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艷坤
(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中心衛生院 吉林 公主嶺 136105)
臨床上,胃消化性潰瘍具有發病率高、病情纏綿、易反復發作等特點,其發病影響因素最為主要為飲食和作息不合理,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嚴重者甚至危急患者生命與健康。酒精型消化潰瘍主要是因為長期過量飲酒痛導較為致劇胃烈和[十1]二,且指 持腸 續出 時現 間損 長害,為,造 了成 探潰 尋瘍 該,病其癥跟有一效般治消療化方性法潰,瘍本對文比選,疼取酒精型消化潰瘍患者64例,觀察了蘭索拉唑與抗生素聯合對酒精型消化潰瘍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酒精型消化潰瘍患者128例,將12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有患者64例。其中單用蘭索拉唑組:男38例,女26例;年齡在27-83歲,平均年齡為47.41±3.42歲。飲酒年限2年-36 年,平均(18.42±1.43)年;其中藥物聯合組:男39例,女25例;年齡在27-82歲,平均年齡為47.14±3.61 歲。飲酒年限2年-37年,平均(18.49±1.41)年;經統計學軟件卡方和t檢驗處理后,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飲酒年限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相關數據具有較好可比性。
1.2 方法:單用蘭索拉唑組患者給予單獨蘭索拉唑(商品名:蘭索拉唑片;國藥準字H20065317;山東羅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每日清晨口服1次,一次15~30mg。藥物聯合組患者給予蘭索拉唑+抗生素治療,蘭索拉唑用法用量同單用蘭索拉唑組患者,而抗生素應用阿莫西林每次800毫克,每天三次,克拉霉素每次200毫克,每天三次。均于飯后服用。
兩組治療期間均忌辛辣食物和酒精攝入。
1.3 觀察指標:療效判定標準[2]。治愈: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消失;潰瘍面消失,可見瘢痕形成。顯效: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明顯緩解;潰瘍面積縮小超過80%以上,但未達至10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有所改善,潰瘍面積縮小程度在50-80%之間。無效: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無明顯改善;潰瘍面積縮小低于50%。治療總療效計算方法: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之和。
1.4 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輸入SPSS13.0軟件中行統計學分析與處理,患者性別和治療效果、幽門桿菌清除率等計數資料數據采用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檢驗;年齡、飲酒年限等計量資料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將檢驗水準設定為0.05,即:當P<0.05時,說明兩組數據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藥物聯合組患者治療總療效跟單用蘭索拉唑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清除率相比較:藥物聯合組高于單用蘭索拉唑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及飲食結構改變,消化潰瘍發病率在臨床上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目前,臨床治療消化潰瘍的方法主要為:清除幽門螺桿菌;抑酸、保護胃粘膜等。蘭索拉唑為苯并咪唑類化合物,口服吸收后轉移至胃黏膜,在酸性條件下轉化為活性代謝體,該活化體特異性地抑制胃壁細胞H[sup]+[/sup]/K[sup]+[/sup]-ATP 酶系統而阻斷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驟,從而對治療酒精型消化潰瘍有良好效果[3]。
在本研究中,對比了單獨蘭索拉唑和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治療酒精型消化潰瘍的效果,兩種方案治療均有一定療效,可以有效清除幽門桿菌,但不同在于,加用抗生素治療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4],主要是因為抗生素中,阿莫西林對幽門螺桿菌有比較高的敏感度,耐藥性情況比較少發生,在胃黏膜中濃度高,能夠在PH 比較大范圍中仍保持穩定活性,而克拉霉素是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其對多種細菌一定抗菌活性,加用抗生素,能夠提高hp清除效果[5-6]。經過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蘭索拉唑+抗生素治療效果更為顯著,且幽門螺桿菌清除率更高。
綜上所述,酒精型消化潰瘍患者應用蘭索拉唑與抗生素聯合治療的效果顯著,雖然單獨蘭索拉唑也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清除幽門螺桿菌,但兩種藥物聯用后在這方面療效更為顯著,值得推廣。
[1] 劉華東,陶靖.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配合抗生素治療酒精型消化潰瘍126例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09,38(14):1816-1817
[2] 楊士賢,吳鐵鏞.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治療酒精型消化性潰瘍療效比較[J].中國藥業,2014,25(13):105-106
[3] 郭羽.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療酒精型消化潰瘍療效對比分析[J].河北醫學,2014,18(3):463-466
[4] 鄭慧英.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療酒精型消化潰瘍療效對比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28(1):147-147
[5] 蘇國安.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療酒精型消化潰瘍療效對比分析[J].醫學信息,2014,15(30):212-212,213
[6] 林紅江.蘭索拉唑與抗生素聯合對酒精性消化潰瘍的治療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3,29(1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