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舒
摘 要:由于受中國漢文化的影響深遠,從韓語創制初期到現在,漢字詞在韓語詞匯中占了絕大部分比重,因此學好漢字詞對于韓語學習者擴大詞匯量、甚至學好韓語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而我們中國的韓語學習者在這方面是占有一定優勢的,但由于漢字詞的來源及種類不同,仍然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該文就試著將漢字詞從形態和意義上進行歸類,然后從教學經驗出發,來探究韓語漢字詞有效的教學方法,希望能給廣大韓語從教者和學習者帶來一些啟示。
關鍵詞:韓語 漢字詞 分類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H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b)-0156-01
由于在世宗大王創制韓語之前,韓半島是使用漢字來做記錄的,因此韓語被創制后延用了很多漢字詞,在韓語詞匯中占有60%~70%的比重,而且使用范圍非常廣泛。所以在韓語的詞匯教育中,漢字詞的教育史至關重要的。在這方面,我們中國的學習者憑著對漢語的認知,確實占了不少優勢。但由于漢字詞的傳入和產生過程的不同,與漢語相比,在形和義上都有所變化,所以在學習方法上我們應該區別對待,這就給中國學習者造成了一些誤區,影響了漢字詞的學習。下面就先來認識一下韓語漢字詞的分類,從而探究其教學方法。
1 韓語漢字詞的分類
韓語漢字詞在產生的淵源上大致可分為由中國傳入的漢字詞、由日本傳入的漢字詞以及韓國人自己創制的漢字詞。由于產生途徑的不同,它們在形和義上就會與漢語有所差別。
(1)與漢語同形同義的漢字詞
這類漢字詞不僅詞形與漢語的詞形完全一致,連語義也和漢語完全符合。例如:(學生)—學生,(國家)—國家,(成功)—成功,(帽子)—帽子,(仁川)—仁川,(動物)—動物,(中國)—中國,(豆腐)—豆腐,(椅子)—椅子,(運動)—運動 等等。同形同義的漢字詞在整個漢字詞部分中占有很重的比例,它們被廣泛使用在名詞、動詞、形容詞等方面,學好它們至關重要。而這樣的漢字詞對于我們中國學習者來說是比較簡單的。
(2) 與漢語音節順序不同的漢字詞
這類漢字詞雖然在音節順序上與漢語不一致,但在語義上卻是相同的。例如:(運命)—命運,(言語)—語言,(紹介)—介紹,(苦痛)—痛苦,(榮光)—光榮 等。這類詞數量不多,但也不可忽視。
(3)個別音節發生改變的漢字詞
這類漢字詞與漢語相比,其中的個別音節發生了變化,但語義還是相同的。這類詞的數量也比較多。例如:(富者)—富人,(子息)—子女,(專攻)—專業,(漆板)—黑板,(俗談)—俗語,(同甲)—同齡等。
(4)音節與漢語完全不同,但語義卻相近的漢字詞
這類漢字詞的詞形與漢語是完全不同的,但語義是相近的。例如:(宿題)—作業,(出勤)—上班,(月給)—工資,(運轉)—駕駛,(氣氛)—心情等。
(5)韓國人借漢字自創的漢字詞
這類詞數量比較少,但我們根據字面意義是比較難猜測出其意義的。例如:(同生)—弟弟或妹妹,(親舊)—朋友,(虎尾難放)—騎虎難下。
2 漢字詞的教學方法探究
從上面的漢字詞分類來看,漢字詞的類型各有不同,并且各有特點。并不是中國人就一定能學好漢字詞,反而我們更容易走入誤區。因此我們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使學生全面掌握漢字詞,來掌握更多的韓語詞匯,從而學好韓語。下面是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的幾點建議:
(1)使用中心詞教學法。以單詞中的一個字為中心,比如我們在遇到“(教室)”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可以以“(教)”為中心,擴展出許多相關的單詞,例如:(教師),(教授),(教科書),(教育),(教學),(教材)等。這樣學生便會對“(教)”印象深刻,也學會了很多其他的漢字詞。
(2)以文化導入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漢字詞的記憶。例如“”一詞,其語義是“朋友”的意思,而相對應的漢字卻是“親舊”。學生便不太理解為什么“親舊”就是“朋友”的意思。其實“親舊”一詞,出自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直為親舊故,未忍言索居。”指的是年齡相仿,交往時間長久,關系比較親近的人,與“朋友”一詞相近。而我們知道韓國受儒文化影響較深,“朋友如手足”這樣的觀念在韓國也一直存在著。因此“(親舊)”一詞一直被使用至今。語言傳授不僅是教學生語言詞匯和語法知識,將語言所承載的文化教授給學生,才能有助于學生建立完整的語言體系,是非常重要的。
(3)對相同韓語發音的漢字的歸納。平時我們應幫助學生多做一些梳理,在碰到過的漢字詞中進行研究,找到韓語發音相同的漢字,以避免對一些漢字詞猜錯義。例如,方法(1)中提到的“(教)”,漢字中除了“教”的韓語發音是“”之外,還有“校”、“交”、“嬌”等也是發“”的。相反的,漢語中發音相同的字,在韓語發音上也不一定相同。例如:“小”和“曉”,漢語發音相同,但韓語發音卻是“(小)”和“(曉)”。因此,我們要盡量避免學生出現這一類的認知誤區。
(4)在平時的教材內容授課中,每一篇課文都有一些生詞,其中肯定有不少漢字詞出現。這時我們不能只是簡單地將詞義和用法告知學生,而應該將其所對應的漢字以及與漢語詞匯的區別講明,便于學生記憶,也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不少漢字的韓語發音。
(5)在適當的時候,添加實施《千字文》的教學。《千字文》是韓國人用來學習漢字的,而我們卻可以反過來利用它來學習韓語漢字詞。當然千字文是一個字對應一個韓語發音,我們需要在學習一個字的時候,讓學生聯想出與之相關的漢字詞。學生完全可以在自學的狀態中掌握更多的漢字詞。
3 結語
漢字詞的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摸索。希望該文能夠加深大家對漢字詞的認識,使大家從中領悟到更有效的教學和學習方法,來幫助廣大韓語愛好者更好地學習韓語。
參考文獻
[1] 文蓮姬.關于韓語漢字詞分類的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4):165-166.
[2] 樸金鳳.韓語中的“漢字詞”及其教學法探索[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10,27(1):125-126.
[3] 馬思斯.韓語漢字詞對中國韓語學習者習得韓語的影響[D].青年與社會,2014.
[4] 肖婷.韓國語詞匯教學研究——以漢字詞教學為中心[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1):151-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