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紅 (濱州學院化學工程系,山東 濱州 256603)
化工類專業綜合了化學工程和化學工藝等應用型專業,這類專業的重點培養方向是培養能夠在化工行業生產、建設、科研、管理和服務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或者復合型化工類專業人才。可見,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化工類專業人才培養問題進行探討,無論是對于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還是滿足我國高等教育應用型創新人才缺失的發展需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化工類專業培養目標來看,主要是為了培養能從事化工行業生產、建設、科研、管理和服務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然而,由于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多都是新建院校,辦學規模尚處于發展階段,使得其在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上面臨著雙重挑戰。對于化工類專業,由于受到研究型和教學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理念和培養模式的影響,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出現定位模糊問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過高、定位缺乏專業特色、定位脫離學校根基等現象普遍存在。
當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化工類專業的課程體系尚未完善,在課程設置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制約學生能力發展的問題:①課程類型單一化發展,欠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思維的理念;②課程內容脫離實際,過于重視理論課程教學,實踐環節被嚴重剝削,實踐課時缺乏,不利于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③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脫軌。課程設置多以教育部門所提出的教學大綱要求為準,與時代所需的人才存在知識水平、技能水平方面的差距。
第一,在課程設置上,立足企業用人單位對化工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應要從社會的實際需求入手,設置一些與學生應用能力發展、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課程。同時,針對化工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和人才特征,在培養人才的時候,不能脫離學校發展特色,要結合學校實際,讓學生事先接觸與專業相關的知識技能,而不僅僅讓學生把精力花費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
第二,在優化教學手段上,針對化工類專業特色、課程體系和實踐應用需要,盡最大程度為學生提供一些符合專業發展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要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授課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理論學科的教學成效,為其日后應用技能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
“產學研用”是最為常見和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人才培養途徑,有利于學生應用能力、創造性思維的有效培養,對于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有很大的推進作用。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加大對“產學研用”的研究:一是對“產”模塊的研究,主要采用校企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的方式,研究教學內容、研發項目與企業生產產品的結合,使其契合于生產實踐;二是對平臺“學”模塊的研究,主要采用建設創新型項目化課程的方式,研究創新型項目化課程的設置,教師借此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三是對平臺“研”模塊的研究,主要采用創新型產品研發和制作的方式,研究利用平臺技術力量的優勢研發新工藝、新產品,為企業提供可持續生產的能力;四是對平臺“用”模塊的研究,主要采用學生自主研發的方式,研究技術成果的轉讓和學生所學知識的應用。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從人才培養途徑的創新入手,立足實際,加強對化工類專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此過程中,通過和企業協同構建合作平臺,能有效實現校企雙方的共贏。為此,在培養化工類專業學生應用型能力的過程中,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加強與各大相關企業合作,充分挖掘與這些用人單位的合作機會,通過與這些企業合作,加強教學內容、教學計劃與化工行業需求的聯系,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在鍛煉過程中得到強化自身專業技能的目的。
綜上所述,當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化工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仍然存在許多制約發展的因素,這些因素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對于開設化工類藝術專業的地方本科院校來說,要想培養出受用人單位青睞,符合時代發展的專業人才,就得解決當前人才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致力于模式的完善,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強化人才應用技能,以適應社會對化工類應用型專業人才的發展需要。
[1]余志衛.地方工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施途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1年05期.
[2]吳丹,王永明.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地方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