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振昌,劉路輝
(牡丹江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11)
民族傳統體育視野下黑龍江省龍舟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欒振昌,劉路輝
(牡丹江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11)
通過了解國內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現狀與國內龍舟運動發展的現狀,進而對黑龍江省龍舟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分析,總結出黑龍江省龍舟運動發展存在的問題。在重視龍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差距與問題基礎上,提出了建議,以促進黑龍江省龍舟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黑龍江省;龍舟運動;可持續發展
龍舟運動又稱龍舟競渡、賽龍舟,是目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開展最好的項目之一。黑龍江省現代龍舟運動的發展起步較晚,目前只有大慶、雙鴨山舉辦過成規模的比賽。近幾年,黑龍江省龍舟運動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其步伐仍顯緩慢。當下,如何加快步伐、持續高速的發展、加快普及龍舟運動、傳承龍舟文化、提升競技水平,把黑龍江省龍舟運動做大、做強、做精,提升黑龍江省龍舟運動競爭力是現階段面臨的關鍵性問題。
民族傳統體育是人類體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人類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內容。進入21世紀,如何解決現代體育與國內民族傳統體育的沖突,大力弘揚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是現階段國內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2.1國內龍舟運動的發展及高水平隊伍的建設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龍舟運動發展迅速,現已遍布我國大江南北,全國各省各市都組建起了自己的隊伍:職業隊伍、農民隊伍、職工隊伍、學生隊伍等。然而我國龍舟運動的發展呈現出嚴重失衡狀態,雖然近幾年受到“南舟北移”等措施的推動影響,南方龍舟的開展還是遠遠好于北方地區。從龍舟隊伍數量和水平明顯看出:南方龍舟隊伍數量眾多,并且高水平隊伍幾乎全部集中在南方。造成發展不均衡的因素主要是南北方地理條件、文化氛圍、群眾基礎等。
2.2高校龍舟運動的開展情況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龍舟運動開始在全國各地高校蓬勃開展起來[2],龍舟運動集娛樂、競技于一體,具有鮮明的文化、精神特色,這使得龍舟運動走入高校成為一種必然。2005年龍舟高水平運動院校的獲批,標志著龍舟運動在高校得到迅速推廣。發展至今,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龍舟基礎課程,組建了專業的龍舟隊伍,這些高校普遍分布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
2.3龍舟競賽的開展情況
目前,國內外龍舟競賽得到了長足發展。從1983年全國正式龍舟比賽成功舉辦,到中華龍舟大賽、中國龍舟公開賽兩大賽事的推出,龍舟競賽規模越加龐大、競賽規則也越來越規范。至今,在國內已舉辦過龍舟世界杯賽、中華龍舟大賽等大型賽事。北方龍舟競賽活動在“南舟北移”的影響下也得到了飛快的發展,各省市開始積極籌備、舉辦龍舟大賽、公開賽、邀請賽等,如:遼寧撫順市舉辦的全國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吉林市舉辦的中國龍舟公開賽以及拔河公開賽;黑龍江省八五二農場舉辦的中國龍舟公開賽(北大荒站)。
3.1龍舟競賽的開展情況
近年來,黑龍江省已成功舉辦多次龍舟比賽,最具代表性的是2014、2015年中國龍舟公開賽(北大荒站)。從1984年開始的哈爾濱龍舟賽,到2012年齊齊哈爾、牡丹江龍舟賽的興起,最后到2014年的大慶龍舟邀請賽,賽事的規模都在逐漸增大,隊伍也在逐年增多。但是龍舟競賽的舉辦存在著不規范等問題,例如,牡丹江市舉辦的兩屆端午節龍舟賽,雖然比賽設置了200m和500m直道競速,但是存在著賽道距離不足、水深不足、航道過窄、比賽設備不齊全,缺乏專業的裁判員等問題。2014大慶龍舟邀請賽受場地等因素的限制,只設置了一項200m直道競速賽等。
3.2龍舟競技水平普遍偏低
黑龍江省龍舟運動處在發展的初期,競技水平偏低。2014中國·大慶龍舟邀請賽中進入前八名的隊伍中只有黑龍江省的牡丹江師范學院一支隊伍,同樣在黑龍江省舉辦的中國龍舟公開賽(北大荒站)中,牡丹江師范學院隊和大慶九龍潭隊僅取得第五、第六的成績,而哈爾濱騰翔和牡丹江管理局排到末位,從這幾支隊伍的成績來看,黑龍江省龍舟競技水平偏低。
3.3高校龍舟隊伍建設不足
