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亞
隨著教學現代化的發展,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也呈現出良好態勢,多媒體手段走進了小學語文課堂,成為廣大教師提升教學成效的得力助手。如何有效發揮多媒體手段的作用,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針對多媒體手段與小學語文課堂融合的意義及其關鍵節點進行簡要分析。
一、多媒體手段與語文課堂融合的意義
多媒體手段是近年來得到普及與推廣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其最為顯著的作用是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活潑,更具活力,更加有利于教學成效的提升。多媒體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融合具有三個方面的顯著特征。
1.增強了教學生動性
在以師生講解為主的課堂中插入一段動畫演示,一段音樂或是幾幅圖畫,這對于教學生動性的提高大有幫助。多媒體手段可以讓語文教學走出單純口頭說教的境地,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更具吸引力。
2.激發了學生積極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好奇心強,對教學活動中出現的新事物具有強烈的探究欲望。多媒體手段的演示可以讓學生眼前一亮,對這些新奇事物充滿興趣,他們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就得到了有效提高。
3.提高了內容豐富性
以往掛圖、投影是教學信息補充的主要手段,而這一方式最為明顯的不足是容量欠缺,無法滿足學生探究的興趣。有了多媒體的幫助,海量的儲存就可以為語文教學提供大量的信息,這是任何一種傳統媒體所無法相提并論的,對于豐富教學內容具有顯著的促進功能。
二、小學語文課堂運用多媒體的關鍵節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應當選取最為恰當的切入點進行運用,筆者在教學中主要抓住三個關鍵節點,有效提高教學成效。
1.運用多媒體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入的課文涉及各個方面,面廣量大,許多內容在學生的印象中缺乏直觀的感知。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介紹一些與此相關的事物,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奇妙的克隆》教學中,筆者運用動畫短片作為教學導入的內容,講述的是一個小朋友運用克隆技術制造出幾個一模一樣的人,一個幫他上學,一個幫他練琴,還有一個幫他參加運動會。他自己樂得逍遙,整天玩樂。這樣的動畫小故事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興趣。筆者在學生欣賞完之后進行引導:同學們,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克隆技術,雖然這只是一個笑話,但是與克隆技術的原理是一樣的。有了這樣的形象導入,學生的興趣被有效調動起來,迫不及待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
2.運用多媒體有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程度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具有顯著的影響,教師要著眼于教材的內容進行拓展,不能完全局限于課文的文字表述和插圖,要通過多媒體手段的介入,提供豐富形象的補充信息,從而讓語文課堂更加生動,蘊含更多的信息量。例如,在《埃及的金字塔》一課的教學中,筆者運用多媒體課件,從不同角度向學生演示了金字塔的圖像,從遠到近、從上到下,以及運用動畫模擬向學生展示了埃及金字塔的內部構造。有了這樣的空間演示,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不僅提高了興趣,而且提高了理解分析能力,課堂教學的內容得到了有效補充和完善。在語文教學課堂上,多媒體手段可以補充大量的信息,有課文內容的情境再現,有作者的背景資料,也有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補充信息等等。這些方面的有效運用讓語文教學活動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加有助于學生的深刻理解,打造了生動形象的語文課堂,這也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3.運用多媒體手段深化思想教育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使思想與情感教育深入學生的內心,提高他們的感知效果。例如,在《海倫·凱勒》一課的學習中,筆者運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一段紀錄片,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了這位美國偉大的盲女作家不向命運低頭,勇于面對困難、頑強拼搏的感人事跡,對她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也有了清楚的認識。在這樣的環節,筆者成功地將學生引入了課文的境界之中,他們的心與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學生紛紛表示,自己面對困難時將以海倫·凱勒為榜樣,絕不低頭,絕不后退,勇于面對,攻堅克難,這樣的思想教育成效正是有了多媒體手段的介入,有了豐富的背景資料和情境創設,才取得了如此之效果。
由此可見,現代教育媒體和小學語文課堂的巧妙結合,能夠讓沉悶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具活力,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在具體運用過程中還要注意技巧方法,在使用頻率、使用時機等方面精心考慮,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另外,教師還應當堅持自主創作,以設計教學課件為主,更好地體現與教學活動的融合,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
新課程·小學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