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 婷
(天津聚龍集團 天津)
隨著財務報表體系的發展,各企業的管理部門及其債權人和投資者,都越來越注重企業現金流動和損益情況。管理部門通過了解現金流量和損益情況,發現企業現金流動規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掌握損益情況,調整經營方針、策略,這些可以為企業正確做出各方決策提供依據;債權人和投資者希望了解企業目前變現能力和現金形成來源,以推斷將來償付債務和利潤分配的能力。現金流量表實際上是以現金為基礎的財務狀況變動表。利潤表為各使用者提供決策的依據或參考。那么,在企業的運營過程中,是“現金”重要還是“利潤”呢?下面就這個問題,與大家展開分析。
現金流量表是我國在1998年由財政部根據1992年國際會計準則提出來的要求各企業編制此表。
現金流量表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全部狀況,它以現金為基礎,從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三方面分析表中各部分結構的合理性,據以了解企業當前財務狀況,并預測分析企業經營規模的適度性、評價企業產生凈現金流量的能力。現金流量表對企業、投資者、債權人等各使用者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有:
(一)一定期間內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可以通過此表反映。其主要構成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并按照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項目分別反映。現金流量表編制基礎是現金收付制,會計核算采用的權責發生制、配比原則等所含的估計因素是影響企業支付能力的原因。有的企業雖然獲利可觀,但不能償還到期債務,有的企業雖然獲利不可觀,但卻有足夠的償還能力的原因之一。
(二)企業的償債能力和支付股利能力都由此表表現出來。投資者、債權人分別為企業投入和提供短期或長期使用的資金,目的是為了獲取利益。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可以了解企業現金流入,分析企業償債和支付股利的能力,據以增強投資者和債權人收回投資及債權的信心;投資者和債權人根據企業獲取現金的能力和現金償付的能力,使資金流向最能產生效益的地方。
(三)可以用來分析企業未來獲取現金的能力。企業現金從哪里來,運用到哪里去?現金流量表中包含三方面的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企業主要經濟活動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企業長期資產購建和處置產生現金流量的能力;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企業通過各種籌資方式獲得現金流量的能力。通過現金流量表及其他財務信息,可以分析企業未來獲取或支付現金的能力。
(四)可以用來分析企業投資和理財活動對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影響。現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時期內由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獲得多少現金及這些現金是如何運用的,可以說明資產、負債、凈資產變動的原因,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起到補充作用。現金流量表是介于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之間的報表。利潤表不能反映投資和籌資活動的全部事項。
(五)能夠提供不涉及現金的投資和籌資活動的信息。現金流量表通過補充資料提供不涉及現金的投資和籌資活動方面的信息,能夠使各使用者全面分析企業投資和籌資活動。
(六)編制現金流量表可以方便和國際慣例相協調和接軌。目前許多國家都要求企業編制現金流量表,企業編制現金流量表可以對跨國經營、境外籌資、加強跨國合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利潤表是企業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可提供動態的財務信息,反映企業的經營效率和經營成果,評估投資的價值和報酬,進而衡量一個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成功程度。
(一)經營成果的分配可以依據利潤表。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營業收入、成本、營業以及營業稅金、期間費用和營業外收支等項目,最終通過計算得出利潤。利潤表中的稅金、管理人員的獎金、職工的工資與其他報酬、股東的股利等影響其他相關集團的利益。因為這些原因和作用,利潤表在一段時期內成為最重要的財務報表。
(二)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可以通過利潤表表現,是考核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工作業績的標準之一。企業在生產、經營、投資、籌資等各項活動中的管理成效都可以從利潤數的變化中表現。通過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與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對比,來考核生產經營計劃的完成情況,從而對管理者的工作業績進行評價。
(三)可用來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利潤表包含了經營利潤、投資凈收益和營業外的收支凈額,通過這幾方面分析企業的盈利水平,評估企業的獲利能力。獲利能力在預測未來現金流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長期以來,企業重利潤輕現金流量,隨著社會發展,這種傳統觀念越來越不適應企業發展了,那么企業就要真正重視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和作用。投資者、債權人、銀行等報表相關使用者也要轉變觀念,應主動要求提供現金流量表,可以充分了解所提供的財務信息,便于投資決策和辦理信貸業務。指標體系考核中要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些反映企業現金流量的指標。如在短期、長期償債能力方面增加現金到期債務比、現金債務總額比等指標;在盈利能力方面增加銷售現金比率,可以反映企業銷售產品,獲取現金的能力,同時將該指標與銷售利潤率指標結合使用,就更能準確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適當增加能完善目前的指標考核體系的現金流量指標,可以限制企業的短期行為,明確現金流量表的重要作用。
依據利潤表中各項收入、成本、費用與收益之間的增減趨勢,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這些來改善經營管理,努力增收節支,杜絕發生損失,并據以做出合理的經營決策。
通過比較前后期利潤表中各項收入、費用、成本及收益的增減變動情況及原因,可以作為管理者和部門業績考核的標準,并較為客觀地評價各職能部門、各生產經營單位的績效,以及與整個企業經營成果的關系,以便評判各部門管理人員的功過得失,及時做出供產銷和人事等方面的調整,使各項活動趨于合理,企業發展更加順暢。企業要將現金流作為發展和分析的重要指標,認清現金流在企業發展和前進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兼顧利潤。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企業的運營中,這兩張報表都很重要。利潤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現金反映企業利潤的收益質量。利潤表按照權責發生制基礎編制,企業會計準則給財務人員留下了專業判斷的空間,那么同時財務人員也就有了通過各種方法“微調”利潤的余地,使利潤有更多的人為因素在里面。而現金流量表則不然,是企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入流出情況的客觀反映,可視為“收付實現制”,無法造假。這是二者的一個重要區別。
在某些情況下,二者反映的情況是截然相反的,比如企業連續幾年利潤狀況都很好,凈利潤率都在5%以上,而企業的經營性活動凈現金流卻都是負值,說明企業盡管近幾年每年都有不錯的利潤,但產生的利潤大量壓在應收款或存貨等上,沒有為企業貢獻經營性現金凈流入,或者企業的利潤表根本就是“粉飾”出來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運轉,主要靠籌資產生的現金流入維持,如果企業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經營性收益質量,一旦企業籌資活動不能夠產生增量現金流入,則企業隨時會產生資金鏈斷裂,無法支付工資、采購、生產等款項,造成一系列嚴重后果。此時,現金流量表比利潤表重要得多。
但多數情況下,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企業利潤狀況好,反映在現金流量表上,則經營性活動凈現金流是流入,即便收入今年壓在應收上,現金流是負的,明年收回則會產生正的增項現金流入。企業利潤狀況差,則企業的經營性活動凈現金流是流出,即便今年由于大量收回往年應收現金流是正的,后續隨著應收的減少,企業現金流出會陸續大于流入,最終導致企業經營性活動凈現金流變為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