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宣布將比特幣(BitCoin)歸為大宗商品,這意味著比特幣期貨及期權要符合相關規定并接受正規監管,交易行為將須遵守所有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場規則。CRTC執法主管艾坦·古爾曼(Aitan Goelman)在聲明中說:“比特幣和其他虛擬貨幣令很多人興奮不已,但不能因為創新就允許這一領域的參與者不遵守所有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場的規定。”比特幣作為數字貨幣始于2009年,價格在2013年曾暴漲超過6000%后達到巔峰,逼近1250美元。之后由于中國監管層對比特幣交易加以嚴格控制,比特幣出現了價格暴跌。雖然比特幣暴漲暴跌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不過比特幣及區塊鏈技術憑借匿名性、去中心化交易等優勢也受到了高盛、摩根大通、瑞士信貸在內的全球最大9家投行的青睞,有望擴大這一比特幣底層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
點評:將比特幣納入監管,有助于規范比特幣市場,平復動蕩的比特幣價格,使其在商品市場有所作為。
9月21日,團購鼻祖網站Groupon提交公告稱,計劃在2016年9月前裁員約1100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0%,并計劃重組國際業務。裁員將主要集中北美以外的客戶服務和國際Deal Factory部門。Groupon上一次裁員發生在去年底,當時裁員人數占比也是10%。作為最早做團購的網站,Groupon陷入了增長乏力的困境。彭博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4年,Groupon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927%、415%、45%、10%和24%。截至2015年6月30日,Groupon營收同比增幅為11.8%。目前,Groupon已經退出希臘和土耳其市場,未來還將逐漸退出摩洛哥、巴拿馬、菲律賓和中國臺灣等市場。公告預計,裁員帶來的遣散費和福利補償使得其稅前支出總計不超過3500萬美元。另據SEC數據,從2009年到2013年間,這家公司一共虧損了8.2億美元。此外,美國第二大團購網站LivingSocial也在去年底宣布,作為成本削減舉措的一部分裁減400個崗位,關閉加州托倫斯市的辦事處。
點評:在無論在中國市場還是美國市場,單純的團購業務的全方位衰退昭示著“團購已死”并非夸大其詞。
日前,亞馬遜正式在日本發布了面向會員的版權視頻服務,亞馬遜也開始在日本銷售Fire系列的機頂盒、電視棒等視頻硬件產品。這是亞馬遜視頻服務在全世界進入的第四個國家,其他三個分別是美國、英國和德國。這也是亞馬遜視頻第一次進入亞洲市場。與Netflix以及視頻行業其他公司不同,亞馬遜不直接通過視頻服務來牟取利潤,而是通過Prime提供豐富的數字內容增值服務,包括視頻點播、音樂點播、數字圖書閱讀等。在美國,包郵會員的年費為99美元,而在日本資費僅為3900日元,相當于33美元。此外,日本的消費者可以通過亞馬遜或者外部硬件設備觀看視頻服務,比如亞馬遜機頂盒、電視棒、平板電腦,或是索尼游戲機、智能電視機等。不過,亞馬遜視頻國際化遠遠落后于Netflix。Netflix已經進入了全世界幾十個國家,該公司還和中國監管部門和相關服務商接洽,擬在中國推出相關服務。
點評:在線視頻業務已成為互聯網企業爭奪的新戰場,日本如是,中國亦如是。
9月21日,《華爾街日報》援引內部人士消息,稱蘋果公司計劃在2019年生產電動汽車。此前,蘋果已經花費了逾一年時間來調研推出同名品牌汽車的可行性。目前,蘋果公司為進軍汽車市場“掃清了道路”,會把定于生產汽車的600人團隊擴張至1800人左右。本月初,蘋果公司高層會見了加利福尼亞州機動車輛管理局相關人員,討論自動駕駛汽車法律法規。據悉,蘋果已雇傭專家開發無人駕駛汽車,但據熟悉該公司計劃的人士表示,蘋果并無計劃讓其首部電動汽車實現全自動化。另據知情人士透露,無人駕駛功能將是該產品長期計劃的一部分。此外,蘋果公司看上了位于舊金山的一個2100英畝的海軍基地GoMentum Station。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還沒有說他們想測試什么,也許是想測試新的蘋果手機。”一華爾街業內分析團隊爆料稱,蘋果公司在2019年開售的電動汽車可能達20萬輛,平均每輛售價將在5.5萬美元。這款電動汽車或將為蘋果帶來110億美元的收益,為蘋果股價再增3美元。
點評:相較特斯拉,蘋果在電動汽車市場上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不少,但安全性和技術瓶頸依舊制約著互聯網企業進軍汽車市場的步伐。
9月25日,美國芯片制造商Marvell科技集團宣布,將會對手機芯片業務進行收縮重組,裁減全球17%的員工人數。該公司表示,重組的目的是減少開支,專注利潤更好的其他移動芯片產品,裁員等措施將會帶來1億美元到1.3億美元的開支。大裁員和重組之后,公司每年能夠節省1.7億-2.2億美元的運營成本。相關數據顯示,該公司的員工總人數為7163人,如果按照這一規模來計算,裁員人數將達1200多人。Marvell公司主要生產手機通信芯片以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的處理器。由于全球手機芯片市場競爭十分激烈,Marvell之前就已經陷入了困境。該公司表示,未來將會關注其他領域的芯片商機,比如汽車用芯片以及物聯網芯片市場。有消息指出,中國的小米公司、聯芯科技以及上海的一家公司有意收購Marvell手機業務,但是對方的10億美元的報價導致收購交易沒有實現。除了Marvell外,高通的移動芯片業務也陷入了一場危機,7月高通宣布了全球裁員計劃,將會裁減15%的員工,總計4500人。
點評:坐地起價的Marvell一旦失去最佳出售時機,將面臨愈加尷尬的局面。在其大重組和裁員過程中,中國公司如果收購該公司的技術或者專利更加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