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宇涵
摘 要:以大學生為被試,采用單因素隨機實驗,考察了興趣愛好對大學生選擇性注意的影響,結果表明:(1)興趣愛好對大學生的選擇性注意產生影響,具有高水平興趣愛好的大學生,選擇性注意更加明確在對自身感興趣的事物與信息上;(2)大學生的的興趣愛好對持續性注意能力產生影響,低水平的興趣愛好會增加虛報率,而高水平的興趣愛好能提高判斷標準,降低虛報率。
關鍵詞:興趣愛好 選擇性注意 持續性注意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80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b)-0191-02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愛好是人們認識和從事活動的強大動力,它使人的智力得到快速發展,眼界得到開闊,并使人善于適應環境,對生活充滿熱情。可見,興趣愛好對注意的形成和發展起著巨大作用,在如今看來興趣愛好更是“人類的引導者”。該研究探討了興趣愛好對選擇性注意的影響,試圖為高等院校培養志趣高尚、品性兼優的大學生提供參考和依據。
選擇性注意是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和運動心理學研究最充分的領域之一。從外界環境中優先選擇特定的信息進行加工,同時忽略其他無用信息的認知過程就是選擇性注意。選擇性注意保證了個體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有限的心理資源用于對個體生存具有重要價值的刺激或事件的加工上。
該試驗首次把興趣愛好和選擇性注意聯系起來,用以探究當代大學生的發展道路,并且可為大學生在未來擇業的方向上給予一定指導。利用網絡與多媒體測試大學生在自身感興趣事物上的持續性。剖析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鎖定選擇性注意進而提高大學生在學習與工作中的專注力,在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同時也為教師提供參考進一步的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實驗在重慶市涪陵區長江師范學院進行,挑選了100名該校在校大學生并有針對性的分組進行試驗。
1.2 方法
1.2.1 實驗設備
首先收集到當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實驗中為被試提供大學生興趣愛好調查問卷,在問卷中把興趣愛好主要分為六大水平:體育競技、政治軍事、娛樂文藝、動漫電玩、生活購物、教育科技。每一類興趣愛好都設計了五個水平程度:不感興趣、比較不感興趣、感興趣、比較感興趣、非常感興趣。通過填寫興趣愛好調查問卷100名大學生被試中符合本次實驗研究的被試最終為60人。
其次引導被試瀏覽綜合性網頁,網頁的內容繁多為被試提供可供選擇、瀏覽的信息內容,網頁新聞內容與大學生興趣愛好調查問卷所設計的水平相一致。
最后獲取被試瀏覽綜合性網頁的內容與所注意到的信息內容的詳細程度,為被試提供選擇性注意內容測試卷(以下簡稱“測試卷”)。該測試卷內容包括瀏覽網頁里面的多條新聞內容,每一條新聞對應相應的問題,每個問題對應相應的分值。
1.2.2 實驗流程
要求被試完成興趣愛好調查問卷,再根據被試完成的調查問卷中所選擇興趣愛好水平程度將最典型的被試進行分類。比如:被試填寫的問卷中在“體育競技”這一水平中選擇的水平程度是比選擇的其他5個水平的水平程度都高,那么就將這一被試列入“體育競技”這一類別中來;但若,被試沒有一個水平程度是高于其他5個的,那么該被試就不會被選中進行下步的實驗。
將分好類別的被試進行第二步實驗,瀏覽綜合信息網頁。指導語:請在網頁里面所有的新聞條目中,選擇兩個你所感興趣的新聞,點擊進入瀏覽其新聞的內容。計分:若被試點擊瀏覽的新聞內容性質與他們的興趣愛好類別組性質一致,點擊一個得1分,點擊兩個得2分,一個都沒有點擊得0分,此處為因變量1得分情況,得分范圍在[0~2].