高校龍舟運動已經成為我國龍舟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5年我省才擁有3支高校龍舟隊伍,黑龍江省一共擁有70多所普通高校,而擁有龍舟隊伍的只有3所,開設龍舟課程的只有1所,而且3支大學生隊伍都是近三年建立的。直至2014年中國龍舟公開賽(北大荒站),牡丹江師范學院才首次參加全國大賽。可以看出,我省高校龍舟運動的建設、發展明顯不足。
4.1龍舟運動普及不足
至今黑龍江省擁有龍舟隊伍10余支,已開設了龍舟專項課,學生通過對體能、技能學習訓練,對龍舟競賽規則、裁判法等文化知識學習,使學生畢業后向職業運動員、教師、教練等方向發展。但是沒有對全校學生開設龍舟基礎課程,導致龍舟運動的宣傳、傳承尚有欠缺,限制了龍舟運動發展。
4.2龍舟隊伍建設不足,教練員、裁判員缺乏
當前我省龍舟隊的組建沒有計劃性、規范性,這限制著龍舟運動隊伍的的發展及建設。黑龍江省龍舟運動經過3年的發展,大約有6支龍舟隊伍,而且沒有專職的教練員來緊抓訓練和競賽。我省龍舟隊伍在訓練上存在不足,幾乎所有隊伍在比賽臨近才開始組織訓練,沒有經過長年科學的訓練,隊伍的競賽水平得不到很好的提高,限制著我省龍舟競技水平的發展。同時我省缺乏高級別的龍舟裁判員,這更限制了我省龍舟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4.3龍舟運動科研不足
運動成績的提高離不開科學的訓練。三年來,我省龍舟隊通過學習其他知名龍舟隊伍及高校隊伍發展歷程、積極參加比賽總結經驗,隊伍競技水平與隊伍規模有所提升和擴大。但是隊伍自身的科研能力有所不足,從隊伍管理、運動員選材、運動訓練、運動競賽等方面還未形成自身特色。俗語說:“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沒有科研的支持,隊伍發展就缺乏基本動力,導致龍舟隊伍發展止步不前。
5.1建立龍舟運動中長期發展規劃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龍舟運動的發展離不開領導的重視,省領導應當對當前現狀進行分析診斷,完善制度,保障龍舟文化的宣傳、傳承、龍舟活動的開展、龍舟競賽的管理等。
5.2保障龍舟運動經費支持、機制保障
龍舟運動是一項團體競技項目,要求1名鼓手、1名舵手、1名鑼手與20名劃手同時上場進行比賽。龍舟運動器材消耗費用、運動員訓練、交通、外出比賽費用都需要充足的經費保障。我省想要保障龍舟高速可持續發展,就要建設、規范經費和機制保障體系,促進龍舟運動的傳承與開展。
5.3加強與龍舟強省的交流、學習
黑龍江省龍舟運動的發展處于初期階段,在龍舟文化傳承與發展、龍舟隊伍建設、龍舟競賽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加強與其他龍舟強省、強隊之間的交流與學習,能很好地填補我省龍舟運動起步晚的現狀,加快龍舟運動的發展。
5.4加強龍舟運動訓練、科研一體化建設
在交流、學習的同時,我省要緊抓訓練科研,提高科研水平,形成教學、訓練、科研一體化模式,以教學促科研、以科研促訓練,從科學訓練入手,打造黑龍江省龍舟強隊,增強省龍舟隊伍的競爭力。
5.5加強高級教練員、裁判員的培養
根據自身特色制定的訓練才是適合自己的,在學習、借鑒他人訓練方法的同時,我省要加強高級教練員及裁判員的培養,加強與自身特色的融合,形成系統的訓練方法、訓練內容,提升運動成績,拉近與高水平隊伍的差距。
[2]胡娟.從民俗到體育:龍舟競渡的緣起及現代轉型[J].體育文化導刊,2007,(02):111-112.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ragon Boat Rac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LUANZhen-chang,LIULu-hui
(College ofphysical science,MudanjiangNormal College,Mudanjiang157011,China)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omestic traditional spor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Dragon Boat Sports,and th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development of the Dragon Boat rac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ragon Boat Rac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the gap and problems duringthe development ofthe dragon boat rac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Heilongjiangprovince;Dragon Boat Spor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852.9
A
1674-8646(2015)09-0146-02
2015-06-06
欒振昌(1960-),男,黑龍江牡丹江人,教授,學士,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研究。
劉路輝(1989-),男,河北保定人,碩士研究生,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