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蔓
持續性健康教育在女性乳腺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劉 蔓
目的 探討持續性健康教育在女性乳腺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行乳腺手術女性患者共102例,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51)。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持續性健康教育,對比2組的乳腺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護理滿意度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乳腺疾病征兆知識、乳腺保養知識、乳腺自查知識掌握率分別為98.0%(50/51)、94.1%(48/51)、100.0%(51/5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7.1%(24/51)、58.8%(30/51)、52.9%(27/51)(P=0.000)。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6.1%(49/5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6.7%(34/51)(P=0.000)。觀察組并發發生率為7.8%(4/5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5%(13/51)(P=0.017)。結論 持續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乳腺知識掌握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女性;乳腺手術;持續性健康教育
女性乳腺是疾病高發的部位,乳腺疾病近年來的發病率持續上升,嚴重困擾女性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1]。乳腺疾病如乳腺癌[2-3]、乳腺纖維瘤[4]等主要通過手術治療,但是乳腺手術屬于創傷性治療,會損傷身體且可能會導致肢體功能障礙[5]。為了提高女性乳腺手術患者的治療效果,本研究探討持續性健康教育在女性乳腺手術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行乳腺手術女性患者共102例,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51)。對照組患者年齡26~67歲,平均(41.2±5.0)歲,其中乳腺癌共有24例,乳管內乳頭狀瘤共有11例,乳腺纖維瘤共有16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5~68歲,平均(41.5±4.7)歲,其中乳腺癌共有24例,乳管內乳頭狀瘤共有10例,乳腺纖維瘤共有17例。2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經病理、細胞學等方法確診為乳腺疾病,且均需行手術治療者;(2)均為女性患者;(3)精神狀態佳,無精神病史;(4)肝腎功能正常,無其他嚴重疾病者;(5)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者;(6)依從性高,護理過程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
1.3 排除標準 (1)男性乳腺疾病者;(2)曾有精神病史,存有一定的認知和意識障礙;(3)存在其他嚴重疾病者;(4)依從性低,不配合護理工作的開展;(5)因個人原因等中途退出本次研究。
1.4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1)心理護理:深入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耐心地講解其疑慮,緩解其緊張情緒;(2)病情觀察:監測病人的心電圖、血壓等變化情況,嚴密地觀察患者的變化,若有異常應立刻報告主管醫生;(3)病房環境:保持病房環境的整潔和干凈,保持光線柔和、濕度和溫度適宜。
觀察組給予持續性健康教育:成立持續性健康教育小組,由小組成員負責入院時、住院時和出院時的健康教育。(1)入院時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地介紹病房環境、醫院布局、規章制度、作息制度、探視制度,主管醫生和責任護理人員自我介紹,詢問患者的疑慮并耐心地解答。(2)住院時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紹手術治療的方法、大致過程、預期效果等,讓患者能夠了解手術的基本常識,緩解其緊張情緒;向患者宣講醫生的醫術及其成功例子,使其信任醫生,配合治療;向患者講解護理程序,明確護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忽視護理工作的危害性,以及介紹配合護理和減少并發癥發生的相關性,讓患者主動地配合治療;介紹術前檢查的重要性,并協助患者完成;住院期間保持清淡飲食,避免食用辛辣、生冷食物,在術前8h禁食禁食;向患者介紹手術后有可能出現的不適,使其做好心理準備;術后麻醉清醒后,可去半坐臥位,以利于引流和呼吸;保持引流管通暢,細致地觀察引流液量及其性質;術后3d可適當地進行患側手指活動、前壁腕部活動、握拳和伸屈肘運動等,適當地抬高患側,幫助淋巴液和靜脈血回流。(3)出院時健康教育:向患者傳授自查乳房的方法,定期醫院復檢;適當進行社會活動、家務勞動,進一步加強患肢體功能鍛煉,若長時間活動,應適當地抬高上肢以有效地緩解腕腫脹;未完全康復期間,如需服用其他藥物,應咨詢醫生;術后注意補充蛋白質,多食含高纖維食物,注意避免辛辣、生冷等食物。
1.5 觀察指標 (1)乳腺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包括乳腺疾病征兆知識、乳腺保養知識、乳腺自查知識;(2)護理滿意度:采取調查問卷,分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意等級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其中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3)并發癥發生率。
1.6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組別乳腺相關知識掌握程度的比較 觀察組乳腺疾病征兆知識、乳腺保養知識、乳腺自查知識掌握率分別為98.0%(50/51)、94.1%(48/51)、100.0%(51/5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7.1%(24/51)、58.8%(30/51)、52.9%(27/51)(χ2=33.278,P=0.000;χ2=17.654,P=0.000;χ2=31.385,P=0.000)。
2.2 不同組別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29例,滿意 20例,一般 2例,不滿意 0例,護理滿意率為96.1%(49/5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6.7%(34/51)(非常滿意18例,滿意16例,一般14例,不滿意3例)(χ2=14.553,P=0.000)。
2.3 不同組別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乳腺不適2例,咽部不適2例,并發發生率為7.8%(4/5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5%(13/51)(感染5例,乳腺不適4例,咽部不適4例) (χ2=5.718,P=0.017)。
女性乳腺疾病患者年齡多處在20~50歲間,這類年齡女性工作繁忙,常忙于家庭事務,承受著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乳腺疾病多在無意中發現,無疼痛感伴隨,多沒有思想準備,面對手術時,生理和心理均承受巨大壓力,護理工作至關重要。健康教育是通過有組織的、有計劃的、有系統的教育過程,使人們建立健康行為,而持續性健康教育則旨在提供全方位健康教育,從入院、住院到出院3方面提供護理健康教育知識,充分改善病情[6-8]。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系統的健康教育,患者在教育過程中得到大量的乳腺相關知識,患者乳腺疾病征兆知識、乳腺保養知識、乳腺自查知識掌握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由于持續健康教育在入院、住院到出院時提供全面照顧,患者心理得到安慰和滿足,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持續性健康教育使患者獲得足夠的預防并發癥知識,并教授其正確的康復方法,因而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持續性健康教育可提高乳腺知識掌握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1] 李凌,陳立章.女性乳腺惡性腫瘤患者住院期間需求的影響因素[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7(4):366-369.
[2] 崔舜瑀,陳明明,于龍飛,等.改良乳腺癌手術與傳統乳腺癌手術的臨床比較[J].當代醫學,2014,20(36):21-22.
[3] 魏麗珍,康亞帆,李紅梅,等.可手術乳腺癌2021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15,44(2):245-246.
[4] 劉升明,彭炳生.探討不同手術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的療效[J].當代醫學,2014,20(10):55-56.
[5] 黃江婷,江凡,劉志浩,等.成年女性乳腺疾病知識及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江蘇預防醫學,2014,25(2):86-87.
[6] 趙艷梅.淺談乳腺癌手術患者的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6):3119.
[7] 馬云.實施健康教育對乳腺癌患者圍術期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7):385-386.
[8] 邢桂云.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在乳腺科手術患者32例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2,9(27):22-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8.078
遼寧 116021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劉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