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華
(濱州學院飛行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貫穿于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各領域,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1]高校作為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如何引領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了一個時代命題。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線的高校輔導員在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理應成為引領大學生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力量之一。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我們要從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戰略高度,持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作為一項根本任務,切實抓緊抓好”。[2]同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又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3]它能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它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習總書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論述,充分說明了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是國家發展的重要穩定器。高校作為國家青年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擔負著對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任。而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力量、被稱為大學生人生導師的高校輔導員,理應順應時代潮流、主動承接歷史重任,努力成長為引領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家里手,自覺把引領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黨和國家賦予的神圣職責和使命。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指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4]其中關于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之一有這樣的描述: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積極引領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使他們中的先進分子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規定》中對輔導員職責的描述,正與引領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功能相吻合,從根本上印證了輔導員的職能決定了其在引領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必然要發揮重要作用,這是歷史的選擇,時代的要求,也是黨和國家的期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一般的抽象,它把對社會主義價值本質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根本上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關系的價值反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價值表現,是社會主義制度、理論與實踐的靈魂。[5]它是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其內涵深刻,特點鮮明、體系開放,從字面上來講容易被人民群眾所接受。但是要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也就是說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植入人腦,并同時催生出一種為之實踐的內發自覺力量,就必須深化對其理論的研究探索,并用理論指導實踐。作為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大學生實現人生理想、價值的思想導師,高校輔導員必須要站在思想家、教育家的高度不斷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研究,深刻把握“三個倡導”提出的時代背景、時代特色、內涵意蘊以及實踐要求等,不斷強化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高校輔導員提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認識,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深入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的傳承與升華
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認為,在人的實踐活動中,人們不僅認識了真理,而且創造價值。作為哲學范疇,價值是指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一種意義關系。根據對價值的哲學定義,對價值的把握只能是在確定的主客體關系中才能進行。在社會主義和人民群眾這一對關系中,人民群眾是主體,社會主義是客體。經過我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表明,社會主義的屬性和功能保證了價值主體即廣大人民群眾在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滿足了其在經濟、政治和精神文化各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并且實現了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社會主義價值觀是對社會主義價值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觀點,而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有關以“三個倡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的重要論述,是社會主義最基本、最核心的價值理念。這些說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與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一脈相承的東西,并且在此基礎上,經過我們黨的長期實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塊土壤中進一步得到了傳承和升華,它是在經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考驗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訴求中,由黨總結出來的全新價值理念。
身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線的輔導員,必須深入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這就要求廣大輔導員在做好日常本職工作的同時,要注意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有關價值觀的論述,系統學習黨的十六大以來有關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論述,系統學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辟闡述。除此之外,輔導員們還可以通過閱讀一些學者名家關于價值觀論述的最新研究成果,來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比如袁貴仁的《價值觀的理論與實踐:價值觀若干問題的思考》、李順德的《價值論》、陳章龍、周莉的《價值觀研究》、申永華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及其時代解讀》等。通過學習黨的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論述以及廣泛閱讀相關文獻,一方面能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理論境界,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對以“三個倡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并且不斷將這種提升和深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自身努力打造成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先行者。同時輔導員還要通過關心、了解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人民群眾的訴求、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的訴求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現實基礎。
2.不斷錘煉教育家、思想家般的胸襟和眼界
胸襟和眼界是理論素養的基礎和前提,如果心胸和眼界不開闊,那么理論素養的提升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6]輔導員作為高校一線教師,要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宏大氣概,要做到心里能裝下所有學生,能善待每一位學生,能聽進每一位學生的心聲,能把每一名學生當作人才去培養,不輕易否定哪一名學生。只有做到心胸豁達,才能不斷超越自我。這是提升人格修養的需要,也是提高理論修養的需要。提升理論修養還要求輔導員要能提升自己的眼界,只有有了胸懷和眼界,提升理論素養才有堅定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輔導員工作再忙,也不能只把自己當成為學生服務的“事務員”,要學會在繁冗的事務工作中思考、總結和提煉,要學會跳出問題看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埋在問題里處理問題,那樣不管是個人的工作能力還是理論水平都難以得到提升。,一句話,輔導員要有教育家的情懷和思想家的深邃。
3.培養個人理論學習的興趣
