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駿康 邱明莉
(江蘇省榮軍醫院 江蘇 無錫 214035)
立足實際探索后勤保障服務醫療業務發展的舉措
葛駿康 邱明莉
(江蘇省榮軍醫院 江蘇 無錫 214035)
隨著社會的發展,服務行業的專業性和規范性不斷增強,小而全的發展模式已不適應單位的發展要求,如何平衡單位主要業務與輔助工作之間的關系,成為單位能否有效發展的制約性因素。作為江蘇省民政廳下屬的優撫醫療事業單位,本文以江蘇省榮軍醫院為例,從分析后勤工作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入手,立足實際探索服務醫療業務發展的有效舉措。
后勤保障;實際;舉措
1.1 承擔醫院職能情況
作為醫院后勤職能科室,總務科承擔著全院水電木汽維修、特種設備維護(含電梯、中央空調、消防設備、監控設備等),消控中心、變電所、食堂、洗衣房、門衛、綠化保潔、行政倉庫、物資采購、污水監測、醫療垃圾清運、2個家屬區物業管理、集體宿舍、門面房、固定資產、公車管理、醫療秩序維護、在建工地監管等,其中,安全辦、愛衛辦設在總務科,負責2個全院性工作的日常管理。
1.2 人員結構情況
現有人員30人,人員結構情況如下:性別比例:男21人,女9人;
在崗狀況:在崗人員29人,1名退養人員不上班,其中退休返聘7人;年齡比例:50歲以上17人,35歲以上12人,35歲以下1人;學歷比例:大學2人,中專5人,高中7人,初中9人,小學4人,文盲3人;崗位分布:水電木汽維修班5人,消控2人,食堂6人,洗衣房1人,綠化保潔2人,采購1人,愛衛辦、倉庫、集體宿舍管理1人,安全辦、綜合治理、停車場、固定資產管理1人,特種設備維修、門面房、水電汽管理、污水監測、家屬區維修管理1人,其余工作全科人員綜合套做。
2.1 人員年齡結構老化,50歲以上占58%,超過半數。
2.2 人員數量不足。衛生部關于二甲醫院床位與服務人員的比例是1:1.5。與醫療業務的擴展相比,后勤隊伍在嚴重萎縮,近20年只進過1名在編員工,加上逐年增加的退休人員,在編職工僅占30%。2/3的后勤工作由聘用制或臨時工承擔。從實際崗位分布看,多數崗位人員身兼數職,維修組、變電所和消控中心實行交叉混合三班制,洗衣房超負荷運轉,門衛中夜班由停車場人員代班。后勤人員配備不規范、比例不合理,影響到醫院的發展。
2.3 學歷層次較低,不適應醫院發展需求。醫療新機器、新設備的引進,電梯、中央空調、消防、消控、中心供氧、中心吸引、高壓鍋等特殊設備維保,需要相應資質的維保人員與之相匹配。但后勤員工要么是城鎮居民再就業人員,要么是頂職人員,要么是退休返聘人員,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大多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服務規范性的提升。
2.4 后勤人員待遇普遍較低,導致服務動力不足。后勤工人工資低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因為無專業、無職稱工資較低,加上處于醫院的非衛技崗位獎金系數也是最低的。與高工資高獎金的醫務人員相比,如果沒有較強的奉獻精神,很難把后勤服務工作做好。另外,后勤聘用制員工、臨時工均不拿資金,工作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后勤隊伍的穩定性也受到相應影響。比如,2014年3月份申請招聘的泥瓦工、綠化工,幾個人來看過,因嫌工資低至今沒招到。
2.5 后勤人員地位較低,導致服務信心不強。提起后勤人員,大多數人會把他們與掏下水道的、掃垃圾的相提并論。只要是臟活、累活、動手不動腦的活,都認為這是后勤工人做的事,即使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很多人也不愿意干,認為"這是后勤的事,怎么叫我們干?"潛意識之中認為后勤人員低人一等,無形的心理歧視影響到服務質量的提升。
2.6 后勤管理者專業性不強,導致后勤管理水平不高。后勤管理綜合性的崗位,涉及醫院結構布局、外觀內環境管理、公車管理、安全管理、節支管理、衛生管理、水電管理、物資管理、飲食管理等。目前,醫院后勤管理干部有的是其他專業人員,有的是軍隊轉業干部,有的是從工人崗位上提拔起來的人員。絕大多數是非專業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后勤管理專業學習和培訓,在協調后勤整體工作方面還很欠缺。
3.1 建立綜合考評機制,加強后勤隊伍建設
同步規劃后勤隊伍建設,適應醫院發展的需求;選拔責任心強、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后勤管理;劃出一定的后勤人員招聘比例,優先考慮專業過硬的技術服務型人才,提升后勤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將獎懲與考核結果掛鉤;組織外出學習和培訓,提高工作技能和服務水平;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定崗管理,增加工作危機感和責任心。
3.2 優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務質量
第一,對科室目標責任按班組和崗位對應分解,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工作職責和績效考核。第二,堅持把"下收、下修、下送"做實、做細,使后勤部服務更主動、更貼近醫療中心工作。第三,堅持第一時間請示報告制度,做到上下一心共同做好工作。
3.3 推行節能減排,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
第一,完善能耗分項計量,加強節能減排監控,為醫院效益管理提供依據;第二,在水電汽效能對比分析的基礎上,開展節能降耗宣教;第三,進行能耗現狀和節能潛力測試,更換老舊設備,實施技術改造;第四,推行特種設備服務外包,由專業資質單位提供專業服務,以延長設備的壽命實現節能。
3.4 服務外包,探索后勤服務社會化
后勤服務社會化,是有效解決管理瓶頸、提升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在市場對比論證的基礎上,選擇有利于節能降耗的服務,最大限度利用市場在信息、資源和服務方面的優勢,將被服洗滌、衛生保潔、護工服務、電梯維保、垃圾處理、食堂、消控、變電所等交由相關的專業公司負責。當然,社會化是一個對比探索的過程,加上醫院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殘疾軍人以院為家,康復病人、老年病人長期住院休養),不可一蹴而就,應在保證醫院正常運行秩序的前提下,一項一項逐步推開。
后勤服務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發展需要醫療和后勤同舟共濟,兩條腿走路,哪條的腿殘缺都會成為醫院發展的瓶頸。因此,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條件下,后勤工作要適應新的形勢要求,向管理要效益,努力增收節支、開源節流,更好地服務臨床,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1]魏建軍,朱永松,張建忠,王偉,陳梅.綠色醫院高效后勤評價指標的探討[J],中國衛生資源,2012年02期.
[2]錢鋒.如何提高醫院后勤管理工作水平[J],東方企業文化,2013年02期.
[3]朱淑梅.淺談醫院后勤管理和人員素質的培養[J],東方企業文化,2013年04期.
R197.3
B
1009-6019(2015)13-02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