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慧 師艷萍 陳春燕 要雪晴
(河西學院醫學院 甘肅 張掖 734000)
外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情商教育的應用探討
史小慧 師艷萍 陳春燕 要雪晴
(河西學院醫學院 甘肅 張掖 734000)
情商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極為重要的因素,外科護理學作為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其學習效果的評價不僅注重考核結果,加強護生儲備期的護患溝通和臨床實踐技能、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同等重要。為使學生今后進入臨床更好的從事護理工作,在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關注學生情商教育和素質教育,重視護生更高教育層面的培養,以達到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情商提高的同步發展,為培養優秀的臨床護理人才奠定基礎。
外科護理學;情商;教育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是情緒商數,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是衡量人情緒智力高低的一個指標[1]。在以患者滿意度衡量醫護服務質量的今天,重視在校護生的情商教育,為其將來在臨床工作中營造和諧的醫患環境和健康的護患關系,則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以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生畢業后從事護理工作的重點也已從疾病護理轉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這就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業務素養,還需具備高水平的情感能力。而外科護理工作急癥多、搶救多、工作強度大,外科疾病復雜多變,麻醉及手術又有潛在的風險,外科疾病的突發性和病情演變的急、危、重常使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和精神壓力,進而產生諸如焦慮、恐懼、易躁易怒等情緒[2]。護士必須即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穩定的情緒狀態,在搶救中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動作準確果斷,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給患者以安全感,又要通過自己的語言、表情、態度、情緒等給予病人積極的影響和暗示。因此,只有情商高的護士才能滿足現代外科護理工作的需要。
2.1 職業道德意識淺薄
高職高專護生大多是因為高考失利,在家長的安排下選擇護理專業,而非其本人意愿,學生入學后表現為對本專業不感興趣、厭學,學習中存在消極、冷漠、自卑、失望等心理,在學習中缺乏學習動力。例如,在手術室工作分項操作實訓中,大部分同學僅在有限的課時中訓練,而在課后開放實驗室階段則不會主動加強訓練,結果在實訓考核時操作手法生疏、動作慌亂、丟三落四;實訓操作中,亦表現出無菌觀念不足、對待實訓動物冷漠、動作粗暴等。對待實驗動物的態度反應了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愛傷精神的缺乏。
2.2 團隊精神不足
90后的高職護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做事往往會不由自主的出現個人主意思想,考慮不到別人的感受,缺乏團隊協作精神。但在臨床外科診療中,不論是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還是手術,都需要在多人協作下才可以完成。而在外科綜合實訓操作中我們發現,小組同學對教師在課前安排的分組演練不夠注視,既沒有對"手術"進行術前討論,也沒有對手術過程中的配合進行演練,"手術"進行時往往出現少數同學操作、大部分同學觀望的現象。
2.3 心理素質脆弱
我校在校護生多為獨身子女,大多成長在優越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經歷一帆風順,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難,也通常會有家庭成員的關照,這使她們步入大學獨立生活階段后,便表現出心理承受能力弱、依賴性過強、做事混亂無主見無。有調查顯示,86.5%的護生表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能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表現出抑郁、易怒、沖動等[3]。如將這種不良情緒帶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對服務對象不能給予積極的正面的影響和暗示,對病人反應冷淡或態度暴躁,勢必影響服務質量,甚至可影響病人康復的進程。
3.1 培養無菌觀念,增強愛傷精神
