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慰君
【關鍵詞】 初中語文;字詞教學;現狀;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4—0076—01
語文教學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字詞教學,學生只有識了一定量的字,積累一定數量的詞匯,才能提高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初中階段是基礎教育階段承上啟下的關鍵時刻,學生在初中階段如果不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將會影響到高中的語文教學質量,甚至在大學的語文學習。據調查,有相當數量的初中學生語文水平之低,不認識字之多,錯別字之眾,積累詞語之少,已到了令人擔憂的程度。例如,筆者所任教的班,共有學生52名,幾乎不懂漢語拼音的學生有4人,占7.7%;漢語拼音規則掌握不好的有7人,占13.6%,兩者加起來占全班人數的近五分之一,更有不少學生在語文作業、語文課堂筆記及作文練習中,錯別字滿篇,詞不達意者,比比皆是。其原因如下:
1.思想認識不明確。從基層有關教育主管部門到教材編寫者,對初中學生的字詞教學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從社會到學校到家庭,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家長,甚至于教師“重理輕文”、“重英語輕漢語”,他們認為與其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不容易提高總分的語文上,還不如把時間花在容易提高分數的數理化和英語上。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學生不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有的學生甚至連一本像樣的《新華字典》都沒有,更不要說其他工具書了。他們寧可花大量的時間研究一道一道的數理化習題,也不愿翻一翻字典、詞典,不愿了解自己拿不準的一個字的讀音,一個詞語的含義,這樣就把那些不會讀的字、不知道意思的詞隨便放過,久而久之,語文詞匯掌握越來越差。
2.網絡語言的沖擊。語文指的就是語言和文字,而扎實的語音功底則是養成規范語言習慣、積淀美文美句、形成良好語感的必要前提。而處于信息時代的中學生,用電腦寫作也已成為一種常態,以及各種便捷的打字輸入法等等,不但減少了手寫漢字的機會,讓很多學生生疏了寫漢字這一表達方式,而且干擾和影響了他們對規范漢語詞匯的掌握。初中學生長期、反復受到這些快捷的書寫影響后,對于還沒能完全掌握詞匯書寫的他們,容易陷入誤區。同時,還必須看到,網絡語言中還有大量的諧音詞以及和語文拼音相近的英文字母或數字的替代詞,均會讓中學生漸漸弱化正確地拼寫漢字的音節和正確地掌握漢字的發音。雖然網絡語言是一種新生事物,但對語言基礎還很薄弱的初中學生無疑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致使許多學生錯字、別字滿篇,糾正起來極不容易。
3.考試的導向作用。眾所周知,為了提高升學率,很多中學語文教師都不得不圍繞著中考指揮棒而展開教學。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在平時的測試中,尤其是在中考中對字詞的考查逐漸弱化,這樣使許多語文教師越來越不重視對學生的字詞教學。復習中更多地傾向于做閱讀題和標準化試題,沒有了生字詞語的抄寫、聽寫等內容,也沒有了改正錯別字的練習,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學生的作業、作文中錯別字多,詞語貧乏也就不足為奇了。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以及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字詞教學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要清醒地認識到字詞教學的重要性及字詞教學低效的現狀,從而加強宣傳力度,徹底扭轉部分學生、家長、甚至教師“重理輕文”“重英語輕漢語”的不良傾向,使學生從思想上重視語文的學習,重視字詞的學習。
2.目標上明確量化指標。教材編訂出版部門應組織人力,以教材為依據,進行精確的統計,對初中七至九年級學生應掌握的漢字、詞語分別予以確定。明確規定:一個初中學生應掌握多少漢字,應掌握哪些漢字,哪些常用詞語是必須學會的,這樣做可以使師生心中有數,才能大大減少學生寫錯別字,詞語貧乏、詞不達意的現象。
3.跨學科輔助字詞教學。除了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字詞教學外,非語文學科的教師也肩負著學生語文學習的責任。其他學科的教師也要重視學生的字詞教學,在批改學生作業、批改試卷時,不能只求內容大意對,還要看有無錯別字,語句是否通順等。
4.加大字詞考查力度。不但是在平時的檢測中,就是在中考中,字詞考查也應占一定的分值,這樣做可以考試為指揮棒,促使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字詞教學,學生重視字詞學習,努力減少錯別字,減少病句,如此一來,學生的語文能力自然會有很大的提升。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