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君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戚家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浙江 寧波 315803)
出生缺陷和先天發育異常是指胚胎或胎兒在發育過程中所發生的結構和功能的異常,是嚴重影響出生人口素質和圍產兒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缺陷兒的出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為了尋找出生缺陷相關因素,并提出有效干預措施,研究者對2010 年- -2014 年寧波市北侖區戚家山街道管理的4228 例圍產兒進行監測,對其中的47 例出生缺陷情況進行分析。
1.1 資料來源:2010 年10 月1 日- -2014 年9 月30 日在寧波市所有開展產科并取得"助產技術合格證"的醫療保健機構分娩的,孕滿28 周至產后7 天內的圍產兒。
1.2 監測方法:采用衛生部統一的"醫療機構出生缺陷兒報告卡"和"浙江省圍產兒死亡個案表"收集數據資料。所有圍產兒由經過培訓的產、兒科醫生進行體檢,發現畸形經確認后填寫出生缺陷報告卡,由專業培訓監測人員負責統計,填寫母兒情況、出生缺陷診斷類型、孕早期情況、孕婦異常生育史、家庭遺傳史等,并對其進行質量監測。
1.3 診斷標準:根據"中國出生缺陷工作手冊"制定的23 類主要出生缺陷的定義、臨床特征及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對23 類以外的畸形具體寫明,作為出生缺陷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百分率和構成比方式進行描述性分析。
2.1 出生缺陷率:5 年內共監測圍產兒4228 例,出生缺陷47 例,出生缺陷平均發生率11.12‰。圍產兒死亡18 例,發生率4.26‰。2010 年到2014 年之間,出生缺陷的發生率及圍產兒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趨勢,見表1。47 例出生缺陷兒當中先天性心臟病位于各類畸形的首位,其次是四肢畸形、唇腭裂。出生缺陷的順位及構成比見表2。

表1 出生缺陷發生率及圍產兒死亡率

表2 出生缺陷順位及構成比
2.2 出生缺陷相關比例:5 年來共監測圍產兒4228 例,發現出生缺陷47 例。由于寧波市地處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外來務工人員較多。在47 例出生缺陷孕產婦當中,有38 例是外來務工者(非戶籍),占比80.85%,寧波本地戶籍9 例,占比19.15%。非戶籍的出生缺陷發生率明顯高于戶籍人口,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外來務工孕產婦大多來自農村,文化程度低,自我保健意識差,產前檢查次數相對較少。孕期共計產前檢查0 -4 次的有19 人,占40.43%,檢查5 次以上的有28 人,占59.57%。出生缺陷兒母親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有35 人,占74.47%,高中及以上者有12 人,占25.53%。有妊娠合并癥者7 例,年齡≧35 歲者7 例,各占14.89%,雙胎6 例,占12.76%。孕早期出血者5 例,占10.64%。異常孕產史者4 例,占8.51%。曾經分娩先天畸形兒者3 例,占6.38%,孕期有服藥史者2 例,占4.26%。
2.3 出生缺陷的診斷情況:出生缺陷兒的產前診斷率相對較低。在47 例出生缺陷兒中,產前B 超確診的有7 例,占14.89%。產后B 超加臨床確診的為40 例,占85.11%。
3.1 出生缺陷發生率:表1 顯示,北侖區出生缺陷平均發生率為11.12‰,和全國的出生缺陷發生率(8‰ - -21‰)[1]相一致。表2 顯示前五位的出生缺陷是先天性心臟病、四肢畸形、唇腭裂、其它和外耳其它畸形。2009 年我國前五位的出生缺陷是先天性心臟病、多指(趾)、總唇裂、神經管畸形、腦積水[2]。可見,先心病、四肢畸形、唇腭裂等仍是出生缺陷的高發類型。2010 年到2014 年的五年間,出生缺陷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近些年來,規范化孕產期保健質量在提高,產前診斷水平的發展,社會宣傳力度加大,人民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增強,從而使先天缺陷的檢出率提高了。然而由于技術條件有限、家庭經濟因素等原因,出生后沒有得到及時確診的缺陷兒依然存在,因此實際出生缺陷發生率應高于本文的檢出率。
3.3 出生缺陷發生的原因:造成出生缺陷的原因可能與環境、生物、遺傳等因素有關[3]。也與孕產婦文化水平、社會經濟狀況、當地的孕產婦保健水平、出生缺陷控制水平等有很大關系。本文顯示,外來務工人員,初中及以下文化者,產檢小于等于4 次的孕產婦畸形發生率明顯較高。不良孕產史、妊娠合并癥、雙胎、年齡大于35 歲等也是出生缺陷的高發因素。
3.4 干預措施:
①擴大宣傳,提高孕產婦自我保健意識。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徹底掃除文盲。婚檢中加大宣傳力度,電視、報紙、廣播、網絡、醫療保健機構等各種渠道宣傳優生優育知識。
②做好圍產保健工作。建立村級衛生聯絡員- -鄉鎮衛生院- -縣市級醫療保健機構的三級網絡體系,從計劃懷孕開始,即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確診懷孕后即督促其定期產前檢查,各級保健機構做好孕早、中、晚期的保健工作,及時篩查并發現畸形,預防出生缺陷的發生。對不良孕產史、妊娠合并癥、高齡產婦等作為重點篩查對象。
③提高產前診斷水平。事實表明,孕早期發現畸形,可明顯降低先天缺陷的出生率。孕早中期聯合篩查、羊水穿刺染色體檢查、無創DNA、孕中期系統超聲檢查等,這些產前診斷技術的發展,可有效提高畸形兒的檢出率,減少畸形兒的出生。
④重視環境保護。眾所周知,目前的環境污染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工業污染、交通污染時時刻刻在身邊環繞。各種電磁輻射更是無孔不入。保護環境、保護下一代要從自身做起。盡量遠離電子產品,食用健康食品,適當運動增強體質,這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
⑤自身壓力調節: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加之懷孕分娩本身就容易讓孕婦身體不適,心理失衡。研究表明,嚴重的抑郁焦慮不但會影響胎兒體格發育,還會影響智力發育,甚至出現先天畸形。生育出生缺陷兒的育齡婦女心理壓力較大,較正常生育婦女更容易出現明顯的抑郁情緒[4]。因此,放松心情,學會自我減壓,對預防出生缺陷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1] 胡亞美.江載芳.祝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059 -2079
[2] 陳小利.濟源市2004 -2010 年出生缺陷監測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6):2513
[3] 鐘新艷.太原市1997 -2004 年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分析[J].婦幼健康教育,2005,21(10):790
[4] 陳功.出生缺陷兒母親精神抑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7,23(6):674