中醫教育,2005,24 (5):1.
R197.3
B
1009-6019(2015)13-02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