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梅++王雷
摘 要:內科學是一門古老學科,它涉及面廣、內容繁雜、難度大、不好學,學生普遍感到比其他臨床學科難學,如何進行高校內科學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學習內科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這是我們經常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加強教學資源建設,科學、合理地選擇和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等舉措,對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高校內科學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R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b)-0166-01
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知識經濟的迅速興起,市場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順利就業就必須學到真本事,面對挑戰,我們只有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學到真本事。但目前高校內科學課堂教學并不樂觀,不少高校課堂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如:教育思想觀念落后,內科學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內科學的積極性,而且還會影響內科學課堂教學,同時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也會造成許多不利影響。
1 高校內科學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原因
我國的高等教育近幾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學校規模擴大了,學校硬件建設加強了,學生人數擴招了,專業數量增加了,師資隊伍建設加強了。但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高校在發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筆者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內科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課堂教學,尤其是必修課的課堂教學,過去是,當今依然是我國高校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關系到學生的就業,關系到高校的基本生存。目前不少高校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一是教育思想觀念落后;二是內科學教學內容陳舊。內科學一些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沒有及時添加新的知識,與經濟社會的發展不相適應;三是教學方法單一,不少老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四是課堂氣氛沉悶,內科學本身就比較乏味,不好學,學生普遍感到比其他臨床學科難學,如果沒有適當的教學方法,課堂氣氛沉悶是難免的;五是教學管理措施、評價體系滯后。內科學課堂教學中造成上述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評價機制、激勵機制問題;二是內科學教學本身的特點;三是教師素質和水平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阻礙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2 高校內科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探討
2.1 加強教學資源建設
教學資源與教學的關系十分密切,沒有教學資源就沒有教學可言。因此,要加強教學資源建設。一是要加強高校的圖書館、博物館、實驗室、機房等硬件的建設。加強高校的硬件建設,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我們要利用多種渠道,采用多種形式籌集資金;二是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自身就是重要的教學資源,要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首位,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為教師提供進行教學改革的必要條件,提高教師有效、科學的教學所需要的能力。
2.2 重視多種教學方法在內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內科學是一門古老學科,它涉及面廣,內容繁雜,難度大,不好學,學生普遍反映內科學比其他臨床學科難學,如何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怎樣讓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把本門科的知識有效的掌握,這是我們經常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科學、合理地選擇和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體會,淺談一下多種教學方法在內科教學中的應用。首先是PBL教學法在內科教學中的應用。PBL教學法就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把傳統教學方法的以教師為中心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不僅傳授了學生知識,而且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運用在臨床中則是以病例為先導,提出問題,然后進行討論,這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對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例如學習內科學有關內容時,先給學生展示病例:病人張三,男,26歲,3年來周期性上腹痛,疼痛多在餐后3~4h,有時早晨也有疼痛現象,病人面色蒼白,精神疲憊,自覺心慌氣短,四肢無力,既測血壓80/60 mmHg,脈搏121 次/min。然后分組討論問題,學生們興趣濃厚,積極討論,課堂氣氛活躍,最后在老師的啟發下找出答案。這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不僅傳授了學生知識,而且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的判斷、分析技巧。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體會,PBL教學法在內科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成功的。其次,還有啟發式教學法。例如學習風濕性心臟病內容時,通過多個設問,啟發、引導學生:如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病機理是什么,風濕性心臟病的癥狀有哪些,風濕性心臟病需要進行哪些檢查確診,風濕性心臟病確診后如何進行治療,通過老師多個設問,啟發、引導,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第三,還有直觀教學法。例如學習肝炎內容時,把肝炎患者的面容、檢查的影象表現等用多媒體作成課件,通過投影讓學生們觀看,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直接產生感性的認識,使之獲得生動的表象,對復雜的知識比較容易理解,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全面、深刻地掌握和理解。另外還有比較教學法,歌訣教學法、自學輔導法等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科學、合理地選擇和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對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枬,王彥.教育敘事:在實踐中體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58-61.
[2] 王彥,王枬.教育敘事—從文學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4):34-39.
[3] 張曉東.框架理論視野下的道德敘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4):46-49.
[4] 黎加厚.信息時代的教育敘事與教師主體意識的覺醒[J].中國電化教育,2004 (10):40-44.
[5] 丁鋼.教育與日常實踐[J].教育研究(北京).2004,25(2):16-20.
[6] 丁鋼.我們如何做教育敘事——寫給教師們[N].中國教育報,2004-1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