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權
摘 要:當前,學校災難時有發生,給學生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學校在教授學生基本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要看到災難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對災難教育在我國目前農村學校教育中的現狀分析,就其開展的必要性以及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災難教育;農村學校;對策
廣大學校應該重視災難教育,培養學生逃生避難的能力。而農村學校這方面的教育尤為落后,加強農村學校的災難教育,對于我國目前的教育環境、學生的生命安全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災難教育的基本內容及現狀
1.災難教育的基本內容
(1)環境保護的教育
當今,人們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不惜犧牲環境質量,向環境索取的太多而為其付出得太少。我國目前的環境狀況尤其讓人擔憂,已經產生了諸多環境問題,發生了許多災難。學校災難教育中要加強對學生環保意識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增
強其對環境的熱愛。這也是災難教育中最基本的內容。
(2)災難常識的教育
學校要將頻發災害通過多種渠道展示給學生,增強學生對于災難的感性認識,強化學生的災難防范能力,并教給學生災難中的基本常識,讓學生了解災難的種類、成因、危害等,從而沉著理性地面對災難。
(3)逃生避難技能的教育
學校在災難教育的過程中,要加強災前預防、發生災難時的應對技能、災后自救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可以在災難來臨前有一定準備,災難發生時合理逃生避難,災難發生后及時自救并救助他人。
(4)心理健康的教育
災難發生時,一些學生因為恐懼會做出不正確的逃生舉動,如跳樓導致的身體傷害、擁擠導致的踩踏事件等,造成非災難傷亡。而且一次災難后的幸存者或多或少都會有心理上的問題,學校要及時疏導,完成心理重建。
2.災難教育的現狀
學生的逃生避難技能多是通過各種媒體方式學到的,真正從學校學到的技能很少。尤其在我國的一些農村學校,由于基礎條件較差,造成災難教育相應教材的匱乏,學生無法通過具體有效的途徑展開對逃生避難技能的學習。而農村又是災難發生的主要地區,其災難教育的落后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事實證明,發生災難后學生掌握一定的逃生避難技能是很有效的,因而加強學生的逃生避難技能教育是目前農村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
二、開展災難教育的必要性
1.災難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人們每天都在面臨突發情況,災難發生時人們的逃生避難技能顯得尤為重要。而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由于各方面發展尚未完善,在遇到災難時出現的問題較多,因而更要加強災難教育。當前素質教育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開展災難教育,使學生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2.災難教育是學生危機意識培養的重要途徑
當前的社會環境對學生來說過于安逸,造成學生群體危機意識匱乏,片面地認為災難、危機等只發生在新聞報道或者電影小說里,從未想過災難降臨到自己身上時應該如何處理,因而缺乏對于災難相應的準備。災難教育有利于學生對生活產生危機意識,并在災難來臨時冷靜面對、沉著處理,更好地保障生命安全。
3.災難教育適合我國基本國情
我國從地理位置上說,災難發生的幾率較大。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都對我國有一定影響,地震災害頻發是我國的一大特點。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給我國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我國幅員遼闊,涉及災害種類多,發生次數非常頻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校開展災難教育十分必要。
三、開展災難教育的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
學校要喚起學生對生命的熱愛,讓學生正視災難,學校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方式使學生端正災難教育的態度,強化災難教育的意識。如,可以舉辦展覽,將近幾年的重大災難進行公示,提醒學生加強戒備;也可以發放防災知識手冊,使災難常識得以普及。
2.豐富教育形式
農村學校對災難教育的形式往往比較單一,即通過課堂講授使學生認識災難。這樣的教育形式容易引起學生反感,進而產生厭煩的心理,不利于長期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學校應豐富教育方式,提高學生興趣,使學生切實學到知識。如,在課堂上講授過災難中逃生避難的技能之后,要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災難演習,讓學生在實際中掌握逃生避難的技能;通過一些活動的開展進行災難教育,可以組織防災減災知識競賽、觀看災難電影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使學生豐富關于災難的知識,提高逃生避難技能。
3.獲取家長支持
學校開展的災難教育,要獲得家長的支持,充分發揮家長在學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災難不是只發生在學校內部的,因此,學校單方面進行災難教育遠遠不夠,還要結合學生家庭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教育。農村的學校一定要引起家長對災難教育的重視,因為一些學生可能屬于留守兒童,家庭成員年齡差距大,發生災難時難以合理自救,且容易輕視災難的危害。因此,學校要注意結合家庭力量,共同進行災難教育。
我國的國情要求我們必須將災難教育融入學校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災難意識的教育,提高學生的逃生避難技能,進而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
注: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農村學生逃生避難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課題批號BY(2014)G186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李高峰.災難教育:學校生命教育的應有之意[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06).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