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輝
(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第二實驗小學,吉林 吉林 132013)
德育教育是我國開展教育教學以來一直存在的教育理念,它能夠很好地解釋社會與階級之間存在的關系,而且也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思想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性內容,德育教育是將社會思想逐漸轉化為學生個體的有意識、有道德的一種教育手段。現階段,我國將德育教育分為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三種,而道德教育又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基礎,它主要培養的是人們的相關道德行為和道德意識,由于小學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它需要在德智體等多個方面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學生的成才成長與國家的發展是有直接關系的,而小學階段正好處于人的發展基礎階段,因此,小學生的品德行為可塑性也是最強的,我們的教師只有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教師是學生的指引者和教育者,教師是學生的第二個關鍵老師,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非常深遠,所以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教師在平時的工作當中要時刻注意自身修養,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要做到不蠻橫、言行一致、言出必行,這樣才能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離開家到學校接受教育,主要的教育者就是教師,在此階段,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有的時候會比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還長,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教師的行為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教師的言行就像無聲的教育一樣,它會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熏陶著學生的情操,塑造著學生的心靈,教師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抬得太高,要和學生做朋友,尊重學生的想法,融入學生的生活當中,獲取學生的信任,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地放下戒備,提高教學的成效。
德育教育是不分學科的,德育教育基本上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中,可以說每一個學科都離不開道德教育,教師也只有將所傳授的知識與德育有機地聯系在一起,讓德育逐漸融合在知識載體當中,才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各個學科中的內容還可以指導學生的相關道德行為,學科內容的不同也滲透著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各個歷史時期所呈現的精神食糧,這對于學生了解各個方面的知識都是有好處的,比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升華,培養學生的情趣,而小學數學則可以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通過相關的數學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思考問題的習慣,而我們的小學歷史主要培養的是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和行為,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我國民族悠久的歷史,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愛國熱情,除此之外,體育教學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體質,讓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這樣也就會有更好的精力去學習其他的知識。
在整個德育教育的過程當中,家庭教育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它對學生品行的形成以及行為習慣的訓練都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因為學生在家庭當中就會顯得更加的自由,這種自由是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自由。而家庭又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因為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和家庭當中度過的,學校主要負責學生的學習,而家庭主要負責學生的生活,但是并不是說二者之間就沒有了聯系,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造成的影響要比教師深得多,因此要求家長一定要先了解學校的相關德育教育要求,了解學生在學校的真實情況,只有家庭和學校互相了解之后,才能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素質。
小學教育是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也是人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而小學又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經歷的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學生掌握德育教育的重要領會時期,小學德育的成敗會直接關系到孩子的成才與否,同時也與國家的未來發展緊緊相聯,要多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擴展學生的思維,學校與家庭相結合,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小學是學生剛剛接觸教育的階段,而德育教育又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工作,因此,還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才能夠進一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1] 趙永良.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J].青春歲月,2011,(16):97-98.
[2] 徐翠玲,王淑君.如何對小學生實施德育教育[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1,(10):101-102.
[3] 韓秀云.德育滲透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6):105-106.
[4] 楊俊仙.植根于腳下的沃土——生態道德教育在作文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中),2011,(04):140-141.
[5] 茆漢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J].新課程學習(下),2011,(05):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