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春啟 石 磊
(1.河北金融學院;2.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 河北·保定)
(一)職業測評定義。職業測評是心理測驗的一個分支,在職業管理領域被廣泛應用,它從被測試者的個人能力水平及傾向、個性特征、優缺點以及適合的崗位特質進行深入分析。
(二)職業測評在高校的發展。高校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需要系統化的組織和籌備,若進行單獨的面試來判斷大學生的就業傾向會花費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時間。因此,職業測評是學生確定職業目標,充分了解自我的良好平臺。目前,職業測評已成為高校提高就業指導工作專業性和系統性的重要手段。有專家認為,高校必須從大學生入校開始,就著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以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很多高校從大學新生入校時就主動引導學生使用職業測評系統,在大一時就讓學生增強就業意識。在測評過程中,學生僅需根據自己的真實感受進行作答,對其職業傾向、素質狀況、性格特征等進行評價,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準確定位。
吉訊大學生職業測評與規劃系統是專門為大學生自助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而設計的在線產品,是中國第一套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系統,由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和北京北森測評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而成。該系統積累多年相關實踐工作經驗,融合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理念,不但可以幫助大學生進行各類職業生涯決策,還能引導大學生學會如何科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系統得到中國心理學會及心理測評委員會權威認證,是教育部十五課題的指定研究工具。系統匯積三大功能:認識自我、認識職業、有效的決策行動,以完整、科學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做出適合自己的生涯規劃。全面解決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自我了解不清楚、人生目標不明確、對職業茫然無知、思想不能轉化為行動等問題。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的調整、化解產能過剩措施的落實,會在較長時期內帶來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的現象,結構性裁員、結構性的失業及隱形失業會使畢業生就業壓力明顯增大。在此形勢下,河北金融學院積極完善職業指導服務體系,努力推進就業工作,自2013年引入吉訊大學生職業測評與規劃系統,系統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提高了職業指導教育教學水平、促進了我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形成。
(一)利用職業測評系統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對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而言,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確定職業目標,而確定目標的前提就要先了解自我。老子曾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由于人自身的復雜性,想要了解自己、判斷別人都是困難的。目前,大學生自我認知模糊,自身認識不到位,尋找工作時盲目跟風,導致到國企、政府機關、公立醫院找工作扎堆現象嚴重。
此時,吉訊大學生職業測評與規劃系統的使用是有效的自我認知的途徑之一,它的操作簡單易懂,學生僅需根據操作提示逐步進行,憑直覺回答問題,20分鐘即可完成測試。職業測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的自我定位問題,能夠為大學生的自我認知提供評價參考,幫助大學生調整心態,找準職業目標。
(二)利用職業測評系統可以提高職業指導教育教學水平。高校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就業指導師無法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一對一”面談的形式準確判斷大學生的性格及職業傾向。因此,想讓學生確定職業目標,充分了解自我,職業測評無疑是首選技術。一方面通過職業測評,高校可進行批量式管理。我校通過吉訊大學生職業測評與規劃系統可以給學生帶來大規模批量式的幫助,僅需指導老師給學生進行適度輔導或提供測評操作的文字材料,學生即可自行安排時間通過網絡完成測驗;另一方面通過職業測評,高校可開展針對性教學。只有學生充分了解自己,才能為其今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開展提供條件,才能結合測評結果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技能、就業政策常識等方面的輔導,才能了解學生的需求,也才能針對學生的情況對癥下藥。
(三)利用職業測評系統可以促進學生樹立職業規劃意識。職業測評系統促進了大學生在校期間就形成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而這種意識對學生在將來的求職擇業甚至事業發展都意義重大。我校通過問卷調查形式研究發現,在沒有引進吉訊大學生職業測評與規劃系統之前,大部分學生對職業規劃的理解比較粗淺,沒有一個系統專業的想法,眼界比較窄,視野集中在某一具體的方面。比如過于注重眼前的一次考試,一個分數,卻忽視個人職業發展的大問題。用了這個測評以后,更多的學生開始有意識地思考自己到底適合做什么。因此,職業測評系統給予了學生一個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先在他的頭腦中樹立這樣一種意識,這種意識以后會逐漸地轉化為他為自己負責的行動。這也是我校積極推行吉訊大學生職業測評與規劃系統的重要原因。
(一)以學生個體著眼,缺乏個性化指導。職業測評的目的之一便是實現“人職匹配”。所謂的“人職匹配”就是根據不同的個性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從而充分滿足個人的需求與興趣,發揮個人的最大潛能。然而,這種“人職匹配”是一種“一對一”的關系,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對于高校的職業指導師而言,高校學生眾多而專業職業指導師稀缺,職業指導師與每位學生相處的機會少,無法對所有的學生有較深的了解,雖說具有職業測評系統的輔助,但是學生缺乏專業知識,對于測評的結果報告僅能做粗淺認識,無法使職業測評發揮到最大功效。對于學生個體而言,部分學生用了測評之后,過于依賴報告結果,覺得數據就是權威。他們會機械地去套測評結果,比如報告上說你適合的職業是什么,他們就認為我現在的專業不是我應該從事發展的方向。這些情況需要就業指導工作老師進行更為深入的疏導,要將科學專業的測評報告與學生個體實際情況和理性思考相結合。
(二)以指導教師素質著眼,缺乏專業知識背景。隨著競爭的加劇及個人認識的提高,高校需要一批具有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等專業知識背景的人才加入到職業指導師的隊伍當中,以便對學生進行輔導。一名優秀的就業指導師能夠根據職業測評及其他相關職業測評工具對學生有深刻的把握,并進行延伸。然而,目前各高校更多的是由學生工作部門中層學生管理者、就業指導部門,甚至包括剛畢業幾年的輔導員來為學生規劃未來,這些人員缺乏職業規劃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就業培訓技能,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難以具備通過職業測評及與學生交談輔助學生明確職業目標的能力。
(三)以系統本身著眼,對其缺乏足夠重視。職業測評系統的使用在高校未能得到足夠的宣傳,更多的是指導老師在任課期間將測評的網址及操作步驟告訴學生。簡單的闡述、知識的缺乏未能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就測評結果而言,因學生無法深讀報告造成了資源浪費。
綜上所述,職業測評在高校的應用有利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提高職業指導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學生樹立職業規劃意識。可以通過加強“一對一”輔導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職業測評指導教師隊伍、采用科學合理的職業測評系統應用方法等措施,提高職業測評對大學生的實用性。
[1]趙敏,程基偉.說說職業測評.科技導報,2009.2.
[2]吉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系統使用手冊.http://www.beisenedu.com/jixun/.
[3]季好.人職匹配理論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應用.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