當前,雖然國家出臺相關文件規定了輔導員的主要職責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受到事務性工作繁忙、個人受教育背景非思政類專業、輔導員崗位流動性較大等因素影響,輔導員普遍對理論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其實歸根結底這還是認識和興趣問題。首先是認識不到位,多數輔導員認為,我在這個崗位上只要管理好、服務好學生,工作得到領導、同事和學生們的認可就行了,學理論有什么用呢;其次是興趣問題,理論研究往往是枯燥乏味的,沒有坐得住板凳、沉得下心境的韌勁,很難能深入下去。說到底,這還是輔導員對個人職責把握不到位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本質上講,其實就是一個“以理服人”的事,所謂自身無“理”,何以服人,沒有一定的理論功底是很難勝任的。因此輔導員必須培養個人理論學習的興趣。而培養興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通過慢慢遞進,逐步漸入的方式進行。比如可以先通過閱讀一些理論大家的隨筆文字、聽一些理論名家講壇等形式,先從這些淺顯易懂的說理性文字開始,逐漸而深入,慢慢地進一步關注有關理論研究的進展,并可以試著自己撰寫層次較深一點的文章,來不斷激發個人理論學習的興趣。
大學生作為青年最主要的群體,他們一直是國家青年思想的引領者,也是主流價值觀的承擔者。2012年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表明:97.9%的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95.2%的學生認同“誠信是做人之本”。[7]這個調查結果說明當代大學生具有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和心理基礎。但同時也應該看到,隨著全球化發展所帶來的挑戰,隨著社會轉型所帶來的多種負面影響,隨著西方思潮的滲透,我們的社會意識形態建設能力和宣傳教育能力正經受著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已經對一些“90后”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了強烈的沖擊。處于成長階段的大學生,也正是價值觀、人生觀等是非觀念的重要形成時期。一些不正確的價值理念導致不少大學生理想信念迷失、道德水平滑坡、誠信觀念淡化等問題。因此,對大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符合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后備人才的必然要求。
輔導員引領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方面既要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師共同引領大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關論述、文獻,幫助大學生從理論層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時代背景、理論依據、現實基礎和內涵意蘊。同時作為大學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輔導員更要想方設法通過培育大學生能夠主動樂于接受、教育引導意義深遠的活動載體,通過載體的烘托、渲染、傳承等作用來引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凝練和構建大學生核心價值觀
當代大學生成長于各種價值觀碰撞與融合的社會轉型期, 其價值觀雖整體上呈現積極向上,但同時也存在價值導向判斷表面化、價值目標選擇功利化和價值判斷標準模糊化等問題,表明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下建構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已是刻不容緩。在內容選擇上,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載體和根本的指導方針,針對當代大學生特點和需要進行提煉。[8]大學生充滿朝氣和活力,他們有理想,有追求,崇尚真善美、希望學以致用,奉獻社會,成為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中堅力量。輔導員可以從大學生的這些人生追求及當前大學生自身存在問題出發,結合“三個倡導”,著力凝練和構建大學生核心價值觀。高巍翔等把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凝練為“理想、責任、誠信、成才”,[9]王麗麗等則把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總結為“堅定理想,傳承文化;胸懷祖國,奉獻社會;誠實守信,歷練品質;篤學慎思,勇于創新”。[10]從中可以看出相關專家學者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凝練頗具相通之處。對于高校和輔導員來講可以結合學校的類型、專業的特點、學生群體的特點等深入凝練適合他們接納認可、能夠弘揚時代主旋律的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從而為輔導員在引領學生成長、成才中指明前進的方向,獲取前進的動力。
2.開展以理想信念教育、誠信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多種形式的主體教育活動
理想信念、誠信、愛國主義等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組成要素,同時一直也是近年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和著力點。但目前不少高校輔導員由于思想認識不到位,在開展相關主題教育活動過程中,往往僅是停留在傳達、動員、說教的層面,常常以事務性工作部署、安排代替主題教育活動,更有甚者,有的輔導員在開展活動中,將自己一些不成熟、不穩妥的看法直接傾倒給學生,造成了負面的引導作用。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必須進一步研究如何利用主題班會、團會等形式緊緊圍繞時代主題和社會熱點問題等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誠信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要結合社會熱點問題,深入引導學生從唯物主義辯證法的角度去看待、去分析,去思考,多啟發學生“怎么看,如何做”,努力營造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
3.積極引導大學生投入到校園文化建設
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蘊含著較深的價值體系,為學生提供了行為的參照系,它在提升學生精神風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提高綜合素質方面起到的作用常常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而影響卻是深遠持久。它能引導大學生辨別是非善惡、真假美丑,使其不斷完善人格,健康成長。校園文化建設的范疇非常廣泛,輔導員可以有選擇性的積極引導大學生參與到這種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來,從植一棵校園青春樹的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到辦一期宣傳板報、校園BBS維護與管理、舉辦大型文藝活動的文化生活;從班級管理的建章立制到師生、同學和諧人際關系的維護等,都可以作為大學生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
4.以課外活動為載體,積極引導大學生將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
黨團活動、社團活動以及學科競賽、素質拓展、志愿服務等課外活動,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直接渠道,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參與校園文化的有效途徑。因此,輔導員要充分帶動、發揮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學習標兵和優秀團員等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注意培育活動中涌現出的各種榜樣,構建示范帶頭機制,讓榜樣的力量成為一種精神價值載體。要加強對社團建設的指導和社團活動的引導,努力打造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社團,能夠承載輻射、示范和服務作用。
5.深化社會實踐活動效果,培養和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
社會實踐活動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外化途徑,也是價值認知、認同的根本途徑,對大學生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基礎性作用。[9]輔導員應注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途徑的開展,并深化社會實踐效果。可以結合學生專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三下鄉”志愿服務、社會調查、實習實訓、頂崗鍛煉、社會公益、預就業等活動把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統一起來。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和增強社會制度認同感、歸屬感,社會成果共享感、社會主義制度成長下的優越感,并最終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社會主義制度的“主人翁”意識。
(注:本文系山東省人文社科研究計劃,項目編號:J14SY77;濱州學院青年人才基金專項課題,課題編號:Bzxyrw1410)
[1]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 689.htm.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2014-05/05/content_32283223_3.htm.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4號 [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705523.htm.
[5]蘇國紅.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3,(1):15-20.
[6] 劉建軍.輔導員如何提升理論素養[J].高校輔導員,2014,(4):3-7.
[7]調查:98%大學生對綜合國力增強非常樂觀[EB/OL].http://politics.gmw.cn/2011-06/04/content_2050049.htm.
[8]王瑛.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建構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7):61-64.
[9]高巍翔,方虹力.凝練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0):11-12,29.
[10]王麗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構建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