被試瀏覽完新聞內容1分鐘后開始進行選擇性注意內容測試,每組被試只測試與自己興趣愛好有關的內容(比如:“體育競技”組的就只測試與體育競技有關的測試卷,“娛樂文藝”組的就只測試娛樂文藝有關的測試卷)。一共10題,答對一題得1分,答錯的0分,此處為應變量2得分情況,得分范圍在[0~10]。
2 結果
通過對對選擇有關新聞得分與選擇性注意測試卷得分分別進行了方差分析,得到實驗結果。(見表1)
F.05(1,118)=3.9方差分析表表明,被試在實驗中得分的效應是統計顯著的(F(1,118)=277.13,P<.01)。在實驗中被試在綜合網頁上點擊瀏覽的新聞內容的性質與他們在興趣愛好調查問卷中所選擇的項目性質相一致,在實驗中選擇有關新聞得分以獲得2分的被試居多。因此從這一點可以分析出興趣愛好對大學生信息的選擇具有一定的影響,甚至也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大學生在選擇信息的時候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出相應的選擇與反應,大學生的興趣愛好與選擇有關新聞得分之間有密切聯系。因此初步看出大學生在信息選擇時都以興趣愛好為依據進行選擇。
在隨后被試完成的測試卷的數據中,測試卷得分與被試選擇有關新聞得分之間具有密切聯系。被試選擇有關新聞得分為1分對應的測試卷得分以4分居多;選擇有關新聞得分為2分的被試對應的測試卷得分以7分和8分居多。選擇有關新聞得分為1分與2分的兩組被試他們的測試卷得分之間具有明顯的顯著性差異。方差分析表中還可以進一步看出,被試得分的F檢驗的誤差項是MSe=2.617。
3 討論
在該實驗中大學生被試選擇瀏覽的新聞內容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相關聯,因此被試的選擇有關新聞得分具有顯著性,興趣愛好對大學生選擇性注意的實驗研究的差異性主要在于選擇有關新聞得分與測試卷得分之間,選擇有關新聞得分為1分的被試,測試卷得分較低;被試選擇有關新聞得分為2分那么測試卷得分較高。在實驗規定只能選擇兩條新聞瀏覽的前提下被試任然能夠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新聞,可見被試在選擇信息時興趣愛好成為了對信息進行篩選的過濾器,從而得到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進行瀏覽,識記。endprint
在對瀏覽過的新聞內容進行測試時被試的測試卷得分與之前的選擇有關新聞得分具有相關性,如果被試在選擇有關新聞得分為1分時那么測試卷的最高得分就只能獲得5分,在整個實驗中獲得選擇有關新聞得分為1分的被試他們的測試卷得分大多集中在4分;如果選擇有關新聞得分為2分時那么測試卷的最高得分就只能獲得10分,在最終實驗中被試的得分集中在7分和8分。因此可以得出的結論選擇有關新聞得分無論是1分還是2分他們的測試卷得分都能獲得相對應的較高的分數,可以斷定興趣愛好對大學生的選擇性注意是有影響的,興趣愛好對大學生的選擇性注意具有導向性和針對性。在實驗中大學生都是以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關的新聞進行瀏覽。從測試卷整體得分中還發現大學生對自己所選擇的新聞內容瀏覽時間也會較多,閱讀信息較仔細,可證明興趣愛好對大學生選擇性注意的持續性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具有了持續性的注意才會讓識記更有效果。
以上結果說明,興趣愛好對大學生選擇性注意具有導向性和持續性的影響。
4 結語
大學生的選擇性注意受他們自身興趣愛好的影響較大,把這一影響運用到如今大學生的教育上甚至在未來的工作選擇上。
剛入校大學生對專業的選擇很多都以熱門專業為優先考慮,很少大學生忽視了以自己興趣愛好為優先出發點選擇專業進行攻讀。這樣造成了如今普遍的一個現象:大學生對自己專業不感興趣,學習接受能力差,學習效率底下,專業知識不扎實,但如果一開始大學生以興趣愛好選擇專業攻讀,那么這樣的現象會逐漸減少,大學生一旦對自己的專業感興趣那么他們會自己積極主動吸取相關專業知識,學習時間也不會僅限于課堂之上,對于自身專業的信息的注意程度也會有所提高,這樣可以緩解大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底下的普遍現象。
在以往的教學中關注重點往往集中在教師的“教”上,卻忽視了學生的“學”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枯燥的課堂在所難免,教師可利用興趣愛好對學生選擇性注意的持續性影響將大學生的興趣愛好融入教學課堂,提高學生聽課效率,促進互動式課堂,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也會有所提高,也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便利,使教師在課堂上傳授教學的同時學生能夠接受學習,進而達到教與學的之間平衡。
大學生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強自身選擇性注意的能力對外界豐富的信息進行篩選以確保有限的認知資源得以高效運行的認知,也有助于我們快速加工重要的信息而忽視不相關的信息,所以興趣愛好可以幫助注意對外界繁多信息進行快速而有效的選擇,以確保有效資源能得到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 馬瑩華,王小東,高淑青,等.學習困難大學生選擇性注意的特征[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8):837-835.
[2] 季月.選擇性注意理論與多媒體外語課堂中教學信息的呈現[J].外語電化教學,2009(1):30-34.
[3] 徐利紅.選擇性注意策略對概念學習的影響[J].科學教育,2000(3):27-28.
[4] 周詳,沈德立.高效率學習的選擇性注意研究[J].心理科學,2006(5):1159-1163.
[5] 羅躍嘉,魏景漢.選擇性注意的ERP研究方法[J].心理科學,1997(6):553-554,576.
[6] 陳敏.興趣愛好對成績影響的因子分析[J].咸寧學院學報,2009(6):97-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