實踐教學中教師應以身作則,時刻向學生灌輸職業道德準則的重要性。在外科刷手、穿手術衣、戴手套、消毒、鋪巾等操作練習中強調無菌觀念,不僅將操作要領展示給學生,更要以嚴格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帶動、感染學生。在練習切開、縫合、打結等手術基本操作時,改革以往只注重獨立操作而不強調操作背景的做法,操作前先戴口罩、帽子、進行術前洗手、進手術室、術前消毒,然后在嚴格無菌操作下進行切開、縫合等操作流程。教師在巡視中,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錯誤并予以糾正,以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無菌操作習慣。
3.2 注重人文關懷,強化職業道德意識
在以動物為對象的綜合實訓操作中,將"愛傷觀念"貫穿整個實訓教學過程,教育學生將動物當作臨床服務對象。指導學生做好患者(家兔)術前全面評估,包括生理、心理狀態,做好術前準備,如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避免不良言語或行為為對患者(動物)造成的傷害、穩定患者(動物)情緒、充分備皮等;手術室氣溫較低時,使用空調或電暖器等設備,維持適宜的室內溫度;術中細致操作、充分止血,出現大血管破裂、患者(動物)窒息等意外時,應在教師指導下全力實施搶救;手術結束,及時松解四肢捆綁處,以免捆綁過緊導致肢體遠端回流不暢。通過人性化的綜合實訓,使學生樹立科學嚴謹的態度,不要因為手術對象是動物而忽略自身醫德意識[4]。
3.3 專業合作實訓,培養團隊協作意識
在綜合模擬手術實驗中,將以往由教師指定護生扮演醫生角色,配合小組其他護生共同完成手術的方式,改革為采用臨床、護理專業協作模式完成,即臨床專業的學生3名擔任主刀醫生、第一助手、麻醉師角色,護理專學生2名,擔任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的角色,5人合作完成一臺手術。通過逼真的情景模擬,可使學生多方位、多渠道、多樣性的體會實訓感受。專業合作仿真綜合實驗的開展,為臨床、護理專業學生互相學習提供了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5]。醫護之間仿真式的交流合作,融洽了醫護之間的關系,增強了醫護協作意識,護生也更好地體會了醫護、護患之間的角色關系,這對學生在以后的臨床實習和工作中,化解工作中的矛盾和沖突是非常有利的;與此同時達到鞏固了專業基礎知識,實現知識共享的目的。
3.4 呵護健康心理,增強抗挫能力
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創設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輕松的實訓氛圍,使學生保持愉悅健康的心情。同時,教師隨時觀察學生的言行、情緒、態度的表露,對情緒不穩定者,及時引導,揚長避短,并對學生學習中取得的成績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6]。在綜合動物實驗中,個別小組的家兔在術中死亡,有些小組的動物雖然順利通過了手術,卻死于術后24小時內,很多同學便會因此失去信心,不敢進行下一輪的操作。為此,教師在實訓課后及時引導學生認真回顧手術過程、分析動物死亡原因,對術中存在的操作失誤導致動物死亡的相關因素,給予糾正與指導,從中也可覺察情緒欠佳的同學,并給予鼓勵、疏導,從而使每位同學保持樂觀、自信。
情商的高低對護理工作產生直接影響。尤其是作為外科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情緒的變化,對病人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情緒低落,對患者的反應冷漠,只是注重技能工作,與患者無溝通交流,使患者產生負面情緒,會給護理工作造成影響。現代護理呼喚高素質高情商的護理人才,努力提高護生的情商,是現代護理教育的重任。作為護理教育工作者不可熟視無睹。因此,專職護理教師應為現代護理培養高素質人才作不懈的努力。
[1]陳濤.護理技術操作臨床教學改革現狀[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9,7(6):396-397
[2]李一明,李維卿等.關注外科手術基礎教學中的情商教育[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3(22):332-333
[3]常順,李勇等."90后"高職學生現狀與教育對策淺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3(26):66-67
[4]李菊,于彥章等.注重情商教育,提高護生綜合素質[J].護理研究,2002,5(16):301-302
[5]秦松.情商教育在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8,7 (14):96-97
[6]李紅,張靜等.外科手術學基礎打結技術在教學中的體會[J].教育論壇,2013,3:281-282
R248.2
B
1009-6019(2015)09-0255-02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立項課題"高職高專院校技能型緊缺護理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研究"(GS[2013]GHB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