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海
(榆樹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吉林 榆樹 1304000)
社會經濟與醫療衛生技術的齊頭并進,使得衛生檢驗工作愈加貼近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衛生檢驗結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活健康由此可知,加強衛生檢驗的準確性,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針對當前疾病控制中心在開展衛生檢驗工作的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F做報告如下:
一般來說,疾病控制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與當地人口的配置比例應該是1員/每萬人口。然而實際情況是疾病控制中心的在編技術人員尚不足應有配置人數的一半。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量大、危險性高、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使得人才不愿選擇疾病控制中心,這使得疾病控制中心在人才方面非常匱乏。如艾滋病、流感或劇毒藥品的衛生檢驗,從事這些項目檢驗的工作人員都會患有多種疾病,這使得疾病控制中心缺乏高學歷的人才加入??梢哉f,人員配備方面的嚴重匱乏,使得疾病控制中心無法很好的處理現今不斷激增的工作量。
當前我國基層疾病控制中心的檢驗人員,多為其他崗位調任,在檢驗工作方面缺乏專業性,學歷也普遍偏低,以專科或中專為主,極少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的高學歷人才加入。還有,檢驗人員的待遇偏低,使得部分人因為經濟利益而跳槽,這加劇了對疾病控制中心檢驗水平的影響。此外,疾病控制中心對人員的管理也比較混亂,檢驗工作人員缺乏時,經常從其他科室臨時調用,又進一步拉低了技術人員的平均素質。
當前疾病控制中心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在配置方面存在著極為嚴重的問題,一是數量嚴重不足,二是質量難以適應當前工作的要求。受政策大環境影響,我國疾病控制中心所使用的檢驗設備,主要來自于國家的配備,由于政策與落實之間存在著延滯性,使得最終交由疾病控制中心使用的儀器設備多為價格低廉的國產淘汰型號,根本無法對應先進的檢測需要。昂貴先進的國外儀器由于配置過少,使得面對非典等重大衛生疾病事件的時候,還有面對著地溝油、塑化劑等食品致癌物質的時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毒肆虐而無能為力。
盡管我國已經頒布了有關衛生的法律法規,提出了對相關產品或機構的資質認證要求。然而,有關資質認證的體系卻缺乏足夠的詳細性和系統性,在操作上缺乏可行性,在衛生檢驗方面缺乏統一的、權威的標準[1]。更甚者,對于資質認證人員的培養也不夠到位,這使得資質認證在根本上就無法達到對質量的監管和控制。
對于衛生檢驗工作采取輕視態度,是多年來各級疾病控制中心的常態。日常的衛生檢驗工作,不是主動承擔檢驗的責任,更多的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這導致衛生檢驗工作難以切實的落實[2]。
解決人員配置不足的最佳對策就是由該級政府和人事局向疾病控制中心輸送人才。若人才因待遇不佳或交通不便而流失,則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提高待遇、安置住房等對策,來留住人才。
傳統觀念是依靠法律提供實驗品進行被動實驗,這種老舊思想要改變。應該積極參與到重大疾病事件中,通過積極參與市場競爭來提高檢驗工作水平。
以縣級行政區為例,按照一般規定只有一個疾病控制中心,為了保證當地人民的生命安全,必須要加大對儀器設備或資金的投入,以保證有先進儀器可用[3]。
影響衛生檢驗水平優劣的重要因素除了儀器便是人員的素質,因此加強素質培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就要求先從入口進行把關,將低學歷的非專業工作人員從起點就排除在外,同時對現在工作的人員進行素質培養,使其學歷得到提升,此外,還可以利用職位升降來優化人力資源的分配,使所有技術人員居于最適合自己工種的職位,最大地發揮衛生檢驗的效果。
建立認證機構,頒布統一的評審準則,以《質量管理手冊》這類文件作為規范性文件指導和約束認證工作。
衛生檢驗素來是衛生監督及疾病控制的科技依靠,對于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醫學技術的發展和檢驗工作量的暴增,使得檢驗工作出現了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若不加以解決,將會阻礙到衛生檢驗工作的繼續開展。筆者于本文中對衛生檢驗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幾點問題進行了闡述,并介紹了幾條改進策略,望對從事衛生檢驗工作的相關工作者起到參考作用。
[1]余林普,楊大美.淺析恩施州疾控中心衛生檢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04):293-294.
[2]劉玉琪.論疾控中心衛生檢驗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現代養生,2014(12):289.
[3]陳瑋.疾控中心衛生檢驗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